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经二十年整理出版,建构起目前堪称详备的白居易史料集成,本册收录清代关于白居易的史料。

内容简介

本书汇辑历代有关白居易的汉语文献资料,意在清理其历史影响。

全书以评述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内涵者为主,包括世系家族、生平事迹、版本源流、作品整理、真伪考辨、字义疏证、典故诠释、本事考证、鉴赏品评、背景介绍、诗意疏解、文旨阐发等。

全书排序依照作者生年先后,涉及中唐至近代三千二百多位作者,引书三千五百多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清代卷·二
  • 岳端(一六七〇~一七〇四)
  • 《寒瘦集自序》
  • 裘君弘(一六七〇~一七四〇)
  • 《西江詩話》
  • 《妙貫堂餘譚》
  • 宋俊(一六七二順天副榜)
  • 《柳亭詩話》
  • 墨浪子(一六七三前後)
  • 《西湖佳話》
  • 魏憲(一六七三前後)
  • 《百名家詩選·傅為霖小引》
  • 《贈魏愽郡司馬戴雪看序》
  • 鄒篤生(一六七六貢生)
  • 《陶白祠》(題擬)
  • 繆昌緒
  • 《陶白祠》(題擬)
  • 陶越
  • 《過庭紀餘》
  • 王永命(一六七八前後)
  • 《雲在軒記》
  • 張廷瓚(一六七九進士)
  • 《代內子贈三妹》(其二)
  • 梁允植(一六八〇前後)
  • 《四賢祠(祀李鄴侯、白香山、蘇子瞻、林和靖)》
  • 《贈郭九芝少府》(七十韻郭雲中人)
  • 獨孤微生(一六八二前後)
  • 《顧來陽壽序》(壬戌)
  • 李中黃(一六八二前後)
  • 《逸樓四論·論詩》
  • 黃中(一六八二前後)
  • 《吳梅村稿題辭》(吳偉業)
  • 《廬郡太守薛公壽文》
  • 陳僖(一六八三前後)
  • 《與孫徵君書》
  • 朱道則(一六八四前後)
  • 《天然居士懷淨土詩·儒釋一貫·唐白居易》
  • 張貴勝(一六八八前後)
  • 《遣愁集》
  • 趙燦英(一六九〇前後)
  • 《論白樂天詩》
  • 顧復(一六九二前後)
  • 《平生壯觀》
  • 康行僴(一六九四進士)
  • 《重修白公祠記》
  • 褚人穫(一六九五前後)
  • 《堅瓠集》
  • 《隋唐演義》
  • 范允□(一七〇〇進士)
  • 《新製布裘和白香山韻》
  • 徐依采(一七〇二前後)
  • 《琵琶亭感懷》
  • 岳冠華(一七〇五舉人)
  • 《重建五賢祠記》
  • 程允基(一七〇五前後)
  • 《誠一堂琴談》
  • 徐基(一七〇六前後)
  • 《鏡湖吟》
  • 《賀汪鈞笙六十雙壽》
  • 《從今》(四首其四)
  • 《白樂天》
  • 《蘇子瞻》
  • 《閱蘇蘭(名蕙,字蘭)〈織錦璿璣圖〉因倣白樂天遊紫霄宫詩式作五言十句以美之》
  • 《寄懷榆谿宋子調寄思佳客》
  • 葉良儀(一七〇六前後)
  • 《餘年閒話》
  • 顧紹敏(一七〇七前後)
  • 《秋柳和亮直韻》
  • 張所修(一七〇七前後)
  • 《香山》
  • 吳謙吉(一七〇七前後)
  • 《香山》
  • 戴森(一七〇八舉人)
  • 《論詩絕句》(二十六首之六)
  • 徐文駒(一七〇九進士)
  • 《吏部左侍郎趙先生士麟行狀》
  • 鄭羽逵(一七〇九進士)
  • 《除夕前三日夜集寄軒用香山歲暮夜坐對酒韻》
  • 佟賦偉(一七〇九前後)
  • 《二樓紀略》
  • 吳兆龍(一七一一舉人)
  • 《晤簡齋先生賦呈》
  • 莫與及(一七一二進士)
  • 《唐少傅白公樂天先生贊文》
  • 王棠(一七一七前後)
  • 《燕在閣知新録》
  • 文行遠(康熙間)
  • 《潯陽蹠醢》
  • 許登逢(康熙間)
  • 《琵琶亭頽廢踰百年矣觀察劉公按舊址復新之眺覧之餘嵐色江光若開生面非獨為白傅存遺蹟也述之以詩用紀勝事并屬同遊諸子繼聲各言其情不復計五七言古近體也》
  • 《雨後游琵琶亭次韻》
  • 《琵琶亭作(代)》
  • 《劉翁七十序代》
  • 《劉觀察公家傳(代)》
  • 《重建琵琶亭記》
  • 《胡心禹囑録重建琵琶亭記書後》
  • 朱存孝(康熙間)
  • 《(朱選)玉臺新詠》
  • 徐岳(康熙間)
  • 《見聞録》
  • 王慧(康熙間)
  • 《冷泉亭》
  • 倪濤(順治、康熙間)
  • 《六藝之一録》
  • 《擬白香山有木詩八首并序》
  • 彭蠡(順治、康熙間)
  • 《元微之白樂天俱有放言詩五首中多達人之言辛未除夕仿原韻》
  • 原良(順治、康熙間)
  • 《韵林隨筆》
  • 鄭世元(一六七一~一七二八)
  • 《同柯雲過中天竺宿旅亭上人山房用香山眉山虔州天竺寺韻二首》
  • 佟法海(一六七一~一七三七)
  • 《潯陽樓》
  • 吳銘道(一六七一~?)
  • 《沈石田畫白花牡丹一枝》
  • 成文昭(一六七二~一七〇七)
  • 《寄子白百韻傚香山體》
  • 《琵琶亭》
  • 《雷岸謁麴令祠紀事》
  • 李真望(一六七二~一七三七)
  • 《次白居易歲晩韻》
  • 《次白居易早寒韵》
  • 《對酒》
  • 蔣衡(一六七二~一七四三)
  • 《閏九日休園雅集倣香山體分賦》
  • 魚有鳳(一六七二~一七四四)
  • 《題二家詩選後》
  • 《農巖先生語録》
  • 張廷玉(一六七二~一七五五)
  • 《憶江南十八首·序》
  • 《恭跋先太夫人含章閣詩鈔後》
  • 張廷玉(一六七二~一七五五)等
  • 《明史》
  • 徐聖耇(一六六三~一七三五)
  • 《何處難忘酒,效白樂天體》
  • 李德壽(一六七三~一七四四)
  • 《挽朴判尹》
  • 《朋黨論》
  • 李紱(一六七三~一七五〇)
  • 《春風草卷·序》
  • 《陶存軒同年送親南還詩以贈之》
  • 《琵琶曲爲宋蘭揮題潯陽送客圖》
  • 《九江大風阻渡》
  • 《舟過斷橋次白樂天韻》
  • 《詠芍藥用白香山韻》
  • 《昌詩堂草序》
  • 沈德潛(一六七三~一七六九)
  • 《説詩晬語》
  • 《唐詩別裁集》
  • 《清詩別裁集》
  • 《慈烏歎》
  • 《呈陳體齋師》
  • 《刈麥行》
  • 《哀愚民效白太傅體》
  • 《白隄春興》
  • 《春日白公隄雜興》(二首)
  • 《書白司馬〈琵琶引〉後》
  • 《久旱倣白傅體》
  • 《潦後舟行紀所見作倣白傅》
  • 《恭和御製〈姑蘇覽古雜興〉元韻》(其四)
  • 《塔影園記》
  • 《先祖行述》
  • 《答某太史書》
  • 《一瓢齋詩存序》
  • 張璨(一六七三~一七八五)
  • 《登琵琶亭次韻》
  • 徐永宣(一六七四~一七三五)
  • 《舟行即事用香山韻》
  • 揆敘(一六七五~一七一七)
  • 《賜鮮荔枝》
  • 《初冬園居偶題二首》
  • 《謝餉鮮荔枝》
  • 《松坪爲余删定益戒堂詩集賦謝》
  • 《自題涉江集後二首》
  • 《次和他山師元旦試筆戯效香山體》
  • 《歲暮歸自塞外偶成》
  • 《西厓給諫重建香山寺來徵拙詩追次白太傅二十二韻用紀勝緣》
  • 《隙光亭雜識》
  • 趙泰億(一六七五~一七二八)
  • 《兎園訪李監司景益幽居,夜與姜禮仲、鄭明卿、李聖諧、李子久拈韻共賦》
  • 《仲約宅夜飮次白香山集韻》
  • 《雨中孤坐偶吟,示諸益》(其五)
  • 《又次張李諸君韻》(其三)
  • 《紫霞洞呈素軒兄案下》
  • 《次潛叟韻》(其三)
  • 《又與泉翁次香山韻》(三首)
  • 南漢紀(一六七五~一七四八)
  • 《李尙書汝五,欲入庚稧,而以其生丙辰,差未滿七耋,自爲欠嘆,玆引白香山、司馬公故事,復用前韻,録奉冷泉臺案,兼示南厓諸益》
  • 楊繩武(一六七五~一七五〇)
  • 《鍾山書院規約》
  • 方世舉(一六七五~一七五九)
  • 《蘭叢詩話》
  • 《李長吉詩集批注》
  • 陳正璆(一六七五~?)
