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3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挖掘杭州运河沿岸历史遗存,整合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杭州运河沿岸空间的调研和记录,对市民在滨河区域的公共生活进行观察,充分挖掘沿岸的历史遗存,综合考虑交通、用地性质、尺度、植被和标志性构筑物等因子,唤醒旧有运河记忆要素,找出相应的空间形态和文化休闲活动的内在联系,从而整合运河既有的休闲游憩空间,提升运河沿岸城区的休闲品质,并为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运河文化休闲空间整合实践提供新思路和规划导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城市的传承与失忆
- 1.2 运河记忆传承与休闲空间的定位及意义
- 1.3 基于记忆传承的休闲空间整合思路
- 1.4 基于记忆传承的休闲空间整合研究框架
- 上篇 城市记忆传承与休闲空间整合之理论与方法
- 第2章 运河的千年与十年
- 2.1 千年运河历史与演变
- 2.2 运河十年之发展
- 2.3 运河千年记忆遗存之捡拾
- 第3章 城市记忆与休闲理论解析
- 3.1 “城市记忆”理论研究
- 3.2 滨水休闲理论研究
- 3.3 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空间整合目标与原则
- 中篇 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休闲空间整合
- 第4章 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运河休闲空间总体架构
- 4.1 承载运河记忆的空间单元集群及耦合分析
- 4.2 基于运河记忆的休闲空间总体架构梳理
- 第5章 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运河休闲景观整合
- 5.1 水域水岸休闲景观整合
- 5.2 滨水休闲活动设施整合
- 第6章 传承“城市记忆”的城河共生系统建构
- 6.1 休闲空间可达性与运河交通的分析评估
- 6.2 运河休闲空间与其交通整合思路
- 第7章 运河休闲产业的构想
- 7.1 休闲与休闲产业
- 7.2 运河休闲产业的建构
- 7.3 产业集聚与休闲主题的打造
- 7.4 休闲主题到产业链条的建构
- 下篇 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休闲空间整合实证
- 第8章 传承运河记忆的空间整合措施实证
- 8.1 国际案例剖析及其设计核心
- 8.2 杭州“运河-城市”耦合共生措施建议
- 8.3 杭州运河桥西遗产区整合实证
- 第9章 城河共生:作为城市记忆传承的休闲运河
- 9.1 从点、线、面空间到打造片区——鱼骨“耦合”结构的城河共生体
- 9.2 以河道休闲景观为载体打造“带—城—区—街—体”的休闲产业集聚群
- 9.3 推动杭州“四水共导”,休闲、旅游、文化的三者协同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休闲品牌名片
- 9.4 推动“蓝线”“绿线”“紫线”边界的灵活管理的规划立法,柔化边界,落实整合空间
- 附录 关键概念名词解释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