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4千字
字数
201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四个伤残标准重新编排,便于查询,节省时间成本。
内容简介
对现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行业标准)》按照法医学思维模式,进行了重新编排,更便于快速查询。编排思路:把标准中的条款,分别按照以解剖学定位为主,以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为辅的方式排列(比如把肝脏相关的条款,不管是器质性损伤或功能性改变的条款,以解剖定位的方式集中排列),使标准条款与病历实现无缝对接,大大降低鉴定所耗时间成本。同时,对于一些专业词汇还进行了释义,辅助理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凡例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速查表
- 1 颅脑损伤
- 1.1 头皮、帽状腱膜
- 1.2 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
- 1.3 颅底骨折
- 1.4 脑挫伤、出血、血肿、积液
- 1.5 脑水肿、脑疝
- 1.6 脑外伤后遗留病症
- 1.7 中枢性肢体瘫痪
- 1.8 非肢体瘫运动障碍
- 1.9 智能减退、精神障碍
- 1.10 脊髓损伤致排便、排尿异常
- 2 面部耳廓损伤
- 2.1 面部
- 2.2 眼部结构
- 2.3 鼻
- 2.4 耳廓离断、缺损、畸形
- 2.5 面神经损伤致面瘫影响眼睑、口角
- 2.6 颌骨、颧骨
- 2.7 张口困难
- 2.8 唇
- 2.9 口腔
- 3 听器听力前庭损伤
- 3.1 听器
- 3.2 听力
- 3.3 听力、前庭功能障碍
- 4 视力视器损伤
- 4.1 眼球
- 4.2 视力
- 4.3 视野
- 5 颈部损伤
- 5.1 擦、挫、划伤,创口或瘢痕
- 5.2 颈前瘢痕
- 5.3 颈总、颈内、颈外、椎动脉
- 5.4 颈部组织器官
- 5.5 发声、构音
- 5.6 窒息、膈神经
- 6 胸部损伤
- 6.1 女性乳房
- 6.2 胸壁
- 6.3 胸骨、锁骨、肩胛骨及关节脱位
- 6.4 肋骨、肋软骨
- 6.5 胸腔积血、积气
- 6.6 纵隔、大血管
- 6.7 气管、支气管、食管
- 6.8 肺
- 6.9 心脏
- 6.10 脓胸(肿)、乳糜胸、气管食管瘘、窒息
- 6.11 膈肌
- 7 腹部损伤
- 7.1 腹壁
- 7.2 腹腔脏器
- 7.3 肠瘘、尿瘘、尿外渗、腹膜炎与休克
- 7.4 积血、血肿
- 7.5 大血管
- 7.6 肾
- 8 盆部及会阴损伤
- 8.1 骨盆、髋臼
- 8.2 膀胱、输尿管、尿道
- 8.3 排尿障碍
- 8.4 男性生殖系
- 8.5 女性生殖系
- 8.6 直肠、肛管、肛门
- 9 脊柱四肢损伤
- 9.1 脊椎骨折、脱位、间盘突出
- 9.2 肢体皮肤、关节、骨骼
- 9.3 骨挫伤
- 9.4 肢体神经损伤
- 9.5 肢体血管破裂
- 10 手损伤
- 10.1 手离断、缺失、功能丧失
- 10.2 拇指
- 10.3 余四指
- 10.4 指骨、腕骨、掌骨
- 10.5 手部皮肤、肌腱、关节、指甲
- 11 足损伤
- 11.1 足、足跟离断或缺失
- 11.2 跖、趾离断、缺失、骨折
- 11.3 趾离断、缺失
- 11.4 足骨、跖骨、趾甲、甲床
- 12 体表损伤
- 12.1 创口、瘢痕
- 12.2 挫伤
- 12.3 撕脱伤
- 12.4 皮肤缺损、咬伤
- 13 其他损伤
- 13.1 体表烧烫伤
- 13.2 枪弹伤
- 13.3 各部位异物存留
- 13.4 骨折内固定、骨质砍痕、撕脱骨折
- 13.5 假体装置损坏
- 14 外伤伴发病症、电击、溺水
- 14.1 休克
- 14.2 挤压综合征
- 14.3 脂肪栓塞
- 14.4 呼吸窘迫
- 14.5 电击
- 14.6 溺水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速查表
- 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 1.1 植物状态
- 1.2 智力障碍
- 1.3 癫痫