  • 《坐楊犀浦花亭感懷節齋用香山句爲首尾吟》
  • 金夏九(一六七六~一七六二)
  • 《書白太傅詩後》
  • 沈鍾(一六七六~?)
  • 《琵琶亭》
  • 塞爾赫(一六七七~一七四七)
  • 《謝紫峰送鮮荔枝》
  • 蔣衡(?~一七四七後)
  • 《重遊琵琶亭一律呈政》
  • 《丁卯小春同人遊琵琶亭和榷使唐公原韻二首》
  • 《題唐六如琵琶亭送客圖(有小序)》
  • 周京(一六七七~一七四九)
  • 《渭上用白香山渭上偶釣韻》
  • 《復園池上紅板橋新成效白香山體分得入庚韻》
  • 洪重寅(一六七七~一七五二)
  • 《東國詩話彙成》
  • 朴泰茂(一六七七~一七五六)
  • 《次白香山眼漸昬昬耳漸聾韻》
  • 朱樟(一六七七~一七五七)
  • 《續長恨歌用白香山元韻追悼女郎何玉桃寄王貞父孝廉》
  • 《泊舊忠州尋白樂天陸宣公舊治》
  • 周文在(?~一七五七)
  • 《香山詩評》(存目)
  • 田同之(一六七七~?)
  • 《西圃詩説》
  • 《西圃詞説》
  • 愛新覺羅·胤禛(一六七八~一七三五)
  • 《題墨竹一十二首》(其九)
  • 陳邦彥(一六七八~一七五二)等
  • 《歷代題畫詩類》
  • 紀邁宜(一六七八~?)
  • 《書白樂天集後》
  • 方貞觀(一六七九~一七四七)
  • 《方南堂先生輟鍛録》
  • 程夢星(一六七九~一七五五)
  • 《琵琶亭》
  • 顧棟高(一六七九~一七五九)
  • 《毛詩訂詁》
  • 汪立名(一六七九~?)
  • 《白香山詩集序》
  • 《白氏長慶集序·按語》
  • 《白香山詩集凡例》
  • 《白香山本傳·後案》
  • 《白香山年譜·世系後案》
  • 《白香山年譜·後案》
  • 《白香山年譜舊本序》
  • 《白香山年譜舊本·後案》
  • 《題海圖屏風(元和己丑年作)·按語》
  • 《長恨歌·後注及按語》
  • 《夜歸·按語》
  • 《後集一格詩·按語》
  • 《詩解·按語》
  • 《偶眠·按語》
  • 《新製綾襖成感而有詠·按語》
  • 《覽盧子舊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因贈子蒙題於卷後·後注及按語》
  • 《池上篇·按語》
  • 《九老圖詩·後注及按語》
  • 藍鼎元(一六八〇~一七三三)
  • 《林元白詩序》
  • 《林元白先生哀辭》
  • 太宰春台(一六八〇~一七四七)
  • 《詩論》
  • 張漢(一六八〇~一七五九)
  • 《白氏世系譜序》
  • 朱倫瀚(一六八〇~一七六〇)
  • 《題家書後效香山體曡韻四首》
  • 《寄懷伊翼庭用香山與微之且結後期韻》
  • 《閒吟效香山體》
  • 《余以丁巳五月十五日赴湖北驛鹽道任庚申夏奉召還都亦於五月十五日出署僦寓僧寺偶憶白香山守杭時有只許住三年之句恰合詩以識之》
  • 《題重修琵琶亭繪圖八首有序》
  • 《答吳夔倫編修和余題重修琵琶亭繪圖詩仍曡前韻八首》
  • 許廷鑅(一六八〇~?)
  • 《黃任傳略》
  • 許昂霄(一六八〇?~一七五一)
  • 《詞綜偶評》
  • 文昭(一六八一~一七三二)
  • 《次白香山晩桃韻》
  • 《夏日冲澹偶然作效白體》
  • 《題人潯陽問渡圗》
  • 《料理煖室麤畢》
  • 《編次先三叔恪敏公遺稿泫然有作五首》(其四)
  • 李瀷(一六八一~一七六三)
  • 《星湖僿說》
  • 薛雪(一六八一~一七七〇)
  • 《一瓢詩話》
  • 汪惟憲(一六八二~一七四二)
  • 《王性如先生小傳》
  • 《胡一山先生楚越詩序》
  • 李重華(一六八二~一七五五)
  • 《貞一齋詩説·詩談雜録》
  • 《唐人詩話(十三首)》
  • 吳雷發(與李重華同時)
  • 《說詩菅蒯》
  • 唐英(一六八二~一七五六)
  • 《和答李仙蟠監司琵琶亭書懷之作》
  • 《丙寅立秋後三日琵琶亭即景二首》
  • 《琵琶亭看雨》
  • 《春遊琵琶新亭唱和草》
  • 《中秋後一日賦答徐大川琵琶亭詩意二首》
  • 《夏日琵琶亭納涼即事》
  • 《丙寅中元琵琶亭讌集即事》
  • 《立春前一日琵琶亭望春》
  • 《丁卯上元前四日琵琶亭即景》
  • 《正月廿五日琵琶亭望春》
  • 《丁卯立秋前三日雨後琵琶亭望秋即景》
  • 《補上元詩》(有小序)
  • 《入覲回潯重遊琵琶亭四首(時戊辰九月廿一日也)》
  • 《戊辰冬日琵琶亭縱目》
  • 《立秋前三日琵琶亭望秋》
  • 《己巳仲秋潯陽官舍漫興》
  • 《九月廿二日琵琶亭即景》
  • 《將之粵海留別江州風景》
  • 《壬申孟夏望日自粤返潯重遊琵琶亭口占二首》
  • 《壬申長夏旱炎酷烈偕老文始北山人李庽竹琵琶亭避暑清話即事口占》
  • 《七月十九日琵琶亭望秋(有小序)》
  • 《二月廿一日琵琶亭再送李仙盤》(有小序)
  • 《和友人琵琶亭讌集詩》
  • 《聞友人遊琵琶亭率成却寄》
  • 《中元夜琵琶亭即事》(二首)
  • 《春日琵琶亭閱堤工偕諸友即景有作時仲春望後四日也》
  • 《春日送張蕉衫歸蕪湖便面寫琵琶亭小景并綴小詩》
  • 《丙寅夏五月琵琶亭臨江廊檻工竣偕諸友遊覽疊賦二律以落之》
  • 《即日琵琶亭縱目》
  • 《琵琶亭看雨》(續)
  • 《丙寅中元琵琶亭讌集即事》(續)
  • 《中秋日同事諸君子有琵琶亭之游余以病目不得附驥悵而有作》
  • 《中秋病目憶琵琶亭用張蕉衫中秋讌集原韻》
  • 《長至前三日琵琶亭即事》
  • 《丙寅嘉平月朔日迎候上官琵琶亭小憩乘便探春兼以書懷》
  • 《立春前一日琵琶亭望春》(續)
  • 《丁卯上元前四日琵琶亭即景》(續)
  • 《前題換韻和顧邑侯韻》
  • 《叠前韻》
  • 《琵琶亭拙句二章有神交三四友自會城和寄者因叠二韻復謝》
