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7千字
字数
201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展现二战期间德国主要的地面和机载制导武器的开发历程、性能特点乃至作战活动的相关情况。
内容简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德国就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一系列尖端武器的科研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些成果又加速向企图挽回战场败局的终极武器转化,一大批在当时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前瞻性概念不仅成功转化为战场上的可怕武器,而且对战后各国的科技发展影响深远。
本书为读者详细介绍了德国制导武器中的代表型号,以及这些制导武器研制计划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此外,德国制导武器对战后各国第一代导弹武器发展的影响也有专门介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来自天空的重拳:空对地火箭和导弹
- 从空对地火箭说起:RZ65,RZ100
- 无线电技术的引入
- 鲁斯塔尔/克雷默“弗里茨”X
- PC-RS系列火箭助推航空炸弹
- 鲁斯塔尔/克雷默X-7“小红帽”
- 亨舍尔公司的Hs-293系列
- 关于“Tonne-Seedorf”电视制导系统
- 亨舍尔公司的Hs-294/295/296系列
- FGZ BT系列
- 布洛姆-福斯公司的滑翔鱼雷家族与亨舍尔G.T.1200
- 布洛姆-福斯Bv-226、Bv-246“冰雹”和利比希GB-3/L
- 阿拉多E377
- 第2章 来自天空的重拳二:组合飞机
- “榭寄生”与“锻锤行动”
- 其他轰炸机与战斗机的组合计划
- 组合型Me-262A-1/A-2与Me-262A-1a/Ju-287B-1
- 布洛·姆福斯BVP214“轰炸机编队消灭者”
- 容克斯Ju-268
- 容克斯Ju-287
- 戴姆勒-奔驰的计划
- 第3章 刺向天空的长矛:防空导弹
- 保卫帝国的天空
- 关于Me-262的讨论
- 传统武器的选择
- 最初尝试:Wfr.Gr.21
- 空对空火箭弹:R4M“飓风”
- EMW“台风”
- 雨果·施耐德公司“飞拳”
- 鲁斯塔尔/克雷默X-4
- “克朗尼克”声控返炸引信
- 亨舍尔Hs-298 V1/V2空对空导弹
- 菜茵金属-博西格FK 2700“标枪”防空导弹
- 亨舍尔Hs-117“蝴蝶”
- “响尾蛇”的前奏:梅塞施密特“龙胆草”
- 菜茵金属-博西格“火百合”防空导弹
- 菜茵金属-博西格“菜茵女儿”
- 射向天空的“瀑布”:EMW防空导弹
- 第4章 “目标:伦敦!”
- 德国液体火箭的早期试验
- 菲斯勒Fi-103系列(V-1)的诞生
- “十字弓”行动
- V-1导弹的大规模轰炸行动
- 空射行动
- Fi-103/V-1导弹的改进
-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EMW A-3/A-4/A-5(V-2)
- 地狱来使:菜茵金属-博西格“菜茵使者”(V-4)
- “菜茵使者”的试射与部署
- 布洛姆&福斯公司的P.213方案
- 容克斯EF-126“Elli”方案
- “Reichenberg”计划
- 关于Fi-103和A-4导弹实战效果的探讨
- 潜射导弹的雏形
- 第5章 佩内明德的尾声
- 惊心动魄的撤离
- 震惊之下
- 宝贵的战利品
- “逆火行动”
- “回形针行动”
- 红色搜捕
- 附录1 德国航空部命名体系
- 附录2 本书常见缩写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