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对东西方变驴、变马系列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

内容简介

唐代文人薛渔思作《河东记》三卷,原书已佚,后收入《太平广记》,书中篇章才得以保留。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板桥三娘子》篇。

《板桥三娘子》讲述了板桥三娘子利用妖术,使住在她店的客人吃了她的烧饼后都变成驴子,她以贱价卖给别人以博取好名声,此事被赵季和识破,赵偷换了她的烧饼,使她自己也变成驴子,成了赵的脚力。故事通过荒诞的情节阐述了害人终害己的道理。

这一类型的故事在欧亚各国流传很广,很可能是从国外传入的,其中又夹杂着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而变幻莫测的情节又受到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本书从传播学、宗教学、文学等多个方面细致分析《板桥三娘子》故事的原型及流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第一章 故事原型
  • 绪论
  • 第一节 欧洲
  • 第二节 西亚
  • 第三节 印度
  • 第四节 其他
  • 第二章 《板桥三娘子》及其故事背景
  • 绪论
  • 第一节 收录《板桥三娘子》的小说集及其编撰者
  • 第二节 《板桥三娘子》及其背景
  • 第三章 中国的变形故事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变形故事及变形、变化观
  • 第二节 中国的变驴、变马故事与《板桥三娘子》
  •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的变形故事
  • 绪论
  • 第一节 日本的变形故事及变形观
  • 第二节 日本的变驴、变马故事与《板桥三娘子》
  • 小结
  • 结语
  • 附论一 《出曜经》遮罗婆罗草、《毗奈耶杂事》游方的故事及其同类型故事
  • 附论二 《板桥三娘子》校勘记
  • 附论三 浅谈古希腊的变形观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了探寻《板桥三娘子》的故事原型,第一章中梳理了《一千零一夜》的内容,并探讨了印度《故事海》《大故事》的内容。那么,源于印度的这类故事是何时、又通过怎样的途径传到中国的呢?流传到中国后又是怎样被改编成《板桥三娘子》的呢?另外,究竟又是什么人进行故事改编的呢?能解释这些疑问的资料极少。但笔者认为,如果对《板桥三娘子》故事进行详细分析,就一定能找出其中的关联,钩沉到一些线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08年增设西北大学电子出版社,均由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