  • 《丁卯仲春琵琶亭書懷用前上元前四日琵琶亭即景原韻》
  • 《琵琶亭樂天祠小跋並序》
  • 《丁卯仲春琵琶亭即景》
  • 《疊前韻》
  • 《和葉幼清夏日遊琵琶亭六絕句原韻》
  • 《寄琵琶亭詩》
  • 《六月十三日琵琶亭納涼二首》
  • 《琵琶亭自葺補迄竣工於茲八載》
  • 《琵琶亭望秋邀友人葉幼清以詩代簡》
  • 《丁卯立秋前三日雨後琵琶亭望秋即景》(續)
  • 《秋日聞李仙蟠監司遊琵琶亭》
  • 《中秋前四日琵琶亭望秋》(二首)
  • 《丁卯九秋月夜遊琵琶亭用〈前臨江河廊欖工竣偕諸友游覽〉原韻》
  • 《戊辰上元後一日琵琶亭春游》
  • 《首春琵琶亭野望疊韻二首》
  • 《仲春望日琵琶亭即景口占》
  • 《和西席陳分陽琵琶亭原韻四首》
  • 《琵琶亭漫興》
  • 《戊辰夏日將北上入覲琵琶亭獨坐口占二律留別風景也》
  • 《疊和重遊琵琶亭四首原韻》
  • 《琵琶亭種梅花口占八絕句》
  • 《琵琶亭望春》
  • 《同事諸友遊琵琶亭遣僮馳贈以詩》
  • 《立春前三日琵琶亭望雪》
  • 《正月初四日琵琶亭望春》
  • 《仲春望後二日琵琶亭看花》
  • 《己巳清和月望後三日琵琶亭訪友竹徐山人即事口占二首》
  • 《叠前韻》
  • 《友竹徐山人居停琵琶亭以詩見遺和其原韻》
  • 《己巳立秋前三日琵琶亭望秋疊韻四首》
  • 《叠前韻》
  • 《叠前韻》
  • 《己巳孟秋望後琵琶亭獨坐即景兼以書懷叠韻四首》
  • 《九月念二日琵琶亭即景二首》
  • 《琵琶亭冬望二首》
  • 《己巳嘉平月琵琶亭望春》(二首)
  • 《庚午元旦後二日約同事琵琶亭看梅余以公冗不果悵成小詩六首譴伻馳呈看花諸君子》
  • 《新春琵琶亭看梅四首》
  • 《庚午清明日送客堂看桃花兼留別琵琶亭二首(時有量移粵海之役)》
  • 《題江州司馬汪少曾雙清圖小照兼以留荊》
  • 《和友人琵琶亭讌集詩(方仲駒司馬原韻)》(續)(十首)
  • 《戊辰人日後一日琵琶亭探春二首》
  • 《中元讌集琵琶亭舊作二首近有友人以二韻合作廻紋體互合者因更作此答之(廻紋體)》
  • 《和前韻送別》(有小序)
  • 《丙寅新秋題〈輯刻琵琶亭詩〉》(題擬)
  • 《琵琶亭懷古·調寄青衫濕》
  • 《琵琶亭弔古·調寄满江紅》
  • 《琵琶亭懷古·調寄青衫濕》(續)
  • 《固哉草亭詩序》
  • 《重修琵琶亭自記》
  • 《輯刻琵琶亭詩小引》
  • 附:韓江開泰《重修琵琶亭記》
  • 梁錫珩(一六八三~一七一九)
  • 《戊戌長至孫莪山先生招飲兼承贈句次韻奉答》
  • 林象德(一六八三~一七一九)
  • 《秋城太守歌戲答柳明府》
  • 安重觀(一六八三~一七五二)
  • 《次白香山東亭韻》
  • 《感詠,次杜律》
  • 陳梓(一六八三~一七五九)
  • 《立夏日作效香山體》
  • 《題畫竹》
  • 《定泉詩話》
  • 黃任(一六八三~一七六八)
  • 《築基行》
  • 《賑粥行》
  • 安岐(一六八三~?)
  • 《墨緣彙觀録》
  • 納蘭常安(一六八四~一七四七)
  • 《游雲林寺》
  • 《壬戌秋日偕程風衣、陸虛舟游韜光庵》
  • 《癸亥仲春八日,陪少司農彭石源重游韜光,和白香山、蘇東坡韵二首》
  • 《韜光紀游集序》
  • 王應奎(一六八四~一七五九?)
  • 《柳南隨筆》
  • 《柳南續筆》
  • 阿克敦(一六八五~一七五六)
  • 《觀刈麥》
  • 《再疊前韻》
  • 沈起元(一六八五~一七六三)
  • 《九江春望同子遜作》
  • 《效白體寄兒子大抱一百韻代家信》
  • 《婁東十老圖跋》(庚午)
  • 鄒一桂(一六八六~一七七二)
  • 《國朝六家詩鈔序》
  • 《小山畫譜》
  • 錢陳群(一六八六~一七七四)
  • 《題林豫仲庶常鄧尉探梅圖》
  • 《題從姪天谷不如飲酒圖》
  • 《自湘陰至長沙用香山韻》
  • 《曲周道中用香山韻》
  • 《秋夜客舍題壁次香山韻》
  • 《次答蒼崖參政前輩遊琵琶亭原韻》
  • 《渡潯陽江經廬山至德安次香山德安趨潯陽韻却簡柱川大守》
  • 《廬山桂答白太傅即用其韻》
  • 《廬山桂有序》
  • 《次黃崑圃先生庚午十月六日集新孝廉舉同年會用王文恭癸卯公宴詩韻》
  • 《坐金蓮池上用白樂天寄韜光禪師韻》
  • 《用韜光禪師答白樂天詩韻》
  • 《雲間沈上舍學子過訪出篋中所攜王樓山中丞小像索題》
  • 《題蔣心餘所藏金檜門小像》(其一)
  • 《反白居易陰山道樂府兼用其韻》
  • 《快活和白樂天韻》
  • 《觀劇雜詠八首》(其七)
  • 《聖主四舉南巡盛典紀恩詩三十首謹序》(其二十六)
  • 《過九松山放歌》
  • 《恭和御製錢陳群來京叩祝聖母萬壽詩以賜之元韻》
  • 《奉勑恭和命九老等遊香山再用白居易詩韻》
  • 《奉勑敬題恩賜御筆仿梁楷潑墨法以臣詩中鹿馴巖畔當童扶句為圖仍用白居易詩韻》
  • 《臣陳群昨奉勅恭和命九老等遊香山再用白居易韻呈覽中有鹿馴巖畔當童扶之句寫野老山行景况乃蒙激賞並賜特仿梁楷潑墨法一幀臣謹依前韻賦謝敬題兹又頒示御筆第二幀伏讀御題指示詩中境界雲門之奏瓦缶之音相懸霄壤仰蒙睿訓慚悚滋深又蒙聖慈弆石渠以為臣陳群重來之驗臣草木餘年得沐生成雨露自當益加葆攝以副恩主優眷臣可勝感激懽忭之至仍依前韻敬題一首》
  • 《乾隆辛卯冬陳群祝嘏來京荷蒙聖主,渥恩仍直内廷,再與香山高會,奉勑仍和白居易詩韻,隨承諸皇子皇孫次韻見貽,體格雅正,詞旨謙冲,益服聖朝家法美盛(陳群)耄齡荒殖勉和一章,殊形蹇拙,慚愧慚愧》
  • 《與馬墨林》
  • 《讀皇上登烟雨樓與莊有恭聯句用石鼎體元韻并跋》
  • 《松泉香樹合書手卷跋》
  • 《恭跋御製反白居易陰山道樂府》
  • 《張東侯郡守屏風記》
  • 《恭跋御製雪浪石記後》
  • 羅天尺(一六八六~?)
