历史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2千字
字数
2019-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与蒋介石二十多年间的恩怨离合。
内容简介
黄旭初以亲历者的视角在回忆录中叙述了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与蒋介石二十多年间的恩怨离合,时间始于李宗仁崛起,终于1949年蒋介石复出李宗仁赴美。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桂系与民国政府之间政治斗争的历史真相。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三人的势力随着政治局势起伏消长,黄旭初的回忆录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史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黄旭初和他的回忆录
- 第一章 李、黄如何崛起及归依国府经过
- 由陆荣廷 到李宗仁
- 同学少年 风云际会
- 计取梧州 打通大河
- 夺南宁城 拒刘震寰
- 借助粤军 协力平沈
- 拒唐假途 偕范破敌
- 出兵助粤 肃清南路
- 听命国府 改组军政
- 第二章 李、白参与北伐及第七军出征
- 统一意志 准备北伐
- 湘被策动 参加革命
- 推动中央 早定大计
- 李任出征 黄留主政
- 桂粤助唐 反攻获胜
- 收复长沙 湘局大定
- 大军启行 元戎北上
- 对敌战略 先鄂后赣
- 汨罗破敌 乘胜直追
- 两桥天险 一攻皆克
- 武昌敌降 鄂战收功
- 第三章 第七军孤军深入的赣北之战
- 孙乘吴败 大举援赣
- 九月总攻 南昌受挫
- 七军援赣 深入敌阵
- 箬溪报捷 大振军心
- 攻占德安 挽回颓势
- 战王家铺 险中取胜
- 贺张会师 克马回岭
- 破九仙岭 追击吴城
- 孙军尽墨 赣战结束
- 第四章 白崇禧下江南轻取浙沪
- 三路东下 攻孙传芳
- 张孙联合 反抗革命
- 白部攻浙 势如破竹
- 桐庐一战 底定全浙
- 海军附义 南京光复
- 苏沪既定 江南悉平
- 东下江南 轻取浙沪
- 第五章 第三、四期北伐与武汉之变
- 武汉松弛 肃清苏皖
- 三路齐进 浩荡渡江
- 李军疾进 扫荡徐北
- 廓清淮海 白军入鲁
- 蒋冯会面 再商北伐
- 进攻滕县 迫胶济路
- 武汉东犯 蒋氏班师
- 第六章 北伐中最著名的龙潭大战
- 蒋氏辞职 团结内部
- 孙军南侵 沿江布防
- 龙潭退敌 栖霞失陷
- 栖霞克复 龙潭被占
- 周密部署 准备围攻
- 苦战黄龙 孙军惨败
- 大获全胜 渡江追击
- 第七章 宁沪汉由分而合的特别委员会
- 促成团结 蒋氏辞职
- 汉方响应 初会九江
- 三方恳谈 推诚相见
- 合作方案 平允大方
- 特委会成 由分而合
- 第八章 国军初次内战──西征唐生智
- 汪唐合谋 反特委会
- 国府讨唐 遣军西征
- 唐部西退 安徽先平
- 黄梅兰溪 唐军连败
- 唐氏下野 武汉继复
- 和平不成 对湘用兵
- 战汨罗河 唐部溃逃
- 叶部变叛 收复长沙
- 敌奔常宝 乞和受编
- 第九章 第四军与第七军潭下阋墙之战
- 张军回粤 备汪退路
- 汪派与张 左右粤局
- 开府不成 汪复离粤
- 汪导粤变 冀得权位
- 东西夹攻 广州收复
- 潭下激战 阋墙可悲
- 第十章 完成北伐的最后之战
- 蒋氏复职 北伐再举
- 山西部队 对奉作战
- 战线对峙 二千余里
- 双方计划 全力决胜
- 收复济南 日军构祸
- 冯阎两军 战况大展
- 第四集团 北上参战
- 奉退出关 北伐完功
- 第十一章 白崇禧肃清关内结束北伐
- 推蒋北上 祭告总理
- 汤山决议 进兵滦热
