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周公子爱读书”主理人、诗词大V周公子爆文全新集结,深度趣解词人与宋词。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选取闪耀于宋代诗坛天空的“十颗明星”:李煜、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宋徽宗、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讲述他们让人唏嘘的一生。每篇人物小传都结合了若干经典宋词,并将其置于写作背景之下,让人能更准确、更生动地理解这些词人与他们的作品。下篇是轻松的人物番外故事。

读历史,品诗词,从浅斟低唱到金戈铁马,翻开本书,领略大宋词人风雅又激昂的百味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人物志
  • 李煜:一个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
  • 范仲淹: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
  • 晏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只有值得珍惜的当下
  • 欧阳修:一代文宗是如何炼成的?
  • 王安石:千古名相,还是乱臣贼子?
  • 苏轼:北宋全能之王的那些事儿
  • 宋徽宗:一个被皇帝耽误的全能艺术家
  • 李清照:我是喝酒打牌的山东女汉子,也是婉约多愁的词霸李三瘦
  • 陆游: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放弃
  • 辛弃疾:武能金戈铁马,文是词中之龙
  • 番外篇
  •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 苏轼与章惇:爱比恨更有力量
  • 苏轼与陈季常:真正的朋友是无用的
  • 苏轼:出世和入世,谁说只能二选一?
  • 陆游失唐琬:当爱已成往事
  • 后记 读懂一位词人,就是多经历了一种人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宋词群星闪耀时》。懂一位词人,就是多经历了一种人生。李煜的人生出场堪称华丽,出生刚刚三个月,其祖父李昪便从吴国杨氏手中夺取了帝位,自称是李唐皇室的后人,改朝换代,建立南唐。李煜则顺理成章从贵族小公子变为堂堂皇孙,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仅如此,他还长得神骨秀逸、英俊潇洒,天生一身艺术细胞,书画、音律,诗词文章,无一不通。书法上,他集各家之长,自创 “金错刀体”,刚劲有力,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其留存的两篇书法论文《书评》《书述》,迄今仍是书法理论的权威性著作。绘画上,史载其笔下的竹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在北宋时,就已是收藏家们宝惜至极的 “希世之物”。音乐天赋亦是顶级,《雁门野记》说他 “精于音律,凡度曲莫不奇绝”,其亡国前创作的一些乐曲,常常很快便传遍南唐。公元 961 年,二十四岁的李煜登基为帝。而就在前一年,南唐北边的国家后周发生了一件大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七岁的小皇帝禅位,改国号为 “宋”。赵匡胤乃一代雄主,志在一统天下。南唐的覆国危机,其实在赵匡胤建立宋朝的那一刻,就已然注定。范仲淹听罢,先行致歉,而后解释如下:“同窗美意,不胜感激。可我一向艰苦惯了,今日若吃了这丰餐佳肴,往后还如何忍受得了顿顿白粥?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范仲淹意志坚定,不为所动,最终克服千难万险,历时三年,建起一条长达一百四十多里的捍海堰,使得当地重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旧时风貌。除却事功卓著,更为难得的是,范仲淹虽身在地方,却始终心系朝堂大局,从宏观角度考虑着整个大宋王朝的国计民生。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奉酬永叔见赠》)哪天我能够达到孟子的高度我就心满意足了,哪敢跟韩愈比呢?这是句反话。王安石的真实意思是说,欧阳修小看了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不是做韩愈那样的文学家,而是要做像孟子一样影响千秋万世的圣人。辛弃疾的外形是: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辛稼轩画像赞》)啧啧,好一副雄壮英伟的将军之姿。十五岁后,辛弃疾的军事能力便初现端倪 —— 他曾借科考之名,两赴金国首都燕京,路途中留心观察山川形势,搜集金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为将来反金做准备。就算人生低谷的黄州惠州儋州,自己都被虐得各种惨兮兮了,那也是拯救溺婴、造桥铺路、普及文化教育,从没停止过为国为民发光发热…… 晚年从海南遇赦北归,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他总结自己的人生信条为:不有益于今,必有觉于后,决不碌碌与草木同腐也。意思就是,要么多做实事,有益于今时;要么著书立说,启迪于后世,绝不允许自己的一生才华空付,碌碌无为。我在每一个词人身上都看到了动人的品质,学习到了宝贵的人生智慧:李煜的赤子之心,范仲淹的胸怀天下,晏殊的珍惜当下,欧阳修的迎难而上,王安石的敢为天下先,苏轼的苦中作乐,李清照的敢于做自己,陆游的永不言弃,辛弃疾的一腔热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在心里

      唐诗宋词元曲很美,美在心间,这就是文字的美。想要深入的走进一片诗词,就要走进作者生活的年代,才能体现他的人生,李白的洒脱、杜甫无奈🤷🏻️,苏轼的随遇而安,王安石的政治路线、宋徽宗的宋体、李煜的文艺皇帝,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但怎么会被后人记住呢,可能我们在记住苏辙时只记得他是苏轼的弟弟,就是文字,多去呈现美得、有益的文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2023年读完的第三本书

        这是为即将到来的小朋友取名字特意补的课,看完以后又觉得好像不太合适,要么太豪放,要么太悲伤。再看看唐诗吧

          转发
          1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领读文化

        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份,一家年轻有活力,并拥有资深出版团队和丰厚内容资源的内容策划、营销推广与发行公司,致力于用理性态度、市场眼光、匠人手艺,为城市中产者提供高品质图书及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