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2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争论及其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第二国际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第二国际思想家结合资本主义新的时代特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展开理论争锋,主要包括经济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工人阶级意识的自发性与“灌输”论之争、政党与工会关系之争、农民与土地问题之争、议会民主与暴力革命之争、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之争、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前途之争等。这些问题争论呈现了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脉络、思想全貌,具有时代境遇性,但又超越时代本身,具有当代场境的现实意义。书稿通过对这些争论的梳理探究,提炼出第二国际思想家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关系立场、态度的反应。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节 第二国际思想家理论争论的时代境遇
- 一 金融资本快速崛起
- 二 民主政治极大发展
- 三 中产阶级集聚壮大
- 第二节 第二国际思想家理论争论的四大命题
-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诠释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 第三节 第二国际思想家理论争论的“过渡性”意义
- 一 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体系
- 二 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三 活生生社会实践面前的彷徨
- 结语
-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与方法之争
- 第一节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反叛
- 一 “经济决定论”
- 二 新康德主义
- 三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笼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
- 一 马克思主义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 二 历史唯物主义从经济出发
- 三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观念起源与意识形态的本质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方法
- 一 伯恩施坦对哲学和辩证法的失足
- 二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世界观
- 三 辩证唯物主义是行动的哲学
- 结语
- 第二章 工人阶级意识的自发性与“灌输”论之争
- 第一节 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 一 工会组织蓬勃发展
- 二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纷纷建立
- 第二节 工人阶级意识的自发性
- 一 工人阶级意识
- 二 “社会主义运动并不依赖任何理论”
- 第三节 工人阶级意识必须由外“灌输”
- 一 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灌输”
- 二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
- 三 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 结语
- 第三章 政党与工会的关系之争
- 第一节 普列汉诺夫的“工会中立”论
- 一 “工会中立”论的形成
- 二 “工会中立”论的演变
- 第二节 卢森堡对“工会中立”论的批驳
- 一 正确认识工会的作用
- 二 批驳“权利平等”理论基础
- 三 保持党的组织与群众罢工之间的合理张力
- 第三节 “工会中立”论争论的评价
-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与工会关系思想的误读
- 二 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观点的分歧
- 结语
- 第四章 农民与土地问题之争
- 第一节 农民与土地问题的由来
- 一 各国农民与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 二 农民和土地问题的争论
-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的基本思想
- 一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农民的理论阐述
- 二 1848年革命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农民观的影响
- 三 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
- 四 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
- 五 考茨基的《土地问题》
- 六 列宁关于土地纲领的辩证论述
- 结语
- 第五章 暴力革命与议会民主之争
- 第一节 “米勒兰事件”与议会民主
- 一 “米勒兰事件”
- 二 资产阶级内阁政府的作用
- 三 议会民主的限度
- 第二节 俄国革命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 一 俄国革命的政治意义
- 二 俄国革命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胜利的范例
- 第三节 议会民主和暴力革命是革命的“两手”
- 一 民主改良是社会革命的合法手段
- 二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手段
- 结语
- 第六章 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之争
- 第一节 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相互冲突
- 一 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观
- 二 考茨基对待民族问题与阶级关系问题上的矛盾性
- 三 卢森堡的民族自治观
- 第二节 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相互融合
- 一 伯恩施坦的殖民政策以及列宁对其的批判
- 二 鲍威尔的“阶级力量均势论”
- 结语
- 第七章 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前途之争
-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垄断性质
- 一 辞源学的帝国主义
- 二 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经济的集中表现
- 三 托拉斯是一种新的历史现象
- 四 资本积累的帝国主义
-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出路在于社会主义
- 一 金融资本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
- 二 托拉斯确信社会主义理想
- 三 帝国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主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