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会计分录指导书:涵盖政府会计制度、分录实操案例,适用于专业人士学习与实践。

内容简介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它既是登录账簿的直接依据,又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基础数据。我们编写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会计工作者如何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正确、全面、规范的会计分录。本书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基础,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业务进行分类,对涉及到的会计事项及会计处理分录进行了全面介绍,从财务会计分录和预算会计分录两个角度讲解政府会计分录,并附有实操案例的展示与分析。本书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逻辑性强,可以作为会计专业人士、高校会计专业师生学习 政府会计制度分录的指导书,也可以作为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分录 编写的工具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篇 资产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会计分录
  • 1.1 库存现金
  • 1.1.1 提现和存现
  • 1.1.2 差旅费
  • 1.1.3 其他涉及现金收支的业务
  • 1.1.4 受托代理、代管现金
  • 1.1.5 现金溢余与短缺
  • 1.2 银行存款
  • 1.2.1 业务概述
  • 1.2.2 会计分录
  • 1.2.3 案例解析
  • 1.3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1.3.1 业务概述
  • 1.3.2 会计分录
  • 1.3.3 案例解析
  • 1.4 其他货币资金
  • 1.4.1 业务概述
  • 1.4.2 会计分录
  • 1.4.3 案例解析
  • 第二章 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
  • 2.1 短期投资(事业单位)
  • 2.1.1 取得短期投资
  • 2.1.2 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利息
  • 2.1.3 出售短期投资或到期收回短期投资(国债)本息
  • 2.2 长期股权投资
  • 2.2.1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 2.2.2 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
  • 2.2.3 出售(转让)长期股权投资
  • 2.3 长期债券投资(事业单位)
  • 2.3.1 取得长期债券投资
  • 2.3.2 持有长期债券投资期间
  • 2.3.3 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本息
  • 2.3.4 对外出售长期债券投资
  •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会计分录
  • 3.1 财政应返还额度
  • 3.1.1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确认财政应返还额度
  • 3.1.2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确认财政应返还额度
  • 3.2 应收票据(事业单位)
  • 3.2.1 收到商业汇票
  • 3.2.2 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 3.2.3 商业汇票背书转让
  • 3.2.4 商业汇票到期
  • 3.3 应收账款(事业单位)
  • 3.3.1 发生应收账款
  • 3.3.2 收回应收账款
  • 3.3.3 逾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 3.4 预付账款
  • 3.4.1 发生预付账款
  • 3.4.2 收到所购物资或劳务
  • 3.4.3 预付账款退回
  • 3.4.4 逾期无法收回的预付账款转为其他应收款
  • 3.5 应收股利(事业单位)
  • 3.6 应收利息(事业单位)
  • 3.7 其他应收款
  • 3.7.1 发生暂付款项
  • 3.7.2 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
  • 3.7.3 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
  • 3.7.4 逾期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 第四章 存货业务的会计分录
  • 4.1 在途物品
  • 4.1.1 购入材料等物资
  • 4.1.2 所购材料等物资验收入库
  • 4.2 库存物品
  • 4.2.1 取得库存物品
  • 4.2.2 发出库存物品
  • 4.2.3 库存物品定期盘点及毁损、报废
  • 4.3 加工物品
  • 4.3.1 自制物品
  • 4.3.2 委托加工物品
  • 第五章 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
  • 5.1 固定资产
  • 5.1.1 取得固定资产
  • 5.1.2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 5.1.3 固定资产处置
  • 5.1.4 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清查
  • 5.2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5.3 工程物资
  • 5.3.1 取得工程物资
  • 5.3.2 领用工程物资
  • 5.3.3 剩余工程物资
  • 5.4 在建工程
  • 5.4.1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 5.4.2 设备投资
  • 5.4.3 待摊投资
  • 5.4.4 其他投资
  • 5.4.5 基建转出投资
  • 5.4.6 待核销基建支出
  • 第六章 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 6.1 无形资产
  • 6.1.1 取得无形资产
  • 6.1.2 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 6.1.3 处置无形资产
  • 6.2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6.2.1 业务概述
  • 6.2.2 会计分录
  • 6.2.3 案例解析
  • 6.3 研发支出(单位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 6.3.1 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 6.3.2 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
  • 6.3.3 自行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
  • 6.3.4 自行研究开发项目不能达到预定用途
  • 第七章 其他资产的会计分录
  • 7.1 政府储备物资
  • 7.1.1 取得政府储备物资
  • 7.1.2 发出政府储备物资
  • 7.1.3 政府储备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或毁损
