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9千字
字数
201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汇集了国家及各省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供各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内容简介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务院批准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全国统一部署,陆续出台实施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这对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总体部署,为回应社会各界学习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的要求,凝聚各方面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共识,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谋划发展,现将全国及分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汇编出版,供各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序言
- 第一篇 规划背景
- 第一章 规划背景——认识我们变化着的家园
- 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开发我们家园的新理念
- 第三章 开发原则——科学开发我们家园的准则
- 第四章 战略目标——我们未来的美好家园
- 第三篇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
- 第五章 优化开发区域——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 第六章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 第七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
- 第八章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九章 禁止开发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四篇 能源与资源
- 第十章 能源与资源——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能源与资源支撑
- 第五篇 保障措施
- 第十一章 区域政策——科学开发的利益机制
- 第十二章 绩效考核评价——科学开发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六篇 规划实施
-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共建我们美好家园
-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序言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规划基础
- 第二节 发展形势和要求
- 第二章 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功能分区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规划目标
- 第三节 功能分区
- 第三章 四类功能区域
- 第一节 首都功能核心区
- 第二节 城市功能拓展区
- 第三节 城市发展新区
- 第四节 生态涵养发展区
- 第四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管制原则
- 第三节 发展任务
- 第五章 政策机制
- 第一节 政策措施
- 第二节 保障机制
- 第六章 规划实施
- 第一节 部门职责
- 第二节 区县职责
- 天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导言
- 第一章 天津市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
- 第二章 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
- 第三章 优化发展区域
- 第四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五章 生态涵养发展区域
- 第六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七章 区域政策与绩效评价
- 第八章 规划实施
- 河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前言
- 第一篇 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
- 第一章 规划基础
- 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三章 规划目标
- 第三篇 主体功能区划
- 第四章 优化开发区域
- 第五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六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 第七章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八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四篇 能源与其他战略资源
- 第九章 能源与其他战略资源
- 第五篇 保障措施
- 第十章 区域政策
- 第十一章 绩效评价
- 第六篇 规划实施
- 第十二章 政府职责
- 第十三章 监测评估
-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序言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概况
- 第二节 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机遇和挑战
-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开发原则
- 第三节 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
- 第三章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 第二节 重大关系
- 第四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太原都市圈中的重点开发区域
- 第三节 三大城镇群中的重点开发区域
- 第四节 重点开发的城镇
- 第五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汾河平原农产品主产区
- 第三节 桑干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
- 第四节 滹沱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
- 第五节 寿—昔—平农产品主产区
- 第六节 漳河—沁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
- 第七节 其他农业地区
- 第六章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与类型
- 第二节 国家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三节 省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七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布
- 第二节 开发和管制原则
- 第三节 近期任务
- 第八章 能源和资源
- 第一节 主要原则
- 第二节 能源开发布局
- 第三节 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
- 第九章 政策体系与保障措施
-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第二节 投资政策
-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第四节 土地政策
- 第五节 人口政策
- 第六节 环境政策
- 第七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第八节 形成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十章 规划实施
- 第一节 省直有关部门的职责
- 第二节 市县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 第三节 实施机制
- 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 序言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状况
- 第二节 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现状
- 第三节 综合评价
-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 第三节 开发理念与重大关系
- 第四节 开发原则
- 第五节 战略目标
- 第三章 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全区竞争力的重要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 第二节 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呼包鄂地区
- 第三节 自治区级重点开发区域
- 第四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 第二节 发展重点
- 第三节 国家重点产粮乡镇
- 第五章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 第二节 发展重点
- 第三节 点状开发的城镇
- 第六章 禁止开发区域——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管制原则
