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解读政务云:政策、痛点、架构及创新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以一个工程从业人员的视角来介绍政务云所涉及的各个层面中的内容,全面介绍了电子政务云的政策解读、政务云的业务痛点、政务云的组织架构变革、政务云的体系架构、政务云的服务体系、政务云的运维运营能力以及中国联通独立自主研发的沃云在电子政务云中的创新应用实践。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序言
  • 前言
  • 第一篇 电子政务云相关政策解读
  • 第1章 “互联网+”政策解读
  • 1.1 国家部委“互联网+”政策及解读
  • 1.1.1 国家部委“互联网+”相关政策
  • 1.1.2 国家部委“互联网+”政策解读
  • 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落地实践
  • 第2章 云计算政策解读
  • 2.1 国家部委云计算政策及解读
  • 2.1.1 国家部委云计算政策
  • 2.1.2 国家部委云计算政策解读
  • 2.2 云计算政策的落地实践
  • 第3章 大数据政策解读
  • 3.1 国家部委大数据政策及解读
  • 3.1.1 国家部委大数据政策
  • 3.1.2 国家部委大数据政策解读
  • 3.2 大数据政策的落地实践
  • 第二篇 电子政务云业务及需求分析
  • 第4章 电子政务云发展历程
  • 4.1 电子政务的概念
  • 4.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 4.1.2 电子政务的内涵
  • 4.2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 4.3 电子政务云的概念
  • 4.3.1 电子政务云的特点
  • 4.3.2 电子政务到电子政务云的发展
  • 4.4 电子政务云的发展历程
  • 4.4.1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电子政务云的发展
  • 4.4.2 建成了一批支撑电子政务云平台的云计算中心
  • 4.4.3 开发了一批具有实际效果的政务业务系统
  • 4.4.4 企业积极参与电子政务云的建设
  • 第5章 电子政务云主要应用
  • 5.1 门户网站
  • 5.1.1 政府门户网站的背景及现状
  • 5.1.2 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
  • 5.1.3 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趋势
  • 5.2 OA系统
  • 5.2.1 OA系统的发展
  • 5.2.2 OA系统的设计原则
  • 5.2.3 OA系统的功能
  • 5.2.4 OA系统的功能模块
  • 5.2.5 OA系统的安全性需求
  • 5.2.6 OA系统的发展趋势
  • 5.3 网上办事大厅
  • 5.3.1 网上办事大厅的发展
  • 5.3.2 网上办事大厅的特点
  • 5.4 数据共享
  • 5.4.1 国外政府数据共享的情况
  • 5.4.2 政府数据共享的发展
  • 5.4.3 政府数据共享的功能
  • 5.4.4 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措施
  • 5.4.5 相关政策实施
  • 5.5 智慧政务
  • 5.5.1 智慧政务的特点
  • 5.5.2 智慧政务的服务内容
  • 第6章 电子政务云需求分析
  • 6.1 电子政务云的需求
  • 6.2 电子政务云架构的实施原则
  • 6.2.1 以人为本
  • 6.2.2 循序渐进
  • 6.2.3 低碳环保
  • 6.3 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分析
  • 6.3.1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
  • 6.3.2 技术需求
  • 6.4 对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分析
  • 6.5 对用户的需求分析
  • 6.6 电子政务云发展的意义
  • 6.6.1 增强系统安全性
  • 6.6.2 减少运维和兼容性
  • 6.6.3 促进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
  • 6.6.4 提高行政效率
  • 6.6.5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7章 电子政务云技术要求
  • 7.1 数据共享
  • 7.1.1 政务数据共享的要求
  • 7.1.2 政务数据共享的技术
  • 7.2 云迁移
  • 7.2.1 云迁移的评估
  • 7.2.2 云迁移的实施