  • 7.2 文物文化资产
  • 7.2.1 取得文物文化资产
  • 7.2.2 按照规定处置文物文化资产
  • 7.2.3 盘点文物文化资产
  • 7.3 受托代理资产
  • 7.3.1 受托转赠物资
  • 7.3.2 受托存储保管物资
  • 7.3.3 罚没物资
  • 7.4 公共基础设施
  • 7.4.1 取得公共基础设施
  • 7.4.2 与公共基础设施有关的后续支出
  • 7.4.3 按照规定处置公共基础设施
  • 7.4.4 报废、毁损公共基础设施
  • 7.5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 7.5.1 业务概述
  • 7.5.2 会计分录
  • 7.5.3 案例解析
  • 7.6 保障性住房
  • 7.6.1 取得保障性住房
  • 7.6.2 出租保障性住房
  • 7.6.3 处置保障性住房
  • 7.6.4 保障性住房定期盘点清查
  • 7.7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 7.7.1 计提折旧
  • 7.7.2 处置保障性住房
  • 7.8 待摊费用
  • 7.8.1 发生待摊费用
  • 7.8.2 摊销待摊费用
  • 7.8.3 将摊余金额一次全部转入当期费用
  • 7.9 长期待摊费用
  • 7.9.1 发生长期待摊费用
  • 7.9.2 摊销或一次性转销长期待摊费用
  • 7.10 待处理财产损溢
  • 7.10.1 账款核对时发现的库存现金短缺或溢余
  • 7.10.2 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资产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
  • 7.11 坏账准备(事业单位)
  • 7.11.1 坏账准备计算公式
  • 7.11.2 坏账准备的后续处理
  • 第二篇 负债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八章 举借债务的会计分录
  • 8.1 短期借款
  • 8.1.1 借入各种短期借款
  • 8.1.2 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转入短期借款
  • 8.1.3 归还短期借款本息
  • 8.2 长期借款
  • 8.3 长期应付款
  • 第九章 应付及预收款项的会计分录
  • 9.1 应付职工薪酬
  • 9.1.1 计算确认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 9.1.2 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补贴等薪酬
  • 9.1.3 从职工薪酬中代扣各种款项
  • 9.1.4 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 9.1.5 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支付的其他款项
  • 9.2 应付账款
  • 9.3 应付票据
  • 9.4 预收账款
  • 9.5 应交税费
  • 9.5.1 应交增值税
  • 9.5.2 其他应交税费
  • 9.6 应付政府补贴款
  • 9.7 其他应付款
  • 9.7.1 预拨款项
  • 9.7.2 发生其他应付义务
  • 9.7.3 其他应付款的豁免
  • 第十章 暂收性负债的会计分录
  • 10.1 应缴财政款
  • 10.1.1 取得或应收按照规定应缴财政的款项
  • 10.1.2 处置资产取得的应上缴财政款
  • 10.2 其他暂收款项
  • 10.2.1 业务概述
  • 10.2.2 会计分录
  • 10.2.3 案例解析
  • 第十一章 预计负债的会计分录
  • 11.1 或有事项概述
  • 11.2 预计负债的会计分录
  • 11.2.1 确认预计负债
  • 11.2.2 偿付预计负债
  • 11.2.3 根据事项调整预计负债账面余额
  • 11.3 预计负债的案例解析
  • 第十二章 受托代理负债业务的会计分录
  • 12.1 受托代理负债业务概述
  • 12.2 受托代理负债业务的会计分录
  • 12.3 受托代理负债业务的案例解析
  • 第三篇 净资产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十三章 净资产业务的会计分录
  • 13.1 本期盈余
  • 13.1.1 结转各类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
  • 13.1.2 结转各类费用科目本期发生额
  • 13.1.3 结转“本期盈余”科目余额
  • 13.2 本年盈余分配
  • 13.2.1 结转“本期盈余”科目余额
  • 13.2.2 从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
  • 13.2.3 结转“本年盈余分配”科目余额
  • 13.3 专用基金(事业单位)
  • 13.3.1 专用基金的提取或设置
  • 13.3.2 专用基金的使用
  • 13.4 无偿调拨净资产
  • 13.4.1 取得无偿调入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
  • 13.4.2 无偿调出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
  • 13.4.3 结转“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余额
  • 13.5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 13.5.1 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入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费用
  • 13.5.2 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收入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费用
  • 13.5.3 盘盈非流动资产,报经批准后处理
  • 13.5.4 结转“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
  • 13.6 权益法调整(事业单位)
  • 13.6.1 资产负债表日,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
  • 13.6.2 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将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计入单位净资产的,处置该项投资时
  • 13.7 累计盈余
  • 13.7.1 结转“本年盈余分配”科目余额
  • 13.7.2 结转“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余额
  • 13.7.3 转入“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余额
  • 13.7.4 上缴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缴回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向其他单位调出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 13.7.5 从其他单位调入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 13.7.6 使用专用基金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第四篇 收入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十四章 收入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 14.1 财政拨款收入