- 1.4 失语等
- 1.5 运动及感觉障碍
- 1.6 大、小便失禁
- 1.7 阴茎勃起障碍
- 2 头面部损伤致
- 2.1 头皮无毛发
- 2.2 颅骨缺损
- 2.3 脑脊液耳或鼻漏
- 2.4 面部
- 2.5 眼
- 2.6 眼损伤导致盲目、低视力
- 2.7 耳廓及听力
- 2.8 鼻
- 2.9 颌面、口腔、牙齿
- 2.10 口腔、颞下颌关节损伤、张口受限
- 2.11 舌
- 3 颈部损伤致
- 3.1 颈部瘢痕形成、活动度影响
- 3.2 颈部瘢痕面积
- 3.3 颈部损伤致影响呼吸、吞咽
- 3.4 声音嘶哑
- 4 脊柱损伤致
- 4.1 颈或腰椎畸形、活动度
- 4.2 脊柱胸段畸形、呼吸功能影响
- 4.3 胸或腰椎骨折
- 5 胸部损伤致
- 5.1 女性乳房缺失或畸形
- 5.2 肋骨
- 5.3 肺、胸膜、胸廓手术、影响呼吸功能
- 5.4 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 5.5 膈肌
- 6 腹部损伤致
- 6.1 胃、肠、消化腺
- 6.2 肠系膜、胆囊
- 6.3 脾
- 6.4 肾
- 7 盆部损伤致
- 7.1 骨盆
- 7.2 直肠、肛门、大小便失禁
- 7.3 输尿管、膀胱、尿道
- 7.4 男性生殖器
- 7.5 女性生殖器
- 8 肢体损伤致
- 8.1 肢体缺失
- 8.2 肢体缺失、伴其他肢体功能丧失
- 8.3 肢体功能丧失
- 8.4 肢体长短差别
- 8.5 骺板骨折
- 9 手足损伤致
- 9.1 双手缺失、功能丧失
- 9.2 双手感觉缺失
- 9.3 跗跖关节、趾缺失或功能丧失
- 9.4 足弓破坏
- 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
-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速查表
- 1 头颅、脑损伤
- 1.1 颅底骨折、缺损、脑脊液漏
- 1.2 脑叶切除、挫裂伤、开颅术、颅内异物
- 1.3 智能损伤
- 1.4 精神病性症状,系统治疗后仍有影响
- 1.5 癫痫
- 1.6 特殊皮层功能障碍
- 1.7 脑、脊髓损伤致运动障碍
- 1.8 非肢体瘫运动障碍
- 1.9 感觉障碍
- 1.10 周围运动神经损伤
- 1.11 周围性面瘫
- 2 头面部损伤
- 2.1 头皮、颅骨、硬脑膜
- 2.2 面部组织缺损
- 2.3 毁容
- 2.4 面部瘢痕、植皮(含毁容)
- 2.5 面部异物色素沉着、脱失
- 2.6 面部瘢痕、异物、植皮伴色素变
- 3 全身皮肤瘢痕形成
- 4 口腔颌面损伤
- 4.1 上、下颌骨缺损、软组织损伤
- 4.2 同侧上、下颌骨完全缺损
- 4.3 上颌骨缺损、面部软组织损伤
- 4.4 下颌骨缺损、面部软组织损伤
- 4.5 上、下颌骨骨折
- 4.6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 4.7 颧骨并颧弓骨折
- 4.8 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受限
- 4.9 牙槽骨损伤、牙脱落
- 4.10 舌缺损
- 4.11 鼻咽腔闭锁、面部异物、鼻中隔穿孔
- 5 眼损伤
- 5.1 颅神经对眼的影响
- 5.2 眶壁骨折
- 5.3 泪器损伤
- 5.4 眼睑外翻、闭合不全、上睑下垂
- 5.5 睑球粘连
- 5.6 眶内异物、散瞳、角巩膜穿通伤
- 5.7 眼球或眶内容剜出、球内异物
- 5.8 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
- 5.9 外伤性青光眼
- 5.10 双眼视力、视野损害
- 5.11 双眼视野损害
- 5.12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视野
- 5.13 一眼矫正视力、另眼矫正视力
- 6 听力损伤
- 6.1 双耳听力损失
- 6.2 双耳或一耳听力损失
- 7 双侧前庭性平衡功能丧失
- 8 嗅觉丧失、铬鼻病
- 9 颈部损伤
- 9.1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狭窄
- 9.2 喉或气管损伤致影响呼吸
- 9.3 喉返神经损伤致呛咳
- 9.4 喉源性损伤致发声、言语困难或不畅
- 9.5 吞咽功能影响
- 9.6 牙关紧闭、食管狭窄进流食
- 10 食管损伤