- 直鲁残部 日方接济
- 白请外军 各守中立
- 国军战略 压敌向海
- 先破丰润 继克唐开
- 关内肃清 北伐结束
- 第十二章 北伐完成后的第一幕悲剧
- 蒋为元首 行集权制
- 中央地方 互信未立
- 削藩措施 从桂开始
- 授人以隙 俞策李反
- 妄兴鲁案 中人圈套
- 蔡李斡旋 鲁案解决
- 唐收白部 李囚汤山
- 李杨倒戈 武汉瓦解
- 第十三章 广西集团势力遭到倾覆厄运
- 李白幸脱险 先后返广西
- 粤归附中央 通电主和平
- 任潮奉蒋令 劝李白出洋
- 倔强难忍辱 攻粤实轻率
- 北联冯玉祥 倡护党救国
- 两路军东进 芦苞初告捷
- 白泥气衰竭 铩羽撤兵还
- 驱何难拒俞 根本遭倾覆
- 第十四章 李、黄、白再起与张桂军攻粤之役
- 环境逼促 李黄再起
- 雷飙策划 倒俞作柏
- 团结旧部 重握桂权
- 张部入桂 石桥晤黄
- 两路并进 东下清远
- 石角大捷 两龙惨败
- 军田无功 撤兵回桂
- 第十五章 李宗仁出任反蒋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 平乐整编 士气复扬
- 吕焕炎部 负嵎郁林
- 朱绍良部 先被击溃
- 兵分力薄 北流受挫
- 货畅其流 饷源有着
- 太原会议 统一反蒋
- 倾师入湘 直抵岳州
- 衡阳路断 五塘败绩
- 全县聚首 会师愿空
- 第十六章 扩大会议瓦解后之李、白困境
- 破局苦撑持 待北方发展
- 汪由港抵平 掌扩大会议
- 奉张附中央 局面迅瓦解
- 桂为粤军攻 邕被滇军困
- 白挥兵救邕 李牵制粤敌
- 援军偷渡山 守兵勇突围
- 夹击驱滇军 省会庆光复
- 第十七章 从黄走胡囚到粤反蒋与宁粤平
- 黄绍竑厌战 离桂谋和平
- 蒋令黄回桂 引起小骚动
- 为约法幽胡 再掀反蒋潮
- 得两广支持 监委弹劾蒋
- 广州建中央 与南京对抗
- 粤府对两广 设施只任官
- “九一八”变起 粤愿事团结
- 宁粤协定成 汪与粤决裂
- 蒋下野回籍 党团结告成
- 第十八章 两广不附和福建人民政府记详
- 胡蒋难复合 宁粤成对峙
- 乘粤桂和平 四军谋出路
- 汪与蒋合作 张援黑离桂
- 政治虽对立 行政却统一
- 陈在闽反蒋 号人民革命
- 闽积极准备 桂先进忠告
- 粤桂不助闽 蒋对闽用兵
- 第十九章 我被推晋京参加四中全会经过
- 四中委来访 广西表欢迎
- 笔者赴南京 参加中全会
- 汪离间粤桂 蒋望桂拥护
- 黄拟四办法 蒋汪表同意
- 吴忠信问我 桂省三态度
- 对粤紧联系 对宁续敷衍
- 互信难建立 办法成空话
- 团结与自卫 粤湘费周旋
- 宁桂间关系 因军事变化
- 第二十章 李宗仁不出席五全代会经过
- 窘境未打破 叶琪堕马死
- 为航空协定 汪精卫托病
- 旧账算不清 蒋以和为贵
- 对蒋失信心 李不来赴会
- 中委凭分配 外交受批评
- 两路应并行 留合作地步
- 蒋采王意见 定五项方案
- 第二十一章 宁桂复合与蒋、李重握一幕
- 胡汉民骤逝 两广失屏障
- 用抗日行动 求真正统一
- 广东被分化 西南运告终
- 任命突变更 李白拒就职
- 北海小示威 各方难响应
- 和战变化多 组府时冷热
- 中央主和议 事实示真诚
- 桂接受和平 愿相忍为国
- 蒋李重握手 黄偿和平愿
- 第二十二章 抗战前夕宁桂间的微妙关系
- 抗战获实行 李白赴国难
- 西安闹事变 桂绝不同情
- 出席三中会 示尊重中央
- 元首巡广西 群情大欢跃
- 庐山受训练 为团结精神
- 桂钞对法币 商定二比一
- 急需湘桂路 合力促完成
- 第二十三章 李宗仁主持第五战区经过
- 抗日下决心 全国大团结
- 沪战倾全力 三月苦支持
- 迁渝持久战 日寇陷首都
- 李督五战区 阻敌连南北
- 淮河运动战 滕县成焦土
- 韩复榘受刑 邓锡侯奋战
- 孙军善守城 台儿庄大捷
- 参加临全会 访问五战区
- 第二十四章 陷广州、弃武汉、会南岳
- 敌包围徐州 谋通津浦路