  • 14.1.1 取得财政拨款收入
  • 14.1.2 差错更正、退货收入
  • 14.1.3 期末确认拨款差额
  • 14.1.4 期末结转
  • 14.2 事业收入(事业单位)
  • 14.2.1 采用财政专户返还方式
  • 14.2.2 采用预收款方式
  • 14.2.3 采用应收款方式
  • 14.2.4 其他方式
  • 14.2.5 期末结转
  • 14.3 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
  • 14.3.1 日常核算
  • 14.3.2 期末结转
  • 14.4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单位)
  • 14.4.1 日常核算
  • 14.4.2 期末结转
  • 14.5 经营收入(事业单位)
  • 14.5.1 经营收入的确认
  • 14.5.2 期末结转
  • 14.5.3 增值税处理
  • 14.6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 14.6.1 日常核算
  • 14.6.2 期末结转
  • 14.7 投资收益(事业单位)
  • 14.7.1 短期债券投资收益
  • 14.7.2 长期债券投资收益
  • 14.7.3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 14.7.4 期末结转
  • 14.8 捐赠收入
  • 14.8.1 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
  • 14.8.2 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等
  • 14.8.3 期末结转
  • 14.9 利息收入
  • 14.9.1 日常核算
  • 14.9.2 期末结转
  • 14.10 租金收入
  • 14.10.1 预收租金方式
  • 14.10.2 后付租金方式
  • 14.10.3 分期收取租金方式
  • 14.10.4 期末结转
  • 14.11 其他收入
  • 14.11.1 现金盘盈收入
  • 14.11.2 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 14.11.3 收回已核销的其他应收款
  • 14.11.4 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
  • 14.11.5 置换换出资产评估增值
  • 14.11.6 其他情况
  • 14.11.7 期末结转
  • 第五篇 费用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十五章 费用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 15.1 业务活动费用
  • 15.1.1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人员计提并支付职工薪酬
  • 15.1.2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外部人员劳务费
  • 15.1.3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预付款项
  • 15.1.4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购买资产或支付在建工程款等
  • 15.1.5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所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的折旧(摊销)
  • 15.1.6 开展管理活动内部领用库存物品
  • 15.1.7 开展业务活动发生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 15.1.8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其他各项费用
  • 15.1.9 计提专用基金
  • 15.1.10 当年发生的购货退回等
  • 15.1.11 期末/年末结转
  • 15.2 单位管理费用(事业单位)
  • 15.2.1 管理活动人员职工薪酬
  • 15.2.2 为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外部人员劳务费
  • 15.2.3 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预付款项
  • 15.2.4 发生的其他与管理活动相关的各项费用
  • 15.2.5 为开展管理活动购买资产或支付在建工程款
  • 15.2.6 管理活动所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折旧、摊销
  • 15.2.7 开展管理活动内部领用库存物品
  • 15.2.8 开展管理活动发生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 15.2.9 当年发生的购货退回等
  • 15.2.10 期末/年末结转
  • 15.3 经营费用(事业单位)
  • 15.3.1 为经营活动人员支付职工薪酬
  • 15.3.2 为开展经营活动购买资产或支付在建工程款
  • 15.3.3 开展经营活动内部领用材料或出售发出物品等
  • 15.3.4 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预付款项
  • 15.3.5 开展经营活动发生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 15.3.6 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
  • 15.3.7 经营活动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折旧、摊销
  • 15.3.8 计提专用基金
  • 15.3.9 当年发生的购货退回等
  • 15.3.10 期末/年末结转
  • 15.4 资产处置费用
  • 15.4.1 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
  • 15.4.2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
  • 15.4.3 期末结转
  • 15.5 上缴上级费用(事业单位)
  • 15.5.1 按照实际上缴的金额或者按照规定计算出应当上缴的金额
  • 15.5.2 实际上缴应缴的金额
  • 15.5.3 期末/年末结转
  • 15.6 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事业单位)
  • 15.6.1 单位发生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15.6.2 实际支出应补助的金额
  • 15.6.3 期末/年末结转
  • 15.7 所得税费用(事业单位)
  • 15.7.1 发生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
  • 15.7.2 实际缴纳
  • 15.7.3 年末结转
  • 15.8 其他费用
  • 15.8.1 利息费用
  • 15.8.2 现金资产对外捐赠
  • 15.8.3 坏账损失
  • 15.8.4 罚没支出
  • 15.8.5 其他相关税费、运输费等
  • 15.8.6 期末/年末结转
  • 第六篇 预算收入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十六章 预算收入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 16.1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 16.1.1 业务简介
