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关于杨贵妃及其时代的人物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村山吉广教授。不仅记述了杨贵妃的生平,更梳理了有关杨贵妃的中日文学史,是集史书、诗歌、绘画等丰富资料于一册的历史通识作品。

一曲《长恨歌》,让唐玄宗与贵妃的故事家喻户晓。在唐人杂记、小说中有关玄宗、贵妃的逸闻至多。本书基于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记载,杂采众说,在叙述杨贵妃的故事之外,作者着重描述了盛唐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这盛世图景的辉煌,反衬出安史乱中贵妃马嵬身死的凄婉。

在唐帝国的荣华之下,到底涌动着怎样的暗流?在玄宗与贵妃的绚烂宫廷生活之外,有着多少后人的想象与建构?作者在史实与传说相互交织的虚实之间,以中日对比的视角,不断寻求杨贵妃的实像。全书以绘画与文学中的杨贵妃作为尾声,向读者展示了这场千古爱情对后世长久的影响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玄宗与其时代
  • 玄宗登场
  • 花舞长安春
  • 第二章 从玉环到杨太真
  • 系在铁牛上的桥
  • 女斗的旋涡
  • 女道士杨太真
  • 第三章 杨贵妃的荣华
  • 三千宠爱在一身
  • 杨氏六家的荣华
  • 宫中行乐
  • 第四章 天下大乱
  • 安禄山叛乱
  • 李林甫与杨国忠
  • 潼关的攻防
  • 第五章 玄宗幸蜀
  • 马嵬事变
  • 国破山河在
  • 安史之乱的背景
  • 第六章 长恨歌的世界
  • 玄宗的晚年
  • 比翼连理之誓
  • 第七章 余闻·遗事
  • 杨贵妃之死
  • 远渡日本的传说
  • 宦官高力士
  • 围绕《梅妃传》展开
  • 绘画题材中的玄宗与杨贵妃
  • 第八章 杨贵妃与文学
  • 杨贵妃与中国文学
  • 杨贵妃与日本文学
  • 后记
  • 玄宗·杨贵妃略年表
  • 资料与文献
  • 学术文库版后记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原来还有这套说法

    作者村山吉广的日本人身份,使得其著作的视角首先服务于日本读者。这一特点最直接体现在书的末章:其中提及大量从杨贵妃故事获得灵感的文学作品,多以日本产出为主,且保留了大量日本原文及基于原文的解读。对于不懂日语的读者而言,这部分内容恐怕较难体会其中妙处。从行文风格看,作者在后记中提到本书的创作有一定 "随意性",这赋予了全书独特的松弛感。书中没有沉重的历史评述,而是将本纪、传说与野史以恰到好处的节奏穿插,读来十分轻快。内容观点上,因作者日本人身份,书中对玄肃年间的事件提供了许多与历史课本不同的视角,常能让人眼前一亮。更添趣味的是两位九五后译者的翻译用词 —— 虽有些 "出戏",却别具巧思。例如描述睿宗因宗室皇位争夺心力交瘁而退位时,用 "政变 - 暗杀 - 政变 - 暗杀这种修罗场的反复上演" 的表述,"修罗场" 一词看似格格不入,却极为贴切;再如,描述玄宗与杨贵妃看似 "大道至简" 的关系时,用 "纯爱" 一词,暗中与徐慧、武则天、武惠妃对比,意趣盎然。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还纠正了我此前的一个认知误区:我原来以为中唐始于玄宗,实则从唐玄宗的曾孙唐代宗李豫开始算起。此外,书中对安史之乱的科普也令人印象深刻 —— 这场动乱波及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不仅祸乱江山,更动摇了皇权的神圣性。用当代叙事来说,李唐作为 "天命所归" 的合法性出现了裂缝。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便会有许多人萌生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的心思:连生父不详的杂胡安禄山都能将玄宗逐出长安,根正苗红者又何尝不能试试当地方土皇帝?

      转发
      1

    出版方

    真故图书

    “真故”图书是非虚构文学创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旗下出版品牌,Slogan为:真实打动世界,全网粉丝超800万。 《真故·女性叙事》《真故·90后叙事》等mook系列主题书,专注于收录非虚构作品,定期出版。 真实故事计划是国内头部非虚构文学平台,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发掘平凡生活中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