- 第二节 管制内容
- 第七章 资源开发——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能源与资源支撑
- 第一节 主要原则
- 第二节 能源开发
- 第三节 主要矿产资源开发
-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
- 第八章 区域政策——科学开发的利益机制
-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第二节 投资政策
-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第四节 土地政策
- 第五节 农业政策
- 第六节 人口政策
- 第七节 民族政策
- 第八节 环境政策
- 第九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第九章 绩效考核评价——科学开发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二节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 第十章 规划实施——共建我们美好家园
- 第一节 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职责
- 第二节 盟市、旗县人民政府的职责
- 第三节 监测评估
-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序言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状况
- 第二节 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机遇挑战
- 第二章 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开发原则
- 第二节 重大关系
- 第三章 目标和任务
- 第一节 战略目标
- 第二节 战略任务
-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 第四章 优化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
- 第五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
- 第六章 农产品主产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区域发展重点
- 第七章 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类型
- 第二节 规划目标
- 第三节 发展方向
- 第四节 开发管制原则
- 第八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管制原则
- 第九章 区域政策
-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第二节 投资政策
-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第四节 土地政策
- 第五节 农业政策
- 第六节 人口政策
- 第七节 民族政策
- 第八节 环境政策
- 第九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第十章 绩效考核评价
- 第一节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二节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 第一节 省政府有关部门职责
- 第二节 市县级人民政府职责
- 第三节 监测评估
- 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序言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状况
- 第二节 综合评价
- 第三节 问题和挑战
-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开发理念
-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 第四节 开发原则
- 第五节 目标任务
- 第三章 主体功能区布局
- 第一节 重点开发区域
- 第二节 限制开发区域
- 第三节 禁止开发区域
- 第四章 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区域政策
- 第二节 绩效考核评价
- 第五章 规划实施
- 第一节 明确部门职责
- 第二节 加强监测评估
-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前言
- 第一篇 规划背景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二篇 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第三章 战略目标
- 第三篇 省域主体功能区
- 第四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五章 限制开发区域(国家农产品主产区)
- 第六章 限制开发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七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四篇 能源与资源
- 第八章 能源与资源
- 第五篇 保障措施
- 第九章 区域政策
- 第十章 绩效考核评价
- 第六篇 规划实施
-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概况
- 第二节 综合评价
- 第三节 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功能分区和规划目标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功能分区
- 第三节 主要目标
- 第四节 战略任务
- 第三章 都市功能优化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主要任务
- 第四章 都市发展新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主要任务
- 第五章 新型城市化地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主要任务
- 第六章 综合生态发展区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主要任务
- 第七章 限制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主要任务
- 第八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区域范围
- 第二节 管制原则
- 第三节 近期任务
- 第九章 政策措施
-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第二节 投资政策
-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第四节 土地政策
- 第五节 农业政策
- 第六节 人口与人才政策
- 第七节 环境政策
- 第八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第十章 规划实施
- 第一节 市有关部门的职责
- 第二节 区县政府的职责
- 第三节 评估修订
- 第四节 绩效评价
-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集约、均衡、永续发展的美好江苏
- 序言
- 第一篇 条件与基础
- 第一章 自然条件
- 第二章 经济社会状况
- 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第三章 指导思想
- 第四章 规划目标
- 第三篇 主体功能区
- 第五章 主体功能区划分
- 第六章 优化开发区域
- 第七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八章 农产品主产区
- 第九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四篇 区域政策与绩效评价
- 第十章 区域政策
- 第十一章 绩效评价
- 第五篇 规划实施
-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
- 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序言
-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状况
- 第二节 综合评价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开发原则
- 第三节 主要目标
- 第四节 战略任务
- 第五节 主体功能区布局
- 第三章 优化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开发方向和空间管制
- 第三节 分区开发导向
- 第四章 重点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开发方向和空间管制
- 第三节 分区开发导向
- 第五章 农产品主产区
- 第一节 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开发方向和空间管制
- 第三节 分区开发导向
- 第六章 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一节 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开发方向和空间管制
- 第三节 分区开发导向
- 第七章 生态经济地区
- 第一节 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开发方向和空间管制
- 第三节 分区开发导向
- 第八章 禁止开发区域
- 第一节 功能定位
- 第二节 空间管制
- 第九章 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第二节 投资政策
-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第四节 土地政策
- 第五节 农业政策
- 第六节 人口政策
- 第七节 环境政策
- 第八节 绩效评价
- 第十章 规划实施
- 第一节 省级相关部门的职责
- 第二节 市县级人民政府职责
- 第三节 规划监测评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