  • 《逆旅山房欹贈何丈善家(何丈積明絙香山人)》
  • 《冬夜仙閣月下賞菊讀李供奉集適得川南蔡雪南太史書因用李集答王十二獨酌有懷韵奉寄》
  • 《秋杪歸鷄庋軒即事有作》
  • 張鉞(一六八六~?)
  • 《花瑞和韻詩》(其四)
  • 柳宜健(一六八七~一七六〇)
  • 《寓南山,次白香山何處難忘酒,以遣幽懷》
  • 李根雲(一六八七~?)
  • 《承蝸寄使君寄琵琶亭落成讌集即事二章併輯刻諸詩步韻奉答》
  • 《秋日遊琵琶亭疊和唐使君原韻二首》
  • 張鵬翀(一六八八~一七四五)
  • 《戯作問答效白香山體四首》
  • 沈彤(一六八八~一七五二)
  • 《與沈六如論東湖行述書》
  • 《書古文尚書寃詞後二》
  • 尹鳳五(一六八八~一七六九)
  • 《時有新令,大小享祀,亦停黃封。非有耽飮之心,聊效白香山何處難忘酒》
  • 張迪(一六八八~?)
  • 《跋〈白傅湓江圖〉》(題擬)
  • 屈復(一六六八~一七四五)
  • 《論詩絕句三十四首》(其十五)
  • 《唐詩成法》
  • 鮑鉁(一六九〇~一七四八)
  • 《裨勺》
  • 夏力恕(一六九〇~一七五四)
  • 《讀昌黎詩》
  • 盧見曾(一六九〇~一七六八)
  • 《購得牡丹一株乃左紫也開而賞之》(其三)
  • 趙弘恩(?~一七六八)
  • 《〔乾隆〕江南通志》
  • 胡鳴玉(一六九〇~?)
  • 《訂譌雜録》
  • 陶士僙(一六九〇~?)
  • 《遊韜光寺次白香山原韻》
  • 趙顯命(一六九一~一七五二)
  • 《和寄柳思叔》(四首其一)
  • 《又次可憐,使之乞詩槎川》
  • 《雲山倅邊翼老來索別詩,疊前□,立草贈之》(九疊)
  • 《次槎川韻,題李仲凞五怡堂圖》
  • 黃子雲(一六九一~一七五四)
  • 《野鴻詩的》
  • 張照(一六九一~一七五四)
  • 《跋自臨趙文敏書唐律卷》(其二)
  • 《觀海》
  • 張照(一六九一~一七五四)等
  • 《秘殿珠林》
  • 李葂(一六九一~一七五五)
  • 《遊琵琶亭有作》
  • 趙觀彬(一六九一~一七五七)
  • 《聽客妓鼓瑟》
  • 《次白香山詠慵詩韻》
  • 《次放翁韻,遣懷》
  • 張世進(一六九一~?)
  • 《寄題琵琶亭》
  • 《書香山集後》
  • 李蘭(一六九二~一七三六)
  • 《題琵琶亭即用香山原韻》
  • 厲鶚(一六九二~一七五二)
  • 《曉登韜光絕頂》
  • 《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見餉》
  • 《廣陵苦熱賦何處堪消暑四首效香山體》
  • 《滿庭芳(中吕宫)》
  • 《東城雜記》
  • 《增修雲林寺志》
  • 汪由敦(一六九二~一七五八)
  • 《西湖四賢祠》
  • 《春湖曲》
  • 《家繕部西亭兄以所刻香山詩見遺却贈》
  • 《題少宰吳館師松篁坐嘯圖卽次原韻》
  • 《題王石谷惲南田合作畫卷》
  • 《恭和御製池上居二首元韻》
  • 《奉勅撰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記》
  • 何夢瑤(一六九二~一七六四)
  • 《渡江》
  • 《送惕山陳郡伯錦旋六首》其四
  • 《題瀘州林刺史畫像》其一
  • 《讀歷朝詩》其一
  • 喬光烈(?~一七六五)
  • 《丁巳榜後聚奎堂燕會上下兩江諸同譜》
  • 施廷翰(一六九二~?)
  • 《次原韻》
  • 《琵琶亭》
  • 《奉次唐使君夏日琵琶亭納涼二首原韻並以寄懷》
  • 趙龜命(一六九三~一七三七)
  • 《叔父后溪先生七十四歲壽序》
  • 《夢良兄墓誌銘》
  • 周學健(一六九三~一七四八)
  • 《重建琵琶亭碑記》
  • 查為仁(一六九三~一七四九)
  • 《蓮坡詩話》
  • 鄭方坤(一六九三~一七五五後)
  • 《五代詩話·例言》
  • 《全閩詩話》
  • 《國朝名家詩鈔小傳》
  • 鄭燮(一六九三~一七六六)
  • 《跋西疇詩稿》
  • 王藻(一六九三~?)
  • 《讀梅村集》
  • 尹繼善(一六九四~一七七〇)
  • 《恭和御製白雲泉再疊白樂天元韻》
  • 蔡鈞(一六九四~?)
  • 《詩法指南》
  • 宋顧樂(一六九五~一七二三)
  • 《夢曉樓隨筆》
  • 阮玉堂(一六九五~一七五九)
  • 《題九谿廨壁》
  • 桑調元(一六九五~一七七一)
  • 《琵琶亭叠白韻》
  • 《嵩洛雜詩一百十六首》
  • 《徐州懷古四首同箎兒作》(其三關盼盼)
  • 杭世駿(一六九六~一七七三)
  • 《七夕汪徵君招集菭花老屋用白香山早秋晩望兼呈韋侍御韻》
  • 《韻典析疑序》
  • 《省試杜氏通典鄭氏通志馬氏通考總論》
  • 《古文尙書疏證跋》
  • 《訂訛類編》
  • 李繼聖(一六九六~?)
  • 《琵琶亭》
  • 《率吟草自序》
  • 《祝鄧碧玉序》
  • 胡彥昇(一六九六~?)
  • 《樂律表微》
  • 愛新覺羅·允禮(一六九七~一七三八)
  • 《賦得何處消寒好倣白樂天體四首》
  • 袁棟(一六九七~一七六一)
  • 《書隱叢説》
  • 梁詩正(一六九七~一七六三)
  • 《恭和御製坐金蓮池上用白居易寄韜光禪師韻元韻》
  • 曹學詩(一六九七~一七七三)
  • 《遊琵琶亭和唐使君原韻二首》
  • 《來新剩草序》
  • 袁鉞(一六九七~一七七九)
  • 《奉和唐使君琵琶新亭原韻》
  • 《又奉次琵琶亭碑刻原韻十首》
  • 夏之蓉(一六九七~一七八四)
  • 《讀史提要録》
  • 《讀白香山詩集》
  • 邊中寳(一六九七~?)
  • 《朱陳村》
  • 沈維材(一六九七~?)
  • 《跋毘陵裴太占田園樂記》
  • 南有容(一六九八~一七七三)
  • 《寫適》
  • 《贈庶從叔漢昭昭叔》
  • 《和槎川李丈壽辰韻》
  • 《東圃金公輓》
  • 《有懷鑑湖、香山吟成一詩》
  • 吳玉搢(一六九八~一七七三)
  • 《別雅》
  • 劉大櫆(一六九八~一七七九)
  • 《吳大椿置酒丁香花下》
  • 《琵琶亭》
  • 《游三游洞記》
  • 蔡顯(一六九七~一七六七)
  • 《紅蕉詩話》
  • 《閑漁閑閑録》
  • 顧詒禄(一六九九~一七六八)
  • 《緩堂詩話》
  • 劉統勳(一六九九~一七七三)
  • 《評鑒闡要》
  • 彭端淑(一六九九~一七七九)
  • 《雪夜詩談》
  • 沈大成(一七〇〇~一七七一)
  • 《陸嶽祥大雅樓詩集序》
  • 《幻花菴詞序》
  • 《同里十老會序》
  • 陳兆崙(一七〇〇~一七七一)
  • 《黃嬭詩鈔序》
  • 邊連寶(一七〇〇~一七七二)
  • 《讀義山》
  • 黃圖珌(一七〇〇~?)
  • 《友人新買二妾並擅聲口態度之妙聽歌觀舞不覺成章》
  • 《丞倅》
  • 《人生樂境》
  • 林良銓(一七〇〇~?)