- 10.1 食管闭锁、造瘘、气管支气管、胸膜瘘
- 10.2 食管重建术后狭窄
- 11 胸壁、气管、支气管、肺损伤
- 11.1 胸廓成形术、肋骨骨折
- 11.2 血、气胸闭式引流、胸膜粘连
- 11.3 局限性脓胸、肺内异物
- 11.4 气管、支气管手术、胸膜瘘
- 11.5 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
- 11.6 肺切除气管成形术
- 11.7 肺切除伴血管重建术
- 11.8 肺切除
- 11.9 肺功能损伤
- 11.10 职业性肺疾患影响功能
- 11.11 职业性肺癌、胸膜间皮瘤
- 11.12 尘肺Ⅲ期
- 11.13 尘肺Ⅱ期
- 11.14 尘肺I期
- 11.15 放射性肺炎
- 11.16 低氧血症
- 11.17 心肺移植手术
- 11.18 探查修补术(含膈肌)
- 12 心脏损伤
- 12.1 心脏瓣膜、血管、异物等手术
- 12.2 传导系统疾病
- 12.3 心脏功能不全
- 13 女性乳房损伤
- 13.1 女性乳房切除、畸形
- 13.2 女性乳房部分缺损、成形术、修补术
- 14 腹部损伤
- 14.1 腹壁缺损、腹腔脏器挫伤保守治疗
- 14.2 胃全或部分切除
- 14.3 胰头、十二脂肠、小肠部分切除、短肠综合症
- 14.4 小肠切除并回盲、回肠部
- 14.5 结肠、直肠、肛门等切除或造瘘
- 14.6 肛门外伤后排便障碍
- 14.7 肝切除、原位肝移植
- 14.8 肝切除伴功能损害
- 14.9 职业性肝血管肉瘤
- 14.10 慢性中毒性肝病
- 14.11 胆道损伤致肝移植、肝损伤、胆肠吻合、胆囊切除
- 14.12 胰腺切除
- 14.13 脾脏切除
- 15 泌尿系统损伤
- 15.1 双或孤肾切除、肾功能不全
- 15.2 肾功能不全
- 15.3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
- 15.4 中毒性肾病
- 15.5 肾修补术、肾性高血压
- 15.6 输尿管瘘、狭窄、肾功能不全
- 15.7 膀胱切除、瘘、排尿障碍
- 15.8 尿道瘘、狭窄、修补术
- 16 肾上腺缺损
- 17 男性生殖系损伤
- 17.1 放射性损伤致生殖功能、睾丸损伤
- 17.2 睾丸、附睾损伤
- 17.3 输精管缺损
- 17.4 阴茎缺损、神经损伤或盆腔、会阴手术后性功能障碍
- 18 女性生殖系损伤
- 18.1 卵巢切除
- 18.2 输卵管切除
- 18.3 子宫切除
- 18.4 阴道闭锁、狭窄,会阴瘢痕致尿道或肛门狭窄
- 19 骨盆、脊柱损伤
- 19.1 骨盆骨折
- 19.2 椎体压缩骨折、横突骨折
- 19.3 脊柱内固定术
- 19.4 脊柱骨折愈后畸形伴根性痛
- 19.5 椎间盘髓核切除、突出
- 20 肢体损伤
- 20.1 双侧、一侧上肢部分缺失或功能丧失
- 20.2 双下肢部分缺失或功能丧失
- 20.3 一侧下肢部分缺失、畸形或功能丧失
- 20.4 同侧上下肢缺失或功能丧失
- 20.5 非同侧腕上、踝上缺失
- 21 关节损伤
- 21.1 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功能丧失或障碍
- 21.2 肩、肘、腕关节功能丧失或障碍
- 21.3 髋、膝关节缺失、畸形、功能丧失或障碍
- 21.4 膝关节韧带、半月板、髌骨、交叉韧带等损伤
- 21.5 膝、踝关节功能丧失
- 21.6 长管状骨骨折内外固定、感染、成角畸形、短缩
- 21.7 下肢短缩
- 21.8 肢体瘢痕畸形、功能丧失
- 22 手损伤
- 22.1 手、拇指、其他各指缺失
- 22.2 一手功能丧失,伴或不伴另手或者拇指功能丧失
- 22.3 拇、食、其他各指缺失或功能丧失
- 22.4 一手拇指功能丧失,另除拇指外指功能丧失
- 22.5 一手除拇指外,其他指离断或功能丧失
- 22.6 拇指间关节离断、畸形、僵直、功能丧失
- 23 足损伤
- 23.1 双前足、一前足缺失、功能丧失
- 23.2 足拇趾及足趾缺失、畸形、功能丧失
- 23.3 一足除拇趾外,其他趾缺失、功能丧失
- 23.4 跖骨、跗骨折影响足弓
- 23.5 足破溃
- 24 手、足植皮
- 25 髌、跟、距、下颌、骨盆等内固定术后及各部位骨折
- 26 内分泌系损伤
- 26.1 甲状腺
- 26.2 甲状旁腺
- 27 血液系统疾病
- 27.1 血液系统红细胞系
- 27.2 血液系统粒细胞系
