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场精彩纷呈的人体原子奥德赛之旅。

内容简介

我们的身体由什么构成?构成人体的物质从哪里来?它们如何汇集,又如何进化成有机物并最终赋予我们生命?你也许不知道,你的身体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存在——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马赛克。是一个由3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个体,每个细胞都由超过100万亿个原子组成。这些原子以疯狂的振动频率运动,组成你的原子比地球沙漠中所有的沙粒还要多10亿倍。

故事始于一个神奇的发现。我们周遭和体内的一切物质都拥有同一个终极诞辰,即宇宙诞生的那一天。这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探索发现史,由宇宙间物质的震荡与科学界的巨变共同谱写。

透过科学史纪录片导演兼作家丹·莱维特的独特视角,本书将引领读者开始一段跨越150亿年的恢宏之旅。莱维特揭示了人体最微小的组成部分,讲述这些生命的基石如何在漫长的时光中转化为恒星,又如何塑造了地球。当新生的地球经历难以想象的浩劫时,它们再次汇集并重组,最终孕育出繁复的生命形态。

作者更讲述了一群无畏探索者的故事。科学史上充斥着关于确定性与正确性的宏大声明,但这些声明终有被突破的一天。科学的混乱源自曲折出现的偏见和狭隘,但历史上也有许多自由的思想家,他们乐于从这些声明中找出漏洞……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银行里的1942.29美元
  • 第一部分 启程:从宇宙大爆炸到岩石之家
  • 第1章 祝大家生日快乐:发现时间开端的神父
  • 第2章 “真有趣”:肉眼永远看不见的东西
  • 第3章 哈佛第一人:改变星空观察方式的女性
  • 第4章 值得感谢的灾难:如何从引力和尘埃中创造世界
  • 第二部分 让生命出现吧!
  • 第5章 “脏雪球”与太空岩石:史上最大的洪水
  • 第6章 最著名的实验:探寻生命分子的起源
  • 第7章 最大的谜团:第一批细胞究竟源自何方
  • 第二部分 从阳光到餐盘
  • 第8章 光的组件:光合作用的发现
  • 第9章 幸运的转机:从海洋浮沫到绿色星球
  • 第10章 播种:绿色植物及其盟友如何使我们得以存在
  • 第四部分 从原子到你
  • 第11章 浩瀚依赖于微眇:你活着需要吃什么?
  • 第12章 藏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现你的生命蓝图
  • 第13章 元素以及一切:你身体里究竟有什么?
  • 结语 一段多么漫长又奇异的旅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来自恒星的你》书评:一场跨越时空的原子奥德赛

    一、科学叙事与人文视角的交响作为一本科普作品,《来自恒星的你》以恢弘的宇宙史诗为背景,却落脚于人类自身的微观存在。作者丹・莱维特通过追溯人体原子从恒星诞生到生命演化的百亿年历程,编织了一部跨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跨学科叙事。书中提出一个震撼命题:人体中每个原子都源于超新星爆发的残骸,生命本质上是恒星物质在地球环境中的重组与觉醒。这种将个体存在与宇宙演化相联结的视角,打破了传统科普的学科界限,赋予科学史以哲学深度。莱维特尤其擅长以 “人” 为锚点展开叙事。他并未停留在抽象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达尔文、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探索故事,展现科学发现背后真实的人性挣扎。例如书中提到,早期关于元素起源的研究曾因 “元素永恒论” 的桎梏而停滞数十年,直到天体物理学突破才揭示恒星核聚变的真相。这种对科学史曲折性的呈现,让读者深刻理解:科学进步从来不是线性发展,而是人类不断推翻认知边界的革命。--- 二、从量子到细胞的诗意解码本书最具独创性的篇章,莫过于对生命本质的跨尺度解读。作者用 “30 万亿个细胞构成的马赛克” 比喻人体,每个细胞包含超 100 万亿个原子,其振动频率形成独特的生命韵律。当揭示 DNA 中的氮元素源自超新星、血液中的铁原子诞生于垂死恒星时,科学事实与诗性表达达成奇妙共振。这种将微观粒子活动与宏观生命现象相贯通的写作手法,使硬核科学知识呈现出艺术化的感染力。书中对 “生命蓝图” 的探讨尤为精彩。通过回溯从原始汤中有机分子形成,到真核细胞出现的数十亿年演化,作者指出生命的诞生本质上是宇宙物质自组织能力的终极体现。正如书中所言:“我们既是星尘之子,也是熵减奇迹的见证者”,这种双重属性的揭示,让读者在理解科学原理的同时,获得存在意义上的精神震颤。三、科学史书写的范式突破不同于传统科普作品的单向知识输出,莱维特采用了 “侦探小说” 式的叙事策略。全书以 “元素溯源” 为线索,从 19 世纪光谱分析技术突破,一直追踪到当代粒子对撞机实验,层层剥茧地还原科学发现的过程。例如在解读碳元素起源时,作者不仅解释恒星核合成理论,更细致描写了霍伊尔团队如何顶住 “稳态宇宙论” 压力完成关键计算的历史细节。这种将科学方法论与历史情境结合的写作方式,使知识获取变成了充满张力的智力冒险。书中对科学共同体生态的刻画也颇具启发性。通过对比 “地外生命探索” 与 “分子生物学革命” 两个领域的科研文化,作者指出:真正推动科学进步的,往往是那些敢于跳出范式思维的 “科学异端者”。这种对科研人文维度的关注,使作品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普及,成为一部关于科学精神的沉思录。四、现实意义的当代回响在基因编辑技术引发伦理争议、环境危机威胁人类存续的当下,本书提供的宇宙视角具有特殊启示。当读者意识到构成身体的原子曾穿越星际尘埃、历经超新星爆发和行星形成,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时,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解将突破地球边界,升华为对宇宙物质循环的敬畏。书中关于 “火星移民可行性” 的探讨,更将这种思考延伸至人类文明的星际未来。作为科学纪录片导演出身的作家,莱维特在书中展现出极强的视觉化叙事能力。从原恒星吸积盘的动态模拟,到线粒体内 ATP 合成酶的分子舞蹈,文字构建的影像感让抽象概念具象可感。这种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使得作品既保持学术严谨性,又具备大众传播的亲和力。结语:在星尘中照见自我《来自恒星的你》最终指向一个终极命题:在浩瀚宇宙中,人类既是偶然的存在,也是必然的产物。当作者写下 “你的身体比地球沙漠中所有沙粒多 10 亿倍的原子构成” 时,科学事实与人文哲思完成完美融合。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关于物质起源的科普经典,更是一曲献给所有突破认知疆界的探索者的赞歌。在科学与人文日益割裂的今天,它为我们架起了一座连接星尘与灵魂的桥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