  • 7.2.3 云迁移的难题
  • 7.3 云安全
  • 7.3.1 如何保障云安全
  • 7.3.2 国家政策
  • 7.3.3 云环境的网络安全问题
  • 7.3.4 电子政务云信息安全体系
  • 7.3.5 国外云安全对我国的启示
  • 7.4 云存储
  • 7.4.1 云存储的分类
  • 7.4.2 电子政务云存储方案设计要求
  • 7.4.3 政务云存储管理的技术优势
  • 7.5 云监控
  • 7.5.1 云监控架构
  • 7.5.2 云监控架构特性
  • 7.5.3 云监控级别
  • 7.5.4 云监控角度
  • 7.6 云管理
  • 第三篇 电子政务云技术架构
  • 第8章 电子政务云总体框架
  • 8.1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 8.2 电子政务云系统概述
  • 8.3 电子政务云总体框架剖析
  • 8.3.1 电子政务云平台的组成
  • 8.3.2 电子政务云一站式服务框架组成及核心技术
  • 8.4 结语
  • 第9章 电子政务云网络架构
  • 9.1 电子政务云带来的网络挑战
  • 9.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子政务云网络体系特点
  • 9.3 电子政务云网络架构
  • 9.3.1 电子政务云网络架构概述
  • 9.3.2 电子政务云承载网络
  • 9.3.3 一网双平面
  • 9.3.4 电子政务云网络安全
  • 第10章 电子政务云软件架构
  • 10.1 电子政务云软件架构
  • 10.1.1 电子政务云软件架构概述
  • 10.1.2 电子政务云软件架构目标
  • 10.1.3 电子政务云软件架构模式
  • 10.1.4 电子政务云软件3层架构
  • 10.2 电子政务云支撑软件
  • 10.2.1 电子政务云支撑软件设计
  • 10.2.2 电子政务云基础支撑软件
  • 10.2.3 电子政务云应用支撑平台
  • 第11章 电子政务云数据共享交换架构
  • 11.1 电子政务云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概述
  • 11.2 电子政务云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的定位和作用
  • 11.3 电子政务云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的必要性
  • 11.3.1 概述
  • 11.3.2 原始需求分析
  • 11.3.3 系统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 11.4 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11.4.1 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架构
  • 11.4.2 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模块功能
  • 11.5 小结
  • 第12章 电子政务云容灾架构
  • 12.1 电子政务云容灾
  • 12.1.1 容灾的概述
  • 12.1.2 容灾的组成
  • 12.1.3 容灾的等级划分
  • 12.1.4 容灾建设的规范
  • 12.2 电子政务云容灾技术
  • 12.2.1 电子政务云容灾技术因素
  • 12.2.2 电子政务云容灾技术模型
  • 12.2.3 电子政务云容灾关键技术
  • 12.3 电子政务云备份
  • 12.3.1 备份等级
  • 12.3.2 电子政务云主流备份技术
  • 12.3.3 电子政务云备份策略
  • 12.3.4 电子政务云数据备份
  • 12.3.5 电子政务云业务软件备份
  • 12.4 电子政务云灾难恢复
  • 12.4.1 常用的灾难恢复工具
  • 12.4.2 电子政务云灾难恢复的衡量指标
  • 12.4.3 电子政务云灾难恢复计划与措施
  • 第13章 电子政务云安全架构
  • 13.1 电子政务云的安全概述
  • 13.2 电子政务云安全需求
  • 13.2.1 电子政务云平台边界安全防护需求
  • 13.2.2 电子政务云平台内部安全防护需求
  • 13.2.3 电子政务云安全架构
  • 13.3 电子政务云安全内容
  • 13.3.1 物理层安全
  • 13.3.2 虚拟化资源层安全
  • 13.3.3 多租户IaaS服务层安全
  • 13.3.4 PaaS/SaaS应用层数据安全
  • 13.4 电子政务云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
  • 13.4.1 第二级安全要求
  • 13.4.2 第三级安全要求
  • 13.4.3 第四级安全要求
  • 13.5 电子政务云等级保护测评
  • 13.5.1 等级测评概述
  • 13.5.2 等级测评方法
  • 13.5.3 定级标准
