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武大哲学名师赵林带你走进西方文明的摇篮,探寻希腊的精神脉络。

内容简介

在奥林匹斯宗教的影响下,诞生了古希腊文明的各种文化形态,史诗、竞技会、抒情诗,雕塑……还有悲剧。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创作了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伟大悲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命运,那所谓“背后的东西”。

本书将引领读者看到,哲学是如何在悲剧的指引下,从那“背后的东西”领悟到必然性与逻各斯,从而走上了“爱智慧”的道路。

悲剧呼唤哲学的高峰,哲学回应悲剧的启迪。本书旨在厘清悲剧与哲学之间的精神脉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希腊悲剧,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哲学,感受古希腊的精神。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卷 古希腊悲剧与人生
  • 第一讲 奥林匹斯宗教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渊源
  • 第二讲 酒神崇拜与古希腊悲剧的产生
  • 第三讲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
  • 第四讲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
  • 第五讲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
  • 第六讲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
  • 第七讲 古希腊悲剧的深刻哲理
  • 第八讲 古希腊悲剧的文化影响
  • 下卷 古希腊哲学的意蕴
  • 形而上学的宿命
  • 诸神的谱系与世界的本原
  • “命运”与“背后的东西”
  • 可见之物、可思之物与可信之物
  • 辩证法与神秘主义
  • “智者”的智慧
  • 苏格拉底之死与西方文化宿命
  • 浪漫的“热情”与实证的“审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文明对话的必要性

    这是一部试图在古希腊悲剧与哲学之间建立精神桥梁的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聚焦古希腊悲剧的文化渊源与命运主题,下卷则延伸至哲学对命运的理性化回应。作者赵林以武汉大学哲学教授的学术背景,结合多年西方哲学研究经验,从奥林匹斯宗教、酒神崇拜切入,剖析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内核,指出其共通的 “命运” 母题如何成为古希腊哲学追问必然性与逻各斯的起点。书中尤其强调悲剧与哲学并非对立,而是通过 “毁灭有价值之物” 的悲剧性展现,激发人类对存在本质的理性思考,这种视角为理解古希腊文明的独特性提供了新的维度。作者将古希腊悲剧视为哲学诞生的土壤。他援引亚里士多德的 “怜悯与恐惧” 净化论,结合鲁迅 “毁灭有价值之物” 的悲剧定义,揭示悲剧如何通过个体与命运的冲突,暴露人类认知的局限。例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 “弑父娶母” 的宿命,表面是神谕的不可违逆,实则为人类理性觉醒的契机 —— 当俄狄浦斯刺瞎双眼流放自我时,正是对命运背后必然性的首次主动追问。这种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探索的精神转向,成为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哲学命题的前奏。近年来,“希腊伪史论” 在中文网络兴起,质疑古希腊文献的真实性,主张其多为文艺复兴时期伪造。何新等人指出,古希腊缺乏系统的历史记载传统,现存文献多经阿拉伯文转译且无法追溯原始出处,甚至亚历山大东征等史实存在逻辑漏洞(如 3 万步兵如何横跨欧亚)。生民无疆更从人口、粮食、航海技术等角度质疑雅典民主制的可行性,例如雅典公民大会的频繁召开与山地地形矛盾,或城邦人口规模远超土地承载力。其实我还是比较认同生民无疆等人的,所以造成我在看这类书籍时,确实很难专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