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8千字
字数
200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现代传媒的基础写作指南。
内容简介
全书从“写作与语言”“写作是一个整体系统”“材料”“主题”“结构艺术”“表达方式”“语言艺术”“文字、声音与影像”八个方面对现代传媒写作进行研究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导论
- 第一章 写作与语言
- 第一节 当代书面写作的意义
- 一、 当代书面写作的需要
- 二、贫乏写作的影响
- 三、写还是不写
- 第二节 汉语的特质
- 一、 汉语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 二、汉语表述的潜能
- 第三节 写作语言的生成
- 一、 写作是思维的书面语言定型
- 二、写作是由内语言到外语言的转化
- 第四节 写作与语言的鸿沟
- 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二、怎么“想”很难做到怎么“写”
- 第五节 写作入门的训练方法
- 一、自由写作法
- 二、树枝分杈法
- 三、魔方六边法
- 附1:名家作品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二章 写作是一个整体系统
- 第一节 写作成品
- 一、第一段语料
- 二、第二段语料
- 三、第三段语料
- 四、第四段语料
- 五、写作语言的基本运用方法
- 第二节 读者
- 一、阅读的意义
- 二、阅读能力的构成
- 三、如何阅读
- 第三节 社会生活
- 一、重新认识写作对象
- 二、“情景写作”训练方法
- 第四节 作者
- 一、写作者能力的培养
- 二、当代写作者的反思
- 附1:名家作品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三章 材料
- 第一节 材料与素材、题材、资料
- 一、概念辨析
- 二、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搜集材料的方法
- 一、观察体验的方法
- 二、调查采访的方法
- 三、查阅的方法
- 四、搜集材料的写作训练之一——报告的撰写
- 五、搜集材料的写作训练之二——个人陈述的撰写
- 第三节 选材的方法
- 一、选材的原则
- 二、选材的方法
- 第四节 剪裁的方法
- 一、剪裁的标准
- 二、剪裁的关键
- 附1:名家作品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四章 主题
- 第一节 主题的基本原理
- 一、主题的定义与特点
- 二、主题的作用
- 三、“意成笔先”与“意成笔后”、“意在笔先”与“主题先行”
- 第二节 主题表达与语言提炼
- 一、“一个意念”的同义选择
- 二、词语的同义选择
- 三、词组的同义选择
- 四、句子的同义选择
- 第三节 主题的形成
- 一、主题从生活经验中萌芽
- 二、主题从调查研究中产生
- 第四节 主题的提炼
- 一、主题提炼的基本要求
- 二、主题提炼的方法
- 附1:名家作品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五章 结构艺术
- 第一节 结构的要求与原则
- 一、结构的基本要求
- 二、结构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结构的内容
- 一、开头
- 二、结尾
- 三、主体
- 四、段落
- 五、层次
- 六、线索
- 七、交代
- 八、过渡
- 九、照应
- 十、衔接
- 十一、转折
- 第三节 结构的常用技法
- 一、抑扬法
- 二、张弛法
- 三、断续法
- 四、婉曲法
- 第四节 结构的艺术
- 一、先后有致
- 二、转折有法
- 三、详略得当
- 四、有开有阖
- 五、曲尽其妙
- 六、波澜起伏
- 七、繁简得体
- 八、有断有续
- 九、疏密相间
- 十、错综其势
- 附1:名家作品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六章 表达方式
- 第一节 叙述
- 一、什么是叙述
- 二、叙述的方法
- 三、叙述的视角
- 第二节 描写
- 一、什么是描写
- 二、描写语言的运用
- 三、描写的要求
- 四、描写的主要类型
- 五、描写的方法
- 第三节 抒情
- 一、什么是抒情
- 二、抒情的要求
- 三、抒情的方法
- 第四节 议论
- 一、什么是议论
- 二、议论的要求
- 三、议论的方法
- 四、拓展训练——文学评论的写作
- 第五节 说明
- 一、什么是说明
- 二、说明的特点
- 三、常见的说明方法
- 附1:名家作品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七章 语言艺术
- 第一节 修辞原则
- 一、修辞要适应题旨
- 二、修辞要适应语境
- 第二节 词语的艺术化选择
- 一、暗用比喻
- 二、化静为动
- 三、活用词性
- 四、巧用数字
- 五、色彩转移
- 第三节 句式的艺术选择
- 一、通常句和倒装句
- 二、主动句和被动句
- 三、完全句和省略句
-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 五、整句和散句
- 六、长句和短句
- 第四节 文章内容和语言的修改
- 一、什么是文章的修改
- 二、树立新的修改观
- 三、修改的范围
- 四、修改的方法
- 五、语法方面的失误及其修改
- 六、修辞方面的失当及其修改
- 附1:名家作品改笔:
- 附2:学生习作
- 附3:名家谈写作
- 第八章 文字、声音与影像
- 第一节 文字传播的创作分析
- 一、报告文学的话语特点
- 二、报告文学的基本组织要求
- 三、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声音传播的创作分析
- 一、广播的话语特点
- 二、广播节目的基本组织要求
- 三、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声画传播的创作分析
- 一、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 二、案例分析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