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如何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学府胜地。

内容简介

作为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从选址、建筑、人文三个方面,用详实的文史资料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国立武汉大学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黉宫胜地的动态过程,还原了建校先驱为珞珈山校园做出的不懈努力,探究了珞珈山校园所折射出的中国近代建筑文化意涵。不仅如此,书稿又将国立武汉大学的诞生,置于近代中国东西方建筑文化激荡交汇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深入观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独特而深邃的视角,这对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及建筑文化史研究均有重大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绪论
  • 一 多维视角下的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
  • 二 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史研究
  • 三 武汉大学校史与珞珈山校园相关研究
  • 四 本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 一 近古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 二 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 三 “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 四 清末民初武汉高等学堂、学校的校园建设
  •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 一 从“湖北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 二 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 三 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 四 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 一 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 二 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 三 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 一 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 二 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 三 惨淡经营: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的收支状况与筹款困境
  •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 一 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 二 “南北”与“东西”:珞珈山的建筑风格与校园格局
  • 三 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中碰撞
  •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珞珈湖山风景与大学校园生活
  • 一 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 二 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 三 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 结语
  •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