- 我不甘示弱 集兵古战场
- 我安全脱退 敌大感意外
- 日军主战派 向武汉进攻
- 借长江水涨 海陆同西犯
- 广州先失陷 武汉亦放弃
- 重检讨军政 下问及刍荛
- 抗战期到底 赤心辅统帅
- 第二十五章 抗战第三年的几个重要会议
- 检讨得与失 重新作调整
- 廖磊主皖政 白兼桂行营
- 五中全会后 乘便谈省政
- 四战区在韶 成立党政会
- 国策三原则 外交两问题
- 鄂北与长沙 先后大破敌
- 二次南岳会 白氏谈主张
- 谈国民军训 难题费讨论
- 蒋亲临南岳 指示出七点
- 第二十六章 桂南会战与七中全会
- 断我外援路 日军侵桂南
- 既袭据南宁 复西陷龙州
- 集重兵反攻 昆仑关破敌
- 敌增援败我 复退邕固守
- 敌转据越北 我遂复桂南
- 七中会国策 不变应万变
- 桂悉贡所有 仅留荐人权
- 局势甚艰危 借战维情绪
- 第二十七章 记第五战区的几次重要会战
- 李以诚得众 将士乐效命
- 三路犯襄东 图围歼我军
- 不幸张阵亡 反包围失败
- 襄河难阻敌 沙宜告失陷
- 扰鄂中七日 终五路败逃
- 谋通平汉路 发动犯豫南
- 我部署得宜 敌铩羽而返
- 皖东反扫荡 鄂北空蠢动
- 为策应长沙 四路齐破敌
- 犯我大别山 反自招惨败
- 第二十八章 李济深与军委会桂林办公厅
- 桂行营改组 李主办公厅
- 料敌将攻渝 应筹持久策
- 币低物价涨 粮食成难题
- 蒋召南岳会 经桂作视察
- 授蒋以大权 期抗战建功
- 预算有补助 主食稍增加
- 李长官指出 走第三条路
- 为救济归侨 组织委员会
- 救济文化界 安排生活费
- 蒋继任元首 李长参议院
- 第二十九章 日军打通大陆计划与桂柳会战
- 四次南岳会 检讨常德战
- 增税激物价 副食难改善
- 无论朝与野 皆不满现状
- 日海空失势 谋打通大陆
- 陷许昌洛阳 平汉路被占
- 次谋粤汉路 攻占我长沙
- 衡阳攻城战 敌损失惨重
- 全县擅撤退 兴安敌不前
- 采内线攻势 先击桂平敌
- 桂柳齐陷落 军政受讥评
- 第三十章 记六全代会与广西光复经过
- 六届代表会 由桂赴昆渝
- 对民权民生 有重要决议
- 李济深言动 受元首关怀
- 陆军装备后 即反攻西南
- 张部先发动 南宁首光复
- 汤军继大举 先后克柳桂
- 梧沦陷最先 光复却最后
- 粤桂对经济 应互商所需
- 第三十一章 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年与第二年
- 抗战获胜利 开整军会议
- 六届二中会 恢复省财政
- 军粮再征实 整军并建警
- 统帅部改组 白出长国防
- 桂省参议会 议长竟难产
- 白直陈元首 重选始解决
- 青年团决定 团与党分开
- 要务待商洽 两度附中央
- 第三十二章 组建联合政府
- 组联合政府 共产党不来
- 欲动员有力 须予省自由
- 田粮须征实 桂征四借一
- 谋力量集中 将党团统一
- 宪政付实施 选举显繁忙
- 两广绥靖会 桂米输粤省
- 第三十三章 李宗仁竞选获胜对政局的影响
- 行宪国大开 李竞副总统
- 中央主提名 各方齐反对
- 临时中全会 决议不提名
- 宪法增条款 蒋始应候选
- 蒋当选总统 早在众料中
- 六人竞副席 两选尚未决
- 选举遭压力 三人均放弃
- 李最后获胜 招忌自此深
- 何继长国防 白外放武汉
- 检讨军缺点 白提六要项
- 第三十四章 李宗仁就任代总统经过详情
- 金圆券发行 蹈法币覆辙
- 徐州败战后 精锐丧过半
- 美对蒋不满 拒绝续援助
- 退休谋缓冲 已定忽搁置
- 白密陈谋和 蒋疑为逼退
- 蒋元旦文告 和成可身退
- 蒋答复白电 已启和平门
- 蒋为谣言动 张赴汉疏解
- 第三十五章 蒋退促和李代谋和的艰难处境
- 请四国劝和 一概被拒绝
- 共产党提案 蒋决定引退
- 蒋下野回乡 李为代总统
- 图和局打开 李采取行动
- 沪人民代表 赴平探和谈
- 京穗与溪口 演一国三公