  • 《泊惶恐灘》
  • 《送方儀亭參軍致仕》
  • 趙駿烈(一七〇〇~?)
  • 《劉賓客詩集序》
  • 方夢騏(一七〇〇~?)
  • 《遊琵琶亭唱和》
  • 陳鍾
  • 《遊琵琶亭唱和》
  • 方怡
  • 《遊琵琶亭唱和》
  • 方根茂
  • 《遊琵琶亭唱和》
  • 汪純
  • 《遊琵琶亭唱和》
  • 傅鳴玉
  • 《遊琵琶亭唱和》
  • 沙上鶴
  • 《次原韻》
  • 《次原韻》
  • 《次原韻》
  • 《次原韻》
  • 《次張韻》
  • 《立春前一日琵琶亭野眺次韻》
  • 《丁卯上元前琵琶亭即景次韻》
  • 《戊辰正月十八日讌集琵琶亭次原韻》
  • 《古柏使君於琵琶亭極意培植其憐才念切尚友情深流連於歌詠之下者十年如一日戊辰冬復使買梅花環植亭畔以供遊覽并記之以詩蓋使君與香山實有臭味之投非僅潔清自況裝點江亭已也閱日梅花盛開余與諸友往觀遂次原韻以志勝》
  • 《臘月七日偕諸友遊琵琶亭小飲梅花下使君以公事未至比回署齋使君已得新詠竊愧遊者之無句也勉就原韻率成二首以解嘲》
  • 方原博
  • 《次原韻》
  • 汪文運
  • 《次原韻》
  • 《集唐句跋輯刻琵琶亭詩後》
  • 吳宗訥
  • 《次原韻》
  • 《丙寅夏日唐使君偕幕府諸友琵琶亭讌集即席有作》
  • 施雨田
  • 《次原韻》
  • 《次原韻》
  • 《琵琶亭即事》
  • 《次原韻》
  • 《次韻》
  • 《和唐使君琵琶亭讌集補上元原韻》
  • 《辛未復至九江登琵琶亭作》
  • 程林
  • 《乙丑九日夜泊琵琶亭次原韻》
  • 傅鳴訓
  • 《十二月二十九日泊琵琶亭》
  • 唐毓薊
  • 《泊琵琶亭次原韻》
  • 《奉次榷使蝸寄公原韻今年四過亭下(時丙寅季冬八日也)》
  • 錢純
  • 《次原韻》
  • 徐謙
  • 《次原韻(乙丑仲秋)》
  • 劉正武
  • 《次原韻》
  • 《次原韻》
  • 《琵琶亭即事》
  • 《次原韻》
  • 《次張韻》
  • 《戊辰上元後三日陪唐使君琵琶亭探春次原韻四首》
  • 《次古柏使君琵琶亭種梅原韻截句八首》
  • 王杰
  • 《次原韻》
  • 《琵琶亭和韻》
  • 沈松伍
  • 《次原韻》
  • 駱標
  • 《次夏五遊琵琶亭原韻》
  • 何有峻
  • 《泊琵琶亭》
  • 裴文玉
  • 《遊琵琶亭》
  • 竹岩
  • 《次唐使君原韻》
  • 孫繼美
  • 《次原韻》
  • 《次原韻》
  • 《琵琶亭唱和詩編成垂付剞劂時季春假讀因奉次原韻二首以跋簡末》
  • 張光祖
  • 《夏日遊琵琶亭》
  • 張達
  • 《夏日遊琵琶亭》
  • 《次原韻二首》
  • 《次原韻》
  • 《小陽廿二日遊琵琶亭奉懷蝸寄使君》
  • 《奉和琵琶亭勒石原韻(用曲牌名)》
  • 《丁卯上元前四日和唐使君琵琶亭即景原韻》
  • 《秋日憶唐使君并和其琵琶亭原韻》
  • 唐釗
  • 《從遊琵琶亭》
  • 《又次原韻》
  • 李笨
  • 《次原韻》
  • 《唐使君於琵琶亭廊檻工成偕友遊覽並納涼其間賦詩以紀因次韻奉寄》
  • 胡師濤
  • 《遊琵琶新亭和唐樞使原韻》
  • 《戊辰秋暮陪唐使君重遊琵琶亭次原韻二首》
  • 張文斗
  • 《次原韻》
  • 《新秋次春遊琵琶亭唱和原韻》
  • 《次中元夜琵琶亭讌集原韻》
  • 《丁卯上元前四日恭和琵琶亭即景原韻》
  • 《恭和人日後一日琵琶亭探春原韻》
  • 脫齋
  • 《遊琵琶亭和唐使君原韻》
  • 荊振翱
  • 《遊琵琶亭·調寄如夢令》
  • 荊辰鳳
  • 《遊琵琶亭·調寄減字木蘭花 小掃花》
  • 鈕鎮
  • 《奉和中元夜讌集琵琶亭原韻》
  • 桂洲
  • 《琵琶亭秋韻》
  • 姚弘燮
  • 《遊琵琶亭登樓感賦》
  • 《續遊琵琶亭登忘機樓》
  • 汪沂
  • 《奉和蝸寄使君重葺琵琶亭兼增樓宇落成原韻》
  • 《和唐使君琵琶亭臨江廊檻工竣原韻》
  • 《奉和蝸寄使君長至前二日琵琶亭即景元韻》
  • 《和唐使君重遊琵琶亭原韻四首》
  • 汪圖
  • 《奉和蝸寄使君重葺琵琶亭兼增樓宇落成原韻》
  • 《又和琵琶亭臨江廊檻工竣疊賦原韻》
  • 汪鎮
  • 《奉和原韻》
  • 宋學海
  • 《步琵琶亭詩原韻》
  • 《秋日琵琶亭詩和韻》
  • 《次棠邨先生原韻》
  • 《琵琶亭懷古調臨江仙》
  • 徐之禮
  • 《琵琶亭和唐樞使原韻》
  • 《琵琶亭和韻》
  • 敖動齡
  • 《重過琵琶亭集句》
  • 余樵谷
  • 《琵琶亭弔古》
  • 蔡光斗
  • 《奉和唐使君春遊琵琶新亭詩二首讌集詩六首》
  • 《絕句》
  • 馬梅卿
  • 《重陽後一日琵琶亭弔古和中元夜讌集原韻》
  • 《恭和望春原韻》
  • 吳紹英
  • 《琵琶亭和韻》
  • 李莊然
  • 《琵琶亭和韻》
  • 鈕讓
  • 《琵琶亭和韻》
  • 秦義均
  • 《奉和新葺琵琶亭原韻》
  • 伊爾謹
  • 《丙寅秋日遊琵琶亭登忘機樓即景留別蝸寄故人》
  • 雷寅
  • 《季冬晚登琵琶亭有作》
  • 孫品盛
  • 《遊琵琶亭六截句》
  • 陳甲
  • 《丁卯春琵琶亭修葺工竣遊覽有作》
  • 吳兆鶴
  • 《丁卯夏日舟過琵琶亭二截句》
  • 汪軔(一七一一~一七六七)
  • 《登琵琶亭有感》
  • 徐洪圖
  • 《次和唐使君重新琵琶亭原韻二首》
  • 李天池
  • 《琵琶亭懷古》
  • 蔡靜谷
  • 《遊琵琶亭二絕句》
  • 秦學熙
  • 《遊琵琶亭二首》
  • 釋實利
  • 《琵琶亭問古》
  • 周之恒
  • 《遊新建琵琶亭》
  • 俞塔
  • 《丁卯五月夜遊琵琶亭四截句》
  • 蘇錡
