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个教育微创新,汇聚成撬动学校发展、推动教师成长的支点。

内容简介

特级教师李志新在近30年的从教历程中,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并带领多所薄弱学校成功突围,在教育细节的创新与改进上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从环境与文化、学校管理、教师成长、课堂与课程、学生成长空间等五个方面,分享了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微创新的45个典型案例。

每个案例,均通过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完整呈现进行微创新的操作要点和实施路径,并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改进策略,实用有效。众多的教育微创新,可以汇聚成撬动整个学校发展的支点、教师发展的支点,从而推动教育不断进步,推动教师走向卓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教育微创新的意蕴
  • 第一辑 把成长空间还给学生本辑导读
  • 坚持用了多年的老式奖状能改改吗
  • 把指挥权交给学生以后会发生什么
  • 怎么把校园真正还给孩子
  • “宅家学习”如何让学生主动起来
  • “惩罚”何以自己说了算
  • 家庭作业何以成为“规训”学生的工具
  • 中小学生纪律管理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 怎么参与到“为学生赋能”的教育之中
  • 怎么了解聪明的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
  • 第二辑 激活教师的成长自觉本辑导读
  • 如何引领老教师走向“教育自我”的幸福之路
  • 如何开启“未来新型教师”自觉向上的心灵
  • 如何引导教师走上名师之路
  • 怎样让教师有信仰的空间
  • 怎样让每天忙碌的教师喜欢上读书
  • 如何让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更有效
  • 怎么激发中小学教师的学术研究兴趣
  • 如何跳出绩效考核的怪圈
  • 如何重建师生关系“倒逼”教师改变
  • 第三辑 发掘课堂与课程的价值本辑导读
  • 学校课程规划的首要策略是什么
  • 可以把校歌连续播放三遍吗
  • 单元自主学习课程纲要如何设计
  • 什么样的课堂让教学变得更智慧
  • 教学活动设计如何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 如何实现教材的破与立以提升课堂对话品质
  • 课本剧表演如何基于学生视角解读文本
  • 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课堂内外的完美结合
  • “线上”教学如何进行微改革
  • 第四辑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本辑导读
  • 学校是怎样变得“有文化”的
  • 如何表达校风才更具校本化育人功能
  • 学校理念文化如何在校园里真实呈现
  • “全阅读”学习校园如何设计
  • 校园时空该怎样展现出学生生命成长的气息
  • 如何巧借山水气象让校园更富灵性
  • 缘何要让更多的植物在校园里生长
  • 怎样提升广场、道路等的设计美感与内在韵律
  • 如何让办公室塑造人的知与行
  • 第五辑 让管理走向人性的关怀本辑导读
  • 解决开会“不愿坐前排”有何深远意义
  • 主任们太强势扼杀教师想法怎么办
  • 缘何重视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的会议
  • 如何做到迷恋他人的需求实施管理
  • 怎样让作业与学生成长更好地融合
  • 怎样营造价值互联的教育环境
  • 做一个“走班学习”的校长有何好处
  • 学校教学改进如何实现健康进化
  • 如何优化变革过程避免走向失败
  • 后记 一切都是幸福的约定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

    就像老子说的那样:“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起点不能高不可攀,否则,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会无功而果。不妨始于 “易” 和 “细”,遵守成长规律,循序渐进,最终实现 “成就每一个人” 的目标。校长之智慧源于教育生活,源于对教育对象的观察与思考。一个细小的设计,一个偶然的举措,都会引发教育观念的改变,折射出校长的领导力。可以说,一个好的行为设计,对师生的辐射影响更大,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开出新的灿烂的花朵。夜深了,今天正好是隔离的最后一天,在满满的收获之中,终于完成了书稿。我想起了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一则小诗: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 —— 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也许,这本微不足道的论著还可以见证其中的描述呢!我的那些 “校园微生活”,仍会继续连载…… 我也会注意绝不陷入自己所熟悉的 “微世界”,而是试图用他人能够接纳的方式进行表达。表达的过程,便是走出自我,期待着别人的理解和接纳的过程。我相信细节的力量,它会指引着我,向着那迷人的远方,那里是教育的 “桃花源”,是教育真理的殿堂!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