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6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代社会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三大宗教鸿篇巨制之一。
内容简介
《古犹太教》是《宗教社会学论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研究古犹太教都是从宗教学的角度,以文献考证来看待古犹太民族与现代基督教的关系,而韦伯则用社会学的方法重新梳理史料,把古犹太教放在西方和近东整个文化发展交汇点上审视这一宗教历史的内在理路,从而揭示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对立宗教文明盘根错节的难解因由,从而写出他对犹太教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家之言。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绪论
- 第一篇 以色列誓约共同体与耶和华
- 第一章 前言:犹太宗教史的社会学问题
- 第二章 一般历史条件与气候条件
- 第三章 贝都因人
- 第四章 城市与吉伯林姆
- 第五章 以色列农民
- 第六章 格耳林姆与族长伦理
- 第七章 以色列法律集里的社会法
- 第八章 契约
- 第九章 耶和华同盟及其机关
- 第十章 圣战、割礼、拿细耳人与拿比
- 第十一章 同盟战神的接纳及其特征
- 第十二章 非耶和华的崇拜
- 第十三章 安息日
- 第十四章 巴力与耶和华,偶像与约柜
- 第十五章 牺牲与赎罪
- 第十六章 利未人与律法书
- 第十七章 祭司阶层的发展与耶路撒冷的崇拜独占
- 第十八章 耶和华信仰对狂迷之道的斗争
- 第十九章 以色列的知识阶层与邻邦文化
- 第二十章 巫术与伦理
- 第二十一章 神话与末世论
- 第二十二章 俘囚期前的伦理及其与邻邦文化伦理的关系
- 第二篇 犹太贱民民族的形成
- 第一章 俘囚期前的预言
- 第二章 俘囚期前的预言的政治取向
- 第三章 记述先知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特质
- 第四章 先知的伦理与神义论
- 第五章 末世论与先知
- 第六章 仪礼隔离的发展与对内对外道德的二元论
- 第七章 俘囚期、以西结与第二以赛亚
- 第八章 祭司与俘囚期之后的宗派复兴
- 第三篇 法利赛人
- 第一章 作为教派宗教性的法利赛主义
- 第二章 拉比
- 第三章 法利赛派犹太教的教说与伦理
- 第四章 艾赛尼派及其与耶稣教说的关系
- 第五章 犹太人的仪式性隔离的强化
- 第六章 离散犹太人里的改宗运动
- 第七章 基督教使徒的宣教
- 附录一 古犹太史年表
- 附录二 大卫与所罗门时代的巴勒斯坦地图(前10世纪)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