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上野千鹤子理论基石和锚点,女性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内容简介

何为女性主义?怎样才称得上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从何而来?女性主义浪潮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无法预测的未来,女性主义何去何从?……

如今,女性主义的版图已遍及世界。每个国家的女权发展,也都走出了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之路。

了解这段历史,对当今从事女权实践,以及被全球的女性主义浪潮所激励、鼓舞的人来说,必定会成为一种助力。了解历史对任何人来说,都能够有所助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从“区别”升级为“差别”
  • 第1章 妇女解放运动的啼声
  • 从“便所”开始解放
  • 妇女运动与学生运动
  • 街垒后方的女性歧视
  • 妇女解放运动并非“外国进口”
  • 四次女性主义浪潮
  • 第2章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 女性主义的起源
  • 关于贞操、卖春、事实婚姻的争论
  •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时代背景
  • 普选法的颁布,对女性来说是一场败仗
  • “第一次”与“第二次”之间
  • 第3章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到来
  • 女性身份“主妇化”
  • 妇女解放运动的具体作为及女性的“性自主”
  • 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
  • “国际妇女年”的强烈冲击
  • 两种类型的女性主义者
  • “个人的,即政治的”
  • 第4章 女性学的登场
  • 女性主义向学术领域重拳出击
  • 女性学到底是什么?
  • 问题不在女人,而在社会
  • 妇女运动的组织论
  • 由主妇扛旗的“草根女性主义”
  • 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的表与里
  • 若要追求平等,就得放弃保护
  • “为男士量身定制”的法律
  • 女性集团内部的割裂
  • 第5章 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余震
  • 少女文化的骚乱
  • 女性对自身欲望的解放
  • 女性经验是个体化的
  • 事后对第三次女性主义的觉察
  • 新自由主义导致的分裂
  • 反弹的发端
  • 国民基金的导火索
  • 战时性暴力也是一种战争罪行
  • 针对“男女共同参画”的反弹
  • 女性成了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 从女性学到性别研究
  • 男性学的成果
  • 第6章 第四次女性主义浪潮,何去何从?
  • “#MeToo”运动的潮涌
  • 线上行动派的扩大
  • 性别议题成为政治争论的焦点
  • 社会正义不会轻而易举实现
  • 女性主义浪潮复兴的背景
  • 主流媒体千篇一律的发问
  • 将过去的积累与当今的世代联结起来
  • 未来何去何从?
  • 哪怕身为弱者,依然能获得尊重的思想
  • 附录 女性主义“群英谱”
  • 第1章 Chapter 1
  • 第2章 Chapter 2
  • 第3章 Chapter 3
  • 第4章 Chapter 4
  • 第5章 Chapter 5
  • 第6章 Chapter 6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你读的第几本上野千鹤子?

    看完电影《好东西》后,很多人都重温了上野教授的《厌女》和《父权制和资本主义》,而教授的这本新书是继上两本后,最重要的作品。她系统地回顾了女性主义的历史,全面回答大众关于女性主义真正感兴趣的话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上野千鹤子聊女性主义

