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预见式行动研究带来高校课程开发新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分析目前高校已有课程的困境出发,提出用预见式行动研究开发课程。全书以H大学的“教育与课程文化哲学专题研究”为例,探讨面向未来的行动研究新范式——预见式行动研究是否适合开发高校课程,并最终提出了课程开发创化模式的模型图。

本书通过研究建构了一种课程开发新模式——创化模式,还提炼出了其的模型图和特点等,拓展了课程开发理论。该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和整合课程等探索;本研究也有利于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专业发展,有利于导师代领自己的学生形成学术梯队;同时也为大学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案例,可以供高校有关部门、研究者和管理者等决策和实践时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自主管理
  • 第二节 课程开发
  • 第三节 预见式行动研究
  • 第四节 预见式行动研究之“原因层次分析法”
  • 第三章 理论洞察:自主管理课程开发符合理据
  • 第一节 哲学理据:哲学本体论转向过程
  • 第二节 心理学理据:心理学转向对话
  • 第三节 教育学理据:教育转向生活
  • 第四节 课程论理据:课程转向学习
  • 第四章 案例验证:自主管理课程开发卓有成效
  • 第一节 案例展示:循环研究
  • 第二节 三角验证:管理有效
  • 第五章 原理阐释:自主管理课程开发实现创化
  • 第一节 开发原理:建构模式
  • 第二节 模式原理:实现创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学生的引导性日志
  • 附录2 教师的引导性日志
  • 附录3 学习需求和建议日常调查
  • 附录4 第一轮预见式行动研究开始时的调查
  • 附录5 第一轮预见式行动研究结束时的调查
  • 附录6 第二轮预见式行动研究“研究规划”环节的调查
  • 附录7 第二轮预见式行动研究结束时的调查
  • 附录8 “网络化合作活动学习”规划
  • 附录9 师生在课程开发中创生的部分学研作品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