- 27.3 中毒性血液病
- 28 磷、氟中毒
- 28.1 磷中毒
- 28.2 氟及其化合物中毒
- 29 其他职业病
- 29.1 减压病
- 29.2 手臂振动病
- 30 其他职业及放射性疾病
- 30.1 肿瘤
- 30.2 免疫力减退
- 30.3 放射性或职业性皮肤损伤
- 30.4 放射性损伤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30.5 牙酸蚀病
- 30.6 其他职业病
-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速查表
-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精神功能
- 1.1 脑膜的结构损伤
- 1.2 脑的结构损伤,智力功能障碍
- 1.3 意识功能障碍
- 2 眼,耳和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2.1 眼球损伤或视功能障碍
- 2.2 视功能障碍
- 2.3 眼球的晶状体结构损伤
- 2.4 眼睑结构损伤
- 2.5 耳廓结构损伤或听功能障碍
- 2.6 听功能障碍
- 3 发声和言语的结构和功能
- 3.1 鼻的结构损伤
- 3.2 口腔的结构损伤
- 3.3 发声和言语的功能障碍
- 4 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4.1 心脏的结构损伤或功能障碍
- 4.2 脾结构损伤
- 4.3 肺的结构损伤
- 4.4 胸廓的结构损伤
- 5 消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5.1 咀嚼和吞咽功能障碍
- 5.2 肠的结构损伤
- 5.3 胃的结构损伤
- 5.4 胰结构损伤或代谢功能障碍
- 5.5 肝结构损伤
- 6 泌尿和生殖系统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6.1 泌尿系统的结构损伤
- 6.2 生殖系统的结构损伤
- 7 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7.1 头颈部的结构损伤
- 7.2 头颈部关节功能障碍
- 7.3 上肢的结构损伤,手功能或关节功能障碍
- 7.4 骨盆部结构损伤
- 7.5 下肢的结构损伤,足功能或关节功能障碍
- 7.6 四肢的结构损伤,肢体功能或关节功能障碍
- 7.7 脊柱结构损伤和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 7.8 肌肉力量功能障碍
- 8 皮肤和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8.1 头颈部皮肤结构损伤和修复功能障碍
- 8.2 各部位皮肤结构损伤和修复功能障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总则
- 5 损伤程度分级
- 6 附则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 前言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 前言
-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节录)
-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精神功能
- 2 眼,耳和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3 发声和言语的结构和功能
- 4 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5 消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6 泌尿和生殖系统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7 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8 皮肤和有关的结构和功能
- 大关节功能测量方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