      电影《好东西》的热映让上野千鹤子再次被很多人关注,有些人在环视四周后发现看她书的人不多,真正阅读的男性更是少之又少。可若了解女性主义,著作等身的她确实是当下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里上野千鹤子梳理了女性主义的历史。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和日本的特点,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相似之处,但仍有许多值得努力的地方。1. 区别差别 “在我有生之年,眼见两性观念已然从‘区别’升级为‘差别’。” 一开篇作者就引用了日本女性学领域前辈驹尺喜美的名言,更是点出了其中的关键之所在。区别,在男女之间,更多是自然属性上的不同,是相对正常的存在。而差别就不一样了,这往往暗含了对于某一性别不合理、不正当的区别对待。熟悉现实情况的读者,不难发现被歧视和区别对待的大多数都是女性。正因为如此,女性学以及女性主义相关的女性解放运动才应运而生。然而面对这块顽疾,虽有成果,但仍需努力。男女平等,男女平权,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根深蒂固的偏见和现实利益的影响,让很多习惯于父权制安排的男性习惯于既得利益者的视角从而忽视了这些重要的基本事实。《性别打结》里从男性视角为读者展现了其中需要加以改造的部分,更鼓励现实中的男女携手起来采取行动。《课长,这不是恋爱,就是性骚扰!》里极为普遍的性骚扰就是许多女性不得不面对的日常。然而这一切不应如此,也不该如此!2. 女性解放女性解放的运动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按照作者的梳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回顾历史,这一路走来非常艰辛,但好歹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性别方面的歧视与不公,只有在其他问题退居到远景处时方能浮出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它是一种最后一刻才会获得关注的歧视。” 作者在书中的反复提醒值得读者加以注意。“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起源于近代社会的成型期,而在其完成期则卷起了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 在作者看来,这背后有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有女性身份的主妇化。坦白来说,在历次的运动中,女性的解放往往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更像是被逼无奈的一种权衡。或许可以说是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那些父权制的掌权者和既得利益者们做出妥协的产物。时至今日,四次女性主义的运动虽有成果,但进度缓慢。对于现实中的女性来说,不少仍面临日本女性的困境。那就是想要享受一些基本的权益却不得不放弃主动放弃掉前人努力的成果。听来有些荒谬,然而这就是现实。3. 四次运动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往往是后来被追认的,很多时候更像是自发运动的,而不是有意为之的结果。或许可以说没有相对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更像是不断抗争之后的结果。“第一次女性主义争取妇女的合法选举权,第二次女性主义追求从社会性别角色的桎梏下解放,而第三次女性主义呈现的诉求,是个人欲望的松绑。” 作者的梳理让我们了解到女性主义的发展轨迹和成果,然而更让人注意的则是当下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女性主义运动。虽然按照作者的分析,是否能称之为运动尚待商榷。且不论是否达到普遍共识,单就和很多人利益相关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注意。成功了,它的胜利果实大多数女性都可以享受;失败了,中间的经验教训更有助于下一次的运动。在作者叙述下的日本社会,我们尽管看到了一些改变,但现实仍然是不容乐观的。作为一个女性来说,生存处境虽有改善,但这相比于前代人的改善仍未能让其自由享有那些最为基本的权利。更有甚者,迫于现实不得不选择放弃才可以勉强生存。4. 性侵丑闻《捕杀》一书揭露了 METOO 运动的缘起,从好莱坞的高管到其他岗位,一时之间在社交网络上成为热点。席卷全球的浪潮更是让不少人为之振奋。可惜在复盘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就像《划清界限?》等书所说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日本本土发生的《黑箱》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女主的勇气不仅没有取得相应的正义,反倒因此背井离乡远走他方。根据作者的叙述,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曾经该运动在其他国家如火如荼之时,日本记者身子都没有进行报道的权利和自由。有鉴于此,作者对于社交网络的重视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此后各种运动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一时之间风光无两,普通的女性也可以转瞬之间成为了号令群雄的人物。这大概就是第四次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特点。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让其可以全面爆发,但要论其所能带来的实际影响恐怕就不能太过乐观。在我看来,一些话题网络上吵得再凶的,现实中可能仍是纹丝未动。5. 前路漫漫 “女性主义,绝非鼓动女性依照男人的方式行事,或宣扬弱者应当变为强者的思想。它追求的是,哪怕身为弱者,依然能够受到尊重。” 作者在本书中再次重申其核心观点。那些陷入男女对立漩涡的都应该对此有所了解。要我来说,女性不只是性别,更是一种处境。与其纠结于性别之间的问题,还不如多关注一下具体的情景。对于多样性的关照,是目前这次运动的新特征,也是我们需要冲破性别叙事的一个理由。我们需要打破标签和叙事的枷锁,看见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人。《性别打结》里给出的建议就非常值得借鉴。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出发,用实打实的行动去进行改变。毕竟未来是要靠我们的双手去改变的,而不是在网络上通过口水仗就可以实现的。与其争一时之高低,倒不如去赢一世之胜利。现实世界的胜利果实才是对于人们努力和付出的最好回报。那些前人得之不易的成果我们更要精心呵护,不可轻易放弃。6. 写在最后历史总是走一步,退两步。辛辛苦苦赢来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化为乌有。这不光是作者对于第四次女性主义运动的担忧,更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忧虑。我们或许设想世界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可真正回过头看,我们是否可以说现在的女性处境就比之前的更好了?接触过现实世界之后,想必答案时常会常人为之震惊。不少理应如此的共识在很多地方仍是充满争议,甚至是不被允许的。《五四婚姻》中的女性距今已有一些时日,可我们能否突破婚姻的枷锁活出真正的自己。电影《出走的决心》和电影原型的真实故事让人为之触动,可细究起来有太多的不正常。正如《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女孩》一样,当人们将不正常视为常态之后,往往就会忘记了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站在当下,我们不必为了那些许的进步和成果而沾沾自喜,时常要记得那些我们想要生活的世界。当这一天没有到来之前,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随意妥协。女性也好,男性也罢,我们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在那里,不会强求男性要有阳刚气概,更不会对女性进行各种严苛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