  • 《丁卯八月十日遊琵琶新亭二絕句》
  • 沈葩文
  • 《九月初三日登琵琶亭 用曲牌名》
  • 余祖瀾
  • 《丁卯菊月和唐使君原韻》
  • 王貽榖
  • 《丁卯菊月舟過九江遊琵琶亭》
  • 吳嗣憲
  • 《丁卯暮秋遊琵琶亭》
  • 江潮
  • 《丁卯仲秋登琵琶亭》
  • 胡紹堂
  • 《丁卯暮秋登忘機閣偶占》
  • 湯廣
  • 《遊琵琶亭次唐使君原韻》
  • 許槐蔭
  • 《丁卯冬月再過琵琶亭》
  • 汪夏
  • 《秋日歸舟次琵琶亭二首》
  • 葉愈久
  • 《冬日遊琵琶亭瞻樂天先生像並頌唐使君重修雅致》
  • 陸語
  • 《冬杪遊琵琶亭》
  • 施用中
  • 《琵琶亭即景·滿江紅并引》
  • 《琵琶亭即景二截句》
  • 金秀文
  • 《正月十四日遊琵琶亭和唐使君探春原韻》
  • 薛澍霖
  • 《讀輯刻琵琶亭詩三絕句(有序)》
  • 蔣□
  • 《前韻》
  • 葉鶴生
  • 《遊琵琶亭和唐使君原韻》
  • 吳洪
  • 《暮春登琵琶亭即事》
  • 《又成七律一首》
  • 《又成七絕一首》
  • 蔡存希
  • 《琵琶亭和唐使君原韻二首》
  • 李廷玉
  • 《琵琶亭懷古》
  • 《琵琶亭懷古》
  • 劉士錫
  • 《琵琶亭落成後遊覽有作》
  • 因曰琮
  • 《登琵琶亭》
  • 王臺
  • 《戊辰夏日遊琵琶亭次留別風景原韻》
  • 白德馨
  • 《登琵琶亭》
  • 蔡繼祖
  • 《次唐使君琵琶亭原韻》
  • 《步五月臨江廊檻工竣韻》
  • 《和琵琶亭青衫濕調》
  • 江之璿
  • 《琵琶亭次韻四首》
  • 盧鵬
  • 《遊琵琶亭四絕句》
  • 江邦鑑
  • 《舟過琵琶亭有感步碑刻十首原韻》
  • 李縠
  • 《仲秋過琵琶亭感賦二首》
  • 李瓊
  • 《戊辰冬與郎楊璟菴同赴海寧官署舟次斯亭登樓覽勝兼得遍識詞壇佳搆因贅里言以愽一笑》
  • 黃圖
  • 《公車北旋過琵琶亭偶占(時戊辰十月也)》
  • 鄒紹朱
  • 《奉步唐使君重遊琵琶亭原韻四首》
  • 王文寧
  • 《琵琶亭新搆停舟遊憩喜而有作》
  • 徐節徵
  • 《春日遊琵琶亭漫賦七律二首》
  • 江昱(一七〇六~一七七五)
  • 《琵琶亭爲唐蜗寄使君作》
  • 史肇鵬
  • 《憶琵琶亭》
  • 《過琵琶亭和節使唐公原韻二首》
  • 殷惟德
  • 《戊辰季冬遊琵琶亭即景》
  • 《和唐使君重遊琵琶亭原韻》
  • 《和琵琶亭種梅原韻八首》
  • 金曉堂
  • 《過琵琶亭有感》
  • 許聯奎
  • 《琵琶亭有感集蘇長公句漫成二律》
  • 吳一璸
  • 《和唐使君重遊琵琶亭原韻四首》
  • 金啟南
  • 《遊琵琶亭有作·調寄臨江仙》
  • 王寉
  • 《和唐使君琵琶亭種梅八首》
  • 黃超然
  • 《重遊琵琶亭和韻》
  • 高顯宗
  • 《和唐使君遊琵琶亭原韻》
  • 德平
  • 《從遊琵琶亭》
  • 德庸
  • 《秋日遊琵琶亭》
  • 朱鑑
  • 《琵琶亭》(題擬)
  • 《望琵琶亭·調寄沁園春》
  • 項樟(一七〇一~一七六二)
  • 《琵琶亭》
  • 金德瑛(一七〇一~一七六二)
  • 《東林寺》
  • 彭啟豐(一七〇二~一七八四)
  • 《琵琶亭晚眺》
  • 《恭和御製題香山寺二首(元韻)》
  • 《恭和御製命九老遊香山用白居易詩韻》
  • 倪瑞璿(一七〇二~一七三二)
  • 《四弟懇予易其名字,子取文王世子語為更名曰克昕,字徵子,因詩以勖》
  • 彭遵泗(一七〇二~一七五八)
  • 《蜀故》
  • 冒春榮(一七〇二~一七六〇)
  • 《葚原詩説》
  • 姚範(一七〇二~一七七一)
  • 《援鶉堂筆記》
  • 喬億(一七〇二~一七八八)
  • 《劍溪説詩》
  • 《劍溪説詩又編》
  • 顧錫鬯(一七〇二~?)
  • 《次原韻》
  • 《再一章次棠村先生韻》
  • 《丁卯上元前二日和蝸寄使君琵琶亭即景原韻二首》
  • 龔煒(一七〇四~一七六九後)
  • 《巢林筆談》
  • 全祖望(一七〇五~一七五五)
  • 《厲樊榭墓碣銘》
  • 《碧沚龍神廟碑銘》
  • 《阿育王寺爲檗菴居士立祠議與住持畹荃》
  • 《奉寄萬九沙編修論寧志補遺雜目·李璜當列隱逸》
  • 夏敬渠(一七〇五~一七八七)
  • 《野叟曝言》
  • 王又曾(一七〇六~一七六二)
  • 《十月晦厚石招同籜石柘坡桐石集小方壺分效唐人體得白樂天用芝園玩菊韻》
  • 袁守定(一七〇六~一七八一)
  • 《佔畢叢談》
  • 毛曙(一七〇六~?)
  • 《擬唐三十種·白居易畫竹歌》
  • 史承謙(一七〇七~一七五六)
  • 《青梅軒詩話》
  • 汪師韓(一七〇七~一七八〇)
  • 《詩學纂聞》
  • 《題陶秉虔類函纂要》
  • 《韓門綴學》
  • 《唐宋卿大夫廟制考》
  • 《蘇詩選評》
  • 英廉(一七〇七~一七八三)
  • 《草堂初夏傚白樂天》
  • 李海觀(一七〇七~一七九〇)
  • 《歧路燈》
  • 蔡新(一七〇七~一七九九)
  • 《過香山寺三首》
  • 《誾安楊先生八十壽序》
  • 蔣溥(一七〇八~一七六一)
  • 《恭和御製坐金蓮池上用白居易寄韜光禪師韻元韻》
  • 曹秀先(一七〇八~一七八四)
  • 《衍琵琶行》(有序)
  • 錢載(一七〇八~一七九三)
  • 《動靜交相養并序》
  • 《荷珠賦》(以「風來水面翠蓋擎珠」爲韻)
  • 劉執玉(一七〇九~一七七六)
  • 《遊琵琶亭·臨江仙》
  • 馮秉仁(一七〇九~?)
  • 《前題和韻》
  • 宋宗元(一七一〇~一七七九)
  • 《網師園唐詩箋》
  • 徐文弼(一七一〇?~?)