- 李白少异同 粤桂终一致
- 对溪口缓和 仍受党控制
- 南巡收美果 孙阁愿回京
- 沪使不辱命 和难希望大
- 第三十六章 国共和谈失败的经过详情
- 何继孙组阁 府院仍扞格
- 谋国共和谈 代表团组成
- 政府对和谈 备九条腹案
- 张向蒋请训 京设指导会
- 代表团初商 渡江难协议
- 说客来劝和 致电申诚意
- 南京难措手 李拒蒋邀晤
- 停战与分治 始终遭拒绝
- 协议拒签署 和谈告破裂
- 第三十七章 国共和谈破裂与蒋、李关系
- 杭州有会谈 问题无解决
- 全力守上海 浙赣大开门
- 三路渡长江 我孤守淞沪
- 首都忙迁粤 李忽返桂林
- 张提两做法 美示续援难
- 三代表来迎 李拟备忘录
- 李谈话记录 一致表同情
- 蒋拒绝出国 李赴粤主持
- 第三十八章 临时首都在粤期间的蒋、李关系
- 蒋促李赴粤 免脱离掌握
- 政院为财粮 召各省会议
- 党加紧羁勒 居提名失败
- 对革命有责 亲赴沪督战
- 阎继何组阁 吴责不守粤
- 特务竞走私 财政无办法
- 防务与整编 任意径施行
- 蒋总裁联菲 迫美改政策
- 实行党控政 成立非常会
- 本意不相容 商讨总成空
- 第三十九章 国府由粤迁渝的混沌之局
- 程陈暗运筹 瞒过白崇禧
- 阎提保卫案 未获蒋批准
- 美援华失败 诿为责在蒋
- 谋确保广东 期获援持久
- 蒋入川一月 图稳定西南
- 备最后退路 决改造滇局
- 先安抚卢汉 随派兵入滇
- 设置三小组 控军财外交
- 北平建政权 我弃穗迁渝
- 第四十章 李宗仁飞美医病的曲折内情
- 欲起谓扶危 坏法难授受
- 部署桂军政 严整以再战
- 出国竟被拒 “复职”议难调
- 预联络法越 商粤保雷琼
- 为治病谋援 决短期赴美
- 离邕发声明 阎负中枢责
- 拒以副席行 莫挽陆沉劫
- 粤南遭惨败 入越庇残余
- 省亡我有责 撤退惜无成
- 第四十一章 蒋“复职”李留美的最后一段恩怨
- 关心李去留 僚属有建议
- 病体难即归 再起成定局
- 李晤杜之前 蒋在台复职
- 白宫设午宴 韩战叼偏安
- 选举将违“法” 贻书进诤言
- 为了弹劾案 李氏再函蒋
- 补正一 李宗仁由美来函话当年
- 使陆沈相争 造发难机会
- 俞作柏献计 欲黄白除李
- 黄固执己见 李委曲求全
- 说服白崇禧 击沈奏肤功
- 李济深来桂 负两项使命
- 补正二 广西人在浙皖两省的地方政权
- 对手创团体 离合竟再三
- 黄虽离广西 拒作阋墙争
- 由浙调主鄂 赴晋助抗战
- 二次到浙江 痛哭论国防
- 敌五次来扰 省会频播迁
- 虽具肆应才 难防政治潮
- 补正三 桂人主皖政——由李宗仁到夏威
- 李坐镇徐州 首兼皖主席
- 廖磊死于任 皖人表追思
- 李品仙主皖 时期称最盛
- 夏威任主席 徐蚌已交兵
- 补正四 国军战败避入越南经过详情
- 华中定战略 全未能实现
- 渡琼计不就 志愿军入越
- 法缴我军械 台港初不知
- 事后我在港 所得越报告
- 法欲用国军 合作未成功
- 法受吓背约 将黄部软禁
- 越北集中营 南迁富国岛
- 费三年交涉 离越返台湾
- 附录一 白崇禧两度任副总参谋长之忆
- 北伐时期的副总参谋长
- 抗战时期的副总参谋长
- 附录二 记蒋、李初次会晤经过详情
- 唐受策动北伐门开
- 应邀到粤商讨北伐
- 未晤蒋前已具好感
- 机不可失理由有三
- 与蒋详谈并无结论
- 政要以为尚非其时
- 两李同心北伐实现
- 附录三 蒋、李第二次聚晤经过详情
- 李先入湘 唐甚感德
- 先下武汉 李唐陈情
- 长沙会议 决先攻鄂
- 阅兵式中 统帅坠马
- 交换兰谱 蒋李结义
- 附录四 在我记忆中的早年李宗仁
- 内争有因 遇机即发
- 先排日记 以便检查
- 赣汉对立 慨任疏通
- 除李一人 余皆反蒋
- 洪杨殷鉴 内讧招亡
- 利诱不成 词穷遁酒
- 权力被削 统帅不更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