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新闻传播法治化:政策完善、技术挑战、伦理规范,市场监管加强。

内容简介

2014—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与媒介的法治化,从政策、法规、技术、伦理等多个方面共同推动了传播领域的规范化。报告集中展示了本年度的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发展中的几个突出特点:1、中共中央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多项国家政策的出台对传播活动、传媒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2、公民社会领域的法治化程度明显提高。我国批准《视听表演北京公约》、广告法修订案公布、琼瑶诉于正侵犯著作权等典型案件的审理,都体现出新闻传播私法领域的发展已相对成熟,规制水平也更高。3、面对技术的挑战,新闻传播公法领域的权力介入,除了要解决规制手段“管用”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对法治化已有了更高标准的背景之下,对于规制权力法治化水平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针对微信、网络淫秽色情、互联网电视、网络视听等内容监管中的公权必然要受到愈来愈多的拷问,这也是目前新闻传播法治化过程中最为复杂、问题最多、争议最大的领域。3、新闻媒体在网络时代仍然举足轻重,对其在法律、伦理层面加强规范化建设是确保新闻媒体在国家、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条件。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设立、新闻敲诈的治理、名人悲剧事件报道的探讨等都揭示了对新闻媒体加强规范化运作的意义。最后,媒介化社会使得传播活动的主体“碎片化”,因此,对于传播活动的规制也就越来越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而通过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企业传播行为的法治化监管就将成为未来传播规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传播法日后不断完善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总序
  • 一、传媒管理制度与传媒变革
  • 大众传媒在法治建设中的角色及其功能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解读
  • 中共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 《关于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
  • 二、网络传播规范与公权力行使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被授权管理互联网信息
  • 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中信息内容的监管问题探讨 —— 对“微信十条”的文本解读
  • 电视互联网化过程中的行政监管问题 ——广电总局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及视频APP事件分析
  • 网络色情淫秽信息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以新浪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以及“扫黄打非·净网2014”为例
  • 三、传媒与公民权利保护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通过并实施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 世界奢侈品协会诉《南方周末》《新京报》名誉侵权案分析 ——以匿名消息来源保护制度为视角
  • 琼瑶诉于正等侵犯著作权案
  • 四、媒介监督与企业责任
  • 大数据广告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 ——对《中国互联网定向广告用户信息保护行业框架标准》的分析
  • 腾讯诉奇虎不正当竞争案关联诉讼
  • 五、传播规范与内容管理
  • 广电部门的网络视听内容监管政策考察 ——对于网上境外影视剧、微视频(微电影)等监管问题的思考
  • 案件舆论中的律师微博言论管理问题探析 —以网络热点案件为中心
  • 知识产权保护:快播2.6亿元天价罚单
  • 六、记者权利与职业准则
  • 新闻媒体、记者权利保障视域下新闻业监管规范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兼论设立新闻道德委员会的意义
  • 新闻敲诈规范化治理困境及出路——以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为例
  • 名人悲剧事件报道的是与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