  • 《彙纂詩法度針》
  • 陳文□
  • 《答復天朝册使》(二首其一)
  • 愛新覺羅·弘曆(一七一一~一七九九)
  • 《白雲泉和白居易韻》
  • 《白雲泉再叠白居易韻》
  • 《白雲泉三疊白居易韻》
  • 《白雲泉四叠白居易韻》
  • 《題刻畫伽□香山九老圖》
  • 《夏日游香山》(其二)
  • 《反白樂天放言句》
  • 《平湖秋月(調寄浣溪沙)》
  • 《讀白居易集》
  • 《題張鵬翀〈翠巘高秋圖〉用其韻作七古示之》
  • 《九松山歌》
  • 《春雪和白居易韻》
  • 《黃子久山居圖》
  • 《池上居》
  • 《擬元白詩二首並用其韻·白少傅居易〈山中問月〉》
  • 《池上居》
  • 《池亭清暑》
  • 《香山寺雜咏》(其四)
  • 《題香山寺二首》
  • 《齋居讀書效白居易體》
  • 《題唐人會昌九老圖》
  • 《姑蘇覽古雜興》
  • 《放鶴亭》
  • 《西泠橋》
  • 《和聲署》(有序)
  • 《讀史效白居易體》
  • 《仲夏香山》(其二)
  • 《讀白居易集率題》
  • 《曉游香界寺即事雜詠》(其二)
  • 《沈德潛纂西湖志成呈覽因題以句》(三首其二)
  • 《倣倪瓚江岸望山圖并用其韻題句》
  • 《賦得窻中列遠岫(得同字八韻選館試題)》
  • 《移竹用白居易題盧秘書新栽竹二十韻》
  • 《坐金蓮池上用白居易寄韜光禪師韻》
  • 《用韜光禪師答樂天詩韻》
  • 《題金廷標畫》
  • 《雨後游静明園雜詩》(其五)
  • 《待月西峯復下登舟賞玩》
  • 《題寳月樓》
  • 《靜怡軒作歌》
  • 《命九老等游香山再題以句用白居易詩韻》
  • 《竹閣用蘇軾韻》
  • 《反白居易陰山道樂府》(有序)
  • 《偶讀白居易贈尹公亮詩因用其韻》
  • 《庭松用白居易韻兼效其體》
  • 《夢中效白居易體詠清暉閣前松樹子醒而猶記輒復書以誌之》
  • 《擬白居易寄韜光禪師仍用其韻》
  • 《擬韜光禪師答樂天詩仍用其韻》
  • 《韜光菴襍詠》(其一、其二)
  • 《蘆鳥芙蓉》
  • 《題和闐玉應真觀泉圗》
  • 《再反白居易陰山道樂府仍用其韻》
  • 《題静虚齋》
  • 《梅》
  • 《戲題海棠廳》
  • 《静虚齋》
  • 《養心殿晚坐效白居易體》
  • 《清暉閣前松效白居易體》
  • 《命九老等游香山再用白居易詩韻》
  • 《一字至七字詩》序
  • 《天禄琳瑯鑒藏舊版書籍聨句》
  • 《韻琴齋口號》
  • 《熱》
  • 《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序》
  • 《杏花》
  • 《詠烏玉硯》
  • 《聽松菴竹罏烹茶戲成效白居易體》
  • 《用白居易天竺寺七葉堂避暑詩韻》
  • 《白雲泉五疊白樂天韻》
  • 《題楊大章四時花卉·菊》
  • 《題木刻屏·竹林芳躅》
  • 《再用白居易天竺寺七葉堂避暑詩韻》
  • 《擬韜光禪師答白樂天詩三曡其韻》
  • 《擬白居易寄韜光禪師三曡其韻》
  • 《白雲泉六曡白樂天韻》
  • 《題和闐玉會昌九老圗用白居易詩韻》
  • 《題惠山園八景·水樂亭》
  • 《題弘旿香山九老圖仍用白居易詩韻》
  • 《題和闐玉香山九老圖》
  • 《對瀑三首》(其二)
  • 《詠和闐玉香山九老圖》
  • 《香山重九日》
  • 《鑑始齋題句》
  • 《題白居易養竹記》
  • 《觀刈麥》
  • 《讀白樂天集》
  • 《題張照書白居易琵琶行卷》
  • 《鑑始齋題句識語》
  • 《唐宋詩醇》
  • 《古纒頭曲》
  • 《石渠寶笈》
  • 《秘殿珠林續編》
  • 趙知希(一七二〇舉人)
  • 《涇川詩話》
  • 白錦(一七二〇前後)
  • 《白氏重修譜系序》
  • 高岑(一七二一年前後)
  • 《題潯陽送客圖》
  • 楊儒臣(一七二二前後)
  • 《琵琶亭小飲偶吟六截句》
  • 文保(一七二四進士)
  • 《初至潯陽侍家大人遊琵琶亭望雪》
  • 歐秀松(一七二四前後)
  • 《對雨效白香山體》
  • 張耀璣(一七二六舉人)
  • 《琵琶亭懷古》
  • 王堯衢(一七二八前後)
  • 《唐詩合解箋注》
  • 程世瑛(一七二九前後)
  • 《丙寅夏五登琵琶亭》
  • 《次原韻》
  • 何琇(一七三三進士)
  • 《樵香小記》
  • 張學舉(一七三五舉人)
  • 《賀雨》
  • 孫和相(一七三八舉人)
  • 《洧川縣志》
  • 楊開鼎(一七三九進士)
  • 《紫峴山人全集跋》
  • 臧錫麟(一七四〇前後)
  • 《遊琵琶亭呈唐使君》
  • 吳光酉(一七四一前後)
  • 《陸稼書先生年譜定本》
  • 程德洋(一七四一舉人)
  • 《丁卯春日偕友人同遊琵琶亭和唐使君原韻》
  • 《和唐使君重遊琵琶亭原韻四首》
  • 元克中(一七四一舉人)
  • 《琵琶亭》
  • 黃道慤(一七四四舉人)
  • 《琵琶亭》
  • 熊熨(一七四四前後)
  • 《過琵琶亭》
  • 董榕(一七一一~一七六〇)
  • 《念奴嬌》
  • 孫洙(一七一一~一七七八)
  • 《唐詩三百首》
  • 任聖周(一七一一~一七八八)
  • 《有一老友誦白居易詩……》
  • 李重延(一七一一~一七九四)
  • 《敬次退溪先生和白樂天韻》
  • 張映辰(一七一二~一七六三)
  • 《雨中過赤水鎮》
  • 戴文燈(一七一二~一七六六)
  • 《邁陂塘·江州琵琶亭》
  • 愛新覺羅·弘晝(一七一二~一七七〇)
  • 《荔枝賦》
  • 《觀刈麥》
  • 《題白樂天養竹記》
  • 《和題西湖韻》
  • 裘曰修(一七一二~一七七三)
  • 《恭和御製移竹用白居易題盧秘書新栽竹二十韻元韻》
  • 申光洙(一七一二~一七七五)
  • 《反招魂》
  • 《祭李聖會文》
  • 《夏雪巚陽録序》
  • 程景伊(一七一二~一七八〇)
  • 《恭和御製坐金蓮池上用白居易寄韜光禪師韻元韻》
  • 李道南(一七一二~一七八七)
  • 《寄懷楊木葊先生》
  • 愛新覺羅·恒仁(一七一三~一七四七)
  • 《壽叔父二首(辛酉)》其一
  • 《月山詩話》
  • 李化楠(一七一三~一七六九)
  • 《種田户》
  • 《欠糧民》
  • 李天塹
  • 《刈麥行》
  • 吳智
  • 《刈麥詞》
  • 聞思訥
  • 《琵琶亭》
  • 張開東(一七一三~一七八一)
  • 《新鄭感白樂天流寓》
  • 《泊琵琶亭》
  • 潘相(一七一三~一七九〇)
  • 《琉球入學見聞録》
  • 甯楷(一七一三~一八〇二)
  • 《過九江》
  • 馬位(一七一三~?)
  • 《秋窗隨筆》
  • 鄂容安(一七一四~一七五五)
  • 《題扇上畫琵琶亭》
  • 施廷樞(一七一四~一七五八)
  • 《大風發馬當抵九江作》
  • 賈田祖(一七一四~一七七七)
  • 《丙申歲仲夏洪稚存來自毗陵訪予寓齋用王荊公和王微之登高齋韻奉贈》
  • 于敏中(一七一四~一七八〇)等
  • 《欽定天禄琳琅書目》
  • 《日下舊聞考》
  • 鄭虎文(一七一四~一七八四)
  • 《張太守杏莊詩序》
  • 周煌(一七一四~一七八五)
  • 《琵琶亭》
  • 《又次白樂天詩韻》
  • 《琵琶亭四絶》
  • 李最中(一七一五~一七八四)
  • 《隣翁忽至,喜拈白傅集韻》
  • 謝溶生(一七一五~一八〇一)
  • 《琵琶亭和唐使君原韻》
  • 曹霑(一七一五?~一七六三?)
  • 《題敦誠〈琵琶行傳奇〉》
  • 《紅樓夢》
  • 汪筠(一七一五~?)