  • 13.5.4 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流程
  • 13.6 电子政务云安全管理体系
  • 13.6.1 安全监控管理
  • 13.6.2 事件管理与响应
  • 13.6.3 补丁管理
  • 13.6.4 合规性与安全审计
  • 13.7 电子政务云安全运维体系
  • 13.7.1 边界安全防护需求
  • 13.7.2 运维设计内容
  • 第四篇 电子政务云服务体系
  • 第14章 电子政务云主要业务
  • 14.1 电子信息服务
  • 14.2 电子证件服务
  • 14.3 公民卫生保健和生活需求的电子服务
  • 14.4 电子教育培训服务
  • 14.5 电子就业服务
  • 14.6 电子社会保障服务
  • 14.7 权益保护服务
  • 14.8 电子税务管理
  • 14.9 电子信访和电子投诉
  • 第15章 电子政务云顶层设计
  • 15.1 需求服务设计
  • 15.2 系统架构设计
  • 15.3 基础设施服务设计
  • 15.3.1 机房服务设计
  • 15.3.2 网络服务设计
  • 15.3.3 计算资源服务设计
  • 15.3.4 存储资源服务设计
  • 15.3.5 灾备服务设计
  • 15.3.6 云管理平台服务设计
  • 15.4 支撑软件服务设计
  • 15.4.1 基础支撑软件
  • 15.4.2 应用支撑平台
  • 15.4.3 开发平台和工具
  • 15.5 应用功能服务设计
  • 15.5.1 通用性业务应用设计
  • 15.5.2 协同性业务应用设计
  • 15.6 信息资源服务设计
  • 15.7 大数据服务设计
  • 15.7.1 政府决策支持
  • 15.7.2 政府数据开放
  • 15.8 信息安全服务设计
  • 15.9 应用部署设计
  • 15.10 运行保障服务设计
  • 15.11 服务实施设计
  • 第16章 电子政务云服务能力体系
  • 16.1 云托管服务
  • 16.1.1 云托管服务的优势
  • 16.1.2 云托管服务所存在的风险
  • 16.2 云监控服务
  • 16.2.1 安全监管中心设计
  • 16.2.2 政务云安全管理实践
  • 16.2.3 日志管理
  • 16.2.4 监控管理
  • 16.2.5 云监控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
  • 16.3 云迁移服务
  • 16.3.1 云迁移面临的挑战
  • 16.3.2 业务迁移评估
  • 16.3.3 调研评估
  • 16.3.4 云迁移策略
  • 16.3.5 迁移方案设计
  • 16.3.6 系统上云实施过程
  • 16.4 云安全服务
  • 16.4.1 政务云信息安全体系
  • 16.4.2 云安全服务所需的能力
  • 16.4.3 IaaS层安全设计
  • 16.4.4 PaaS层安全设计
  • 16.4.5 SaaS层安全设计
  • 16.4.6 电子政务云信息平台安全管理措施
  • 16.5 云实施服务
  • 16.5.1 监管机制保障
  • 16.5.2 政务云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
  • 16.5.3 政务云对云服务商的要求
  • 16.6 云运维服务
  • 16.6.1 政务云定制开发
  • 16.6.2 政务云业务迁移上线
  • 16.6.3 政务云维护支撑
  • 16.6.4 运维管理平台功能模块
  • 16.6.5 完善电子政务云管理监督制度
  • 第五篇 电子政务云组织架构变革
  • 第17章 政务云生态圈探索实践
  • 17.1 政务云生态圈主要参与者
  • 17.2 运营商云计算组织架构变革
  • 17.2.1 中国电信
  • 17.2.2 中国联通
  • 17.2.3 中国移动云组织结构变革
  • 17.3 政府政务云建设
  • 17.3.1 政务云建设模式
  • 17.3.2 政务云建设案例
  • 17.3.3 政府业务流程改革——以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为例
  • 第18章 电子政务云采购流程变革
  • 18.1 政府采购信息化
  • 18.2 政府采购云服务
  • 18.3 江西省九江市政务云采购案例
  • 第六篇 中国联通电子政务云建设实践
  • 第19章 河北省电子政务云
  • 19.1 建设背景
  • 19.2 建设内容
  • 19.3 实践效果
  • 第20章 辽宁省电子政务云
  • 20.1 建设背景
  • 20.2 建设内容
  • 20.3 实践效果
  • 第21章 青海省电子政务云
  • 21.1 建设背景
  • 21.2 建设内容
  • 21.3 实践效果
  • 第22章 广西省柳州市电子政务云
  • 22.1 建设背景
  • 22.2 建设内容
  • 22.3 实践效果
  • 第23章 湖北省随州市电子政务云
  • 23.1 建设背景
  • 23.2 建设内容
  • 23.3 实践效果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