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7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专注于北学研究的学术刊物。
内容简介
《北学研究》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北学研究院主办,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北学研究的学术刊物,力图为北学研究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学术平台。辑刊目前为一年一期,主要关注问题有:北学的源流、内涵、学术传统、文化精神、当代价值等研究,北学的代表人物及学派研究,北学文献整理研究,北学与其他地域之学比较研究等。
本辑收录了北学人物及思想、北学文献、北学与区域文化、文化发展与创新及书讯与书评五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北学研究》编委会
- 【北学人物及思想】
- 外在超越与圣王政治
- 一 竹简《成之闻之》新探
- 二 “天降大常”与外在超越
- 三 《成之闻之》与荀子圣人观
- 儒家的隐者
- 一 儒家进退出处之道与隐逸传统
- 二 刘因的学术渊源与学术地位
- 三 少年之志与人生理想
- 四 儒家的隐者
- 五 刘因隐居不仕的原因
- 鹿善继的生平与思想
- 一
- 二
- 三
- 从夏峰哲学的“本体观”论“儒学本天”与“释学本心”
- 一 前言
- 二 夏峰哲学的“本体观”
- 三 “儒学本天”与“释学本心”
- 四 结论
- 颜李学派与夏峰北学关系再探讨
- 一 寻、行“孔子之道”:孙奇逢对知行合一的探索
- 二 寻、行“周孔正道”:颜元的探索及解决之道
- 三 颜李学派与夏峰北学关系及清初南北学术生态中的颜李学派
- 颜元践行哲学与重民生之政治伦理观
- 一 气质之性的肯定与力行哲学
- 二 实学与功利之价值观
- 三 治道之理:价值的复古与重新厘定
- 四 小结
- 【北学文献】
- 刘因《四书集义精要》的文献学问题
- 北学先驱王馀祐著作考
- 一 《居诸编》与《囊书》
- 二 《甲申集》
- 三 《五公山人集》
- 四 《乾坤大略》
- 五 《兵策略》
- 六 《太极连环刀法》
- 七 《万胜车营图说》
- 八 《兵民经络图说》
- 九 《皇舆志略》
- 十 《焚馀集》
- 十一 《居诸编》(地理书)
- 十二 《通鉴独观》
- 十三 《认理说》
- 十四 《前箸集》
- 十五 《诸葛八阵图》
- 十六 《涌幢草》
- 十七 《天文豹班》
- 十八 《衲卷》
- 十九 《读书大意》
- 二十 《伴腊谣》
- 二十一 《文体适用》
- 二十二 《河间府志》
- 易县双峰书院始末考
- 一 双峰书院的创建
- 二 双峰书院的恢复
- 三 高赓恩中兴双峰书院
- 四 中华民国时期的双峰书院
- 结束语
- 【北学与区域文化】
- 孟懿子是否为孔门弟子及孔子答其问孝内容试析
- 一 前言
- 二 孟懿子能否列入孔子门墙?
- 三 “孟懿子问孝”章之意涵
- 四 附论:孟武伯之相关问题
- 《墨子》思想的人文关怀
- 一 价值根源:天志、明鬼
- 二 理想社会:兼爱、非攻
- 三 政治哲学:尚同、尚贤
- 四 文化哲学:节用、节葬、非乐
- 五 人文关怀:宗教、道德、教育
- 六 结语
- 魏晋北朝时期的燕赵世族家学与乡邑师学
- 一 魏晋北朝时期燕赵世族家学
- 二 魏晋北朝时期的燕赵儒家师学
- 结语
- 隋唐礼学研究路径简述及区域研究的意义
- 一 区域视角有助于理解隋唐士族社会到官僚士大夫社会、士族礼仪到士庶通礼的转变
- 二 政治过程中作为工具的“仪式”与礼学本身的“学术性”
- 三 对燕赵士人群体礼学建树的整体研究有助于理解隋唐“南北学”的问题
- “文弱”话语与明清医学流派的南北畛域建构
- 一 近代学人的“南北学术文化不同论”及其历史考察
- 二 作为地方感觉的“文弱”意涵与南北文化差异建构
- 三 作为身体感知的“文弱”意涵与明清医学南北之异
- 四 结语
- 【文化发展与创新】
- 儒家文化的二元性与利玛窦的中国化策略
- 一 利用儒家宗教性的一面论证儒学与基督教的一致性
- 二 用儒家的人文性解释儒家祭祀不是异教崇拜
- 三 天主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条路线
- 四 明末传教活动路线差异的启迪
- 困境与出路
- 一 困境:传统儒学“双创”之难
- 二 消解传统儒学到底能否实现“双创”的争议
- 三 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传统儒学的“双创”
- 四 出路:在新时代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儒学
- 【书讯与书评】
- 专精与兼通的学界楷模
- 一 人性真情与世间大义
- 二 爬梳文献与开导后学
- 三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 四 局部解剖与宏观分析
- 五 口述史料与实录原则
- 《北学研究》征稿启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