  • 《題書屋前牡丹》
  • 徐命膺(一七一六~一七八七)
  • 《詠白香山》
  • 《便殿耆耈同會録跋》
  • 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八)
  • 《琵琶亭》
  • 《馬嵬》
  • 《引鳳曲(有序)》
  • 《小僕琴書事我有年今年贖劵去跪辭淚下作詩送之》
  • 《答人問隨園》(十八首其一)
  • 《西安觀察沈永之誤聞余得風痺,以狼巴膏見寄,戲答一詩》
  • 《同桂郎尋春儀徵,泊舟燕子磯,有懷熊蔗泉觀察,賦詩卻寄》四首(其四)
  • 《人老莫作詩》
  • 《自題》
  • 《仿元遺山論詩》(其二)
  • 《讀白太傅集三首》(有序)
  • 《德山中丞撫粤九年事在雍正間問之粤人竟無知者惟劉仙菴僧恒遠猶能言其顚末車之一詩》
  • 《岑溪令李君義堂猥蒙佳贈兼索和章舟中却寄》
  • 《琵琶亭弔唐蝸寄榷使》
  • 《戒詩》
  • 《送霞裳之九江》(九首其九)
  • 《除夕告存戲作七絶句》
  • 《寄懷前杭州太守明希哲先生有序》
  • 《再送香亭之廣東》(九首其九)
  • 《題妙巾女子瓊樓倚月圖(有序)》
  • 《覆兩江制府策公問興革事宜書》
  • 《再與沈大宗伯書》
  • 《佛者九流之一家論》
  • 《書權文公郅都論後》
  • 《童二樹詩序》
  • 《答蕺園論詩書》
  • 《誥封奉政大夫丹陽縣知縣魏公墓誌銘》
  • 《陝淑蘭女子詩序》
  • 《再答李少鶴》
  • 《續詩品·滅跡》
  • 《隨園詩話》
  • 《隨園隨筆》
  • 《吳梅村詩集》批語
  • 《麒麟喊冤》
  • 沈金鰲(一七一七~一七七六)
  • 《琵琶行用香山原韻·并序》
  • 《續琵琶行仍疊香山韻(并序)》
  • 《遊琵琶亭次原韻》
  • 《又次五律原韻一首》
  • 王際華(一七一七~一七七六)
  • 《恭和御製移竹用白居易題盧秘書新栽竹二十韻元韻》
  • 孫擴圖(一七一七~一七八七)
  • 《温州好》
  • 盧文弨(一七一七~一七九六)
  • 《對牀夜語題辭(乙未)》
  • 《爲桂明經未谷(馥)題說文統系圖(庚子)》
  • 《題嚴葆林香照圖後(乙卯)》
  • 《書韓門綴學後(戊戌)》
  • 《□溪詩話跋(辛丑)》
  • 《漢博陵太守孔彪碑跋(癸卯)》
  • 《鍾山札記》
  • 《群書拾補·白氏文集》
  • 《經籍考》
  • 陶元藻(一七一七~一八〇一)
  • 《施郡丞國佐》
  • 《鳳凰臺上憶吹簫(題董香光連昌宫圖)》
  • 《鳧亭詩話》
  • 《全浙詩話》
  • 游方震(一七一七~?)
  • 《次原韻(丙寅仲春)》
  • 《次原韻》
  • 《次原韻》
  • 《次原韻》
  • 李明煥(一七一八~一七六四)
  • 《反八漸偈》
  • 程晉芳(一七一八~一七八四)
  • 《讀商寳意司馬自建業至楚中懷古諸什却和八首》(其三 琵琶亭)
  • 《書在堂諸伶散去兄南坡有詩誌感因和三首》(其三)
  • 《哭家洴江伯二首》(其一)
  • 《挽商寳意太守四首》(其四)
  • 《三月二日移寓李鐵拐斜街房師朱笥河先生宅也先生視學安徽俾余居此且以書籍見付漫成五首奉寄》(其四)
  • 范懋柱(一七一八?~一七八八)等
  • 《天一閣書目》
  • 德保(一七一九~一七八九)
  • 《和白樂天浩歌行》
  • 金兆燕(一七一九~一七八九後)
  • 《隨家大人同程雪崖查采舒汪研深吳松原父子遊落石臺聯句晚與程吳二君登舟諸同人乘月至下汶溪爲別大人用香山琵琶行韻作長歌命兆燕和之》
  • 《琵琶亭次唐蝸寄榷使韻二首》
  • 《長歌呈唐榷使》
  • 李獻慶(一七一九~一七九一)
  • 《和寄金斯文(華健)山字十疊韻》(其十)
  • 《感吟》
  • 《臨瀛歸路與平海倅曹君遠振同行偶得一律以眎》(二首其二)
  • 《與李彛甫書》
  • 馮浩(一七一九~一八〇一)
  • 《動靜交相養賦》(以「往來屈伸交養互發」爲韻)
  • 楊際昌(一七一九~一八〇四)
  • 《國朝詩話》
  • 陳善(?~一八〇四)
  • 《秋九遊韜光菴步白香山韻》
  • 葉觀國(一七二〇~一七九二)
  • 《琵琶亭二首》
  • 《中秋大風雨夜將半復晴明效樂天體》
  • 《十六夜見月院中獨飲》
  • 《春仲八日皇十一子召集擷秀山房同人吉通政渭厓茅庶子耕亭錢殿撰湘舲咸在座》
  • 李鍈(一七一九?~一七六八)
  • 《詩法易簡録》
  • 錢維城(一七二〇~一七七二)
  • 《恭和御製坐金蓮池上用白樂天寄韜光禪師韻》
  • 《恭和御製用韜光禪師答樂天韻》
  • 《恭和御製題林逋詩帖眞跡用卷中蘇軾至和靖林處士後韻》
  • 《渡楊柳津題白香山喚渡亭》
  • 孫士毅(一七二〇~一七九六)
  • 《觀刈麥》
  • 韋謙恒(一七二〇~一七九六)
  • 《絢春園雜詠奉和館師尹望山先生用杜工部遊何將軍山林韻十首》(其四、其七)
  • 《效香山體二十四首》
  • 王宸(一七二〇~一七九八)
  • 《畫穀日盍簪圖贈方三刺史介亭》
  • 劉墉(一七二〇~一八〇五)
  • 《效白香山何處春深好二十首》
  • 《湓浦琵琶圖》
  • 汪憲(一七二一~一七七一)
  • 《伏日陪杭太史陳太僕諸公南華避暑分得山字》
  • 李中簡(一七二一~一七九五)
  • 《山寺四詠·韜光寺》
  • 《送句山太僕前輩乞假南歸四首》(其四)
  • 吳鎭(一七二一~一七九七)
  • 《白太傅祠》
  • 《題長恨歌二首》
  • 張九鉞(一七二一~一八〇三)
  • 《秦淮殘柳詞》
  • 《題琵琶亭壁二首》
  • 《論詩品格》
  • 弘曉(一七二二~一七七八)
  • 《鮮荔枝》
  • 《何處能忘酒擬白香山體》
  • 《秋日燕子樓閒咏用香山韵》
  • 高裕(一七二二~一七七九)
  • 《雨中獨坐無聊,次白樂天韻》
  • 秦朝釪(一七二二~一七九五)
  • 《消寒詩話》
  • 王鳴盛(一七二二~一七九七)
  • 《敢諫鼓賦》(以「置鼓于庭以來諫者」爲韻)
  • 《恭集御製詩·恭頌皇上五十萬壽集御製句七言律二十首(謹序)》
  • 《琵琶亭》
  • 《十七史商榷》
  • 《蛾術編》
  • 陸燿(一七二三~一七八五)
  • 《與錢巽齋論行述書》
  • 《王明君詞序》
  • 《效白樂天何處難忘酒》
  • 金熤(一七二三~一七九〇)
  • 《閑居閱白香山詩》(題擬)
  • 丁範祖(一七二三~一八〇一)
  • 《除夕》
  • 《洪侍郎君擇燕行録序》
  • 《夏雪遺集序》
  • 梁同書(一七二三~一八一五)
  • 《日貫齋塗說》
  • 唐寅保(一七二三~一七七二)
  • 《次原韻》
  • 《琵琶亭》
  • 陸時化(一七二四~一七七九)
  • 《吳越所見書畫録》
  • 周克開(一七二四~一七八四)
  • 《修唐鐸暗洞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