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学术大师胡华文集,解读中国革命历程。

内容简介

《胡华文集(第1卷)》收录了胡华编著和主编的五本学术著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中国近现代历史,带领读者走进风云诡谲的战争革命年代。《胡华文集(第1卷)》内容紧扣中国时局,简明精要地概括了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同时收录了胡华生前同事和领导为本文集作的序,并特别附上胡华生前珍贵的照片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胡华的生平和思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辑说明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 代序 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 第一编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
  • 第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革命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中国革命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 第三节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与经过
  • 第四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李大钊、陈独秀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 第五节 毛泽东的初期革命活动,从创办《湘江评论》到从事工人运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结束语
  • 第二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 第一节 1921年至1923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状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第三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二七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 结束语
  • 第三编 大革命时期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和革命运动的高涨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五卅运动掀起了中国革命新高潮
  • 第四节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
  • 第四章 北伐战争
  •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 第二节 群众革命的高涨。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 第三节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加紧干涉。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从蒋介石集团的叛变到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大革命的惨痛失败
  • 结束语
  • 第四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第五章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
  •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的建立及内外政策。中国革命的低潮
  • 第二节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 第四节 蒋介石的反革命军事“围剿”,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胜利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 第六章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卖国殃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红色区域的反“围剿”斗争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
  • 第二节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红色区域各项建设的成就。抗日潮流的起伏
  • 第三节 第五次“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遵义会议的召开
  • 第七章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 第一节 华北新危机和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二·九”爱国运动的爆发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人民抗日联军的斗争
  • 第三节 成为时局转折点的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结束语
  • 第五编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 第八章 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 第一节 从七七事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战中的两条不同指导路线
  • 第二节 从南京失守到武汉失守,蒋介石集团的动摇。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 第三节 敌后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长。中国共产党政治威信的空前提高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 第九章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初期和中期
  • 第一节 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投降反共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投降和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
  • 第二节 八路军新四军成长为抗战的主力
  • 第三节 皖南事变——第二次反共高潮及其被打退
  • 第四节 在空前艰苦的环境中,敌后军民的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
  • 第十章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
  • 第一节 解放区的恢复和扩大。第三次反共高潮及其被打退
  • 第二节 日军的挣扎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中国人民为实现联合政府而奋斗
  • 第三节 解放区成为反攻的主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四节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全面反攻阶段的到来。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 结束语
  • 第六编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和准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 第二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三节 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停战协定》,撕毁政协决议。解放区练兵、减租、生产运动的开展和土地改革的实行
  • 第十二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和人民运动的空前高涨
  • 第十三章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整党、整军运动
  • 第二节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发表。党的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和加强纪律性的指示
  • 第三节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攻势及其被粉碎。百万雄师下江南,南京反动政府的覆灭
  • 第五节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结束语
  • 修订再版说明
  • 中国历史概要
  • 引言
  • 《中国历史概要》之“现代的中国”
  • 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
  • 第一编 (佚失)
  • 第二编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大革命时期
  • 第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第一节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中与战争结束初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与世界革命运动对中国觉醒的影响 中国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第三节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与经过
  • 第四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第五节 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从办《湘江评论》到做工人运动——五四时期的最正确方向
  • 第六节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代表大会与毛泽东反“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党的正确组织原则与政治路线的奠定
  • 第三节 党在工人中的活动 香港海员罢工 毛泽东所领导的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
  • 第四节 二七惨案的经过与意义
  • 第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
  • 第一节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混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对国共合作的促进
  • 第三节 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建党与中国国民党的改组
  • 第四节 国共合作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 第四章 1925—1927年的大革命
  • 第一节 五卅运动掀起了中国大革命高潮
  • 第二节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蒋介石对革命的阴谋篡夺
  • 第三节 北伐战争
  • 第四节 群众的革命高涨和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的历史的大背叛
  • 第五节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毛泽东与陈独秀两条路线的斗争 共产党的五次代表大会
  • 第六节 从宁汉对立到蒋汪合流
  • 第七节 大革命的历史总结
  • 第三编 中国人民十年土地革命时期
  • 第一章 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情况 中国共产党举起了苏维埃土地革命的新旗帜
  •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苏维埃土地革命新旗帜的揭起 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红军苏区的创造
  •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 共产党的六次大会 国民党、新军阀的军阀混战与中国人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第二章 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与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红军及苏区人民的反“围剿”斗争 二万五千里长征
  • 第一节 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与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红军及苏区人民的四次胜利的反“围剿”斗争
  • 第二节 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斗争 中国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 遵义会议的召开
  • 第三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 国民党反动集团的卖国殃民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 第一节 九一八的发生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加紧侵略 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卖国媚敌的不抵抗主义 中共与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
  • 第二节 华北新危机与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涨 中共领导——“一二·九”爱国运动的爆发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斗争
  • 第四节 成为时局转折点的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结束语
  • 附录一: 日本投降以来美帝国主义侵华史略
  • 序言
  • 日本投降以来美帝国主义侵华史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的军事侵略
  • 第二节 美国对华的政治侵略
  • 第三节 美国对华的经济侵略
  • 结束语
  • 附录二: 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
  • 自序
  • 第一章 第一次武装自卫战争时期
  • 第一节 苏联参战 日本投降
  • 第二节 延安命令痛击顽敌,蒋电日伪“维持地方”
  • 第三节 一手签订《双十协定》 一手发布“剿共”命令
  • 第四节 杜鲁门声明对华政策 三外长会议发布公报
  • 第二章 和平斗争时期
  • 第一节 “停战命令”举国腾欢 政治协商人民拥护
  • 第二节 特务行凶校场口 暴徒捣乱执行部
  • 第三节 反动派推翻政协 蒋介石出尔反尔
  • 第四节 战局日益紧张 血案到处发生
  • 第三章 第二次爱国自卫武装斗争
  • 第一节 “七七宣言”指明道路 穷凶极恶残杀李、闻
  • 第二节 马司声明 调解失败
  • 第三节 人民自卫回击蒋军进犯 蒋贼卖国签订《中美商约》
  • 第四节 “猪仔国大”演双簧 “蒋记宪法”玩花招
  • 第五节 “二五”、“二八”、“二九”连演惨案 京沪渝迫撤中共人员
  • 第六节 蒋介石新组“筹安会” 解放军转向大反攻
  • 第四章 坚持和平民主独立,反对内战独裁卖国
  • 第一节 农民获得命根子 自卫战争有把握
  • 第二节 爱国之心人皆有 民主要求更高涨
  • 第三节 官逼民反 不得不反
  • 结束语
  • 附:中外大事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