  • 16.1.2 会计分录
  • 16.1.3 案例分析
  • 16.2 事业预算收入(事业单位)
  • 16.2.1 业务简介
  • 16.2.2 会计分录
  • 16.2.3 案例分析
  • 16.3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事业单位)
  • 16.3.1 业务简介
  • 16.3.2 会计分录
  • 16.4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事业单位)
  • 16.4.1 业务简介
  • 16.4.2 会计分录
  • 16.4.3 案例分析
  • 16.5 经营预算收入(事业单位)
  • 16.5.1 业务简介
  • 16.5.2 会计分录
  • 16.6 债务预算收入(事业单位)
  • 16.6.1 业务简介
  • 16.6.2 会计分录
  • 16.7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 16.7.1 业务简介
  • 16.7.2 会计分录
  • 16.7.3 案例分析
  • 16.8 投资预算收益(事业单位)
  • 16.8.1 业务简介
  • 16.8.2 会计分录
  • 16.8.3 案例分析
  • 16.9 其他预算收入
  • 16.9.1 业务简介
  • 16.9.2 会计分录
  • 第七篇 预算支出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十七章 预算支出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 17.1 行政支出(行政单位)
  • 17.1.1 支付单位职工薪酬
  • 17.1.2 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
  • 17.1.3 为购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及在建工程支付相关款项
  • 17.1.4 发生预付账款
  • 17.1.5 发生其他各项支出
  • 17.1.6 当年的购货退回
  • 17.1.7 年末结转
  • 17.2 事业支出(事业单位)
  • 17.2.1 支付单位职工(经营部门职工除外)薪酬
  • 17.2.2 为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
  • 17.2.3 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构建相关资产支出
  • 17.2.4 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发生预付账款
  • 17.2.5 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缴纳的相关税费以及发生的其他各项支出
  • 17.2.6 当年的购货退回或差错更正
  • 17.2.7 期末结转
  • 17.3 经营支出(事业单位)
  • 17.3.1 支付经营部门职工薪酬
  • 17.3.2 为经营活动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
  • 17.3.3 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构建资产支出
  • 17.3.4 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预付账款
  • 17.3.5 因开展经营活动缴纳的相关税费以及发生的其他各项支出
  • 17.3.6 当年发生的购货退回或差错更正
  • 17.3.7 期末结转
  • 17.4 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
  • 17.4.1 按照规定将款项上缴上级单位
  • 17.4.2 期末结转
  • 17.5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单位)
  • 17.5.1 发生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17.5.2 期末结转
  • 17.6 投资支出(事业单位)
  • 17.6.1 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
  • 17.6.2 出售、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本年度以货币资金取得的对外投资
  • 17.6.3 期末结转
  • 17.7 债务还本支出(事业单位)
  • 17.7.1 偿还各项短期或长期借款
  • 17.7.2 期末结转
  • 17.8 其他支出
  • 17.8.1 利息支出
  • 17.8.2 对外捐赠现金资产
  • 17.8.3 现金盘亏损失
  • 17.8.4 捐赠过程中的相关税费、运输费支出
  • 17.8.5 资产置换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支出
  • 17.8.6 罚没支出等其他支出
  • 17.8.7 期末结转
  • 第八篇 预算结余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十八章 预算结余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 18.1 资金结存
  • 18.1.1 取得预算收入
  • 18.1.2 发生预算支出
  • 18.1.3 预算结转结余调整
  • 18.1.4 使用专用基金
  • 18.1.5 会计差错更正、购货退回的会计更正
  • 18.1.6 企业缴纳所得税
  • 18.1.7 确认未下达财政用款额度
  • 18.1.8 注销及恢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18.2 财政拨款结转
  • 18.2.1 差错更正、购货退回的会计更正
  • 18.2.2 与其他单位发生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的调入、调出
  • 18.2.3 上缴或注销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或额度
  • 18.2.4 内部调剂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 18.2.5 年末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业务
  • 18.3 财政拨款结余
  • 18.3.1 会计差错更正、购货退回的会计更正
  • 18.3.2 上缴或注销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或额度
  • 18.3.3 内部调剂财政拨款结余资金
  • 18.3.4 年末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业务
  • 18.4 非财政拨款结转
  • 18.4.1 提取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
  • 18.4.2 会计差错更正、购货退回的会计更正
  • 18.4.3 缴回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 18.4.4 年末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业务
  • 18.4.5 划转非财政拨款专项剩余资金
  • 18.5 非财政拨款结余
  • 18.5.1 提取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
  • 18.5.2 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
  • 18.5.3 会计差错更正、购货退回的会计更正
  • 18.5.4 划转非财政拨款专项剩余资金
  • 18.5.5 年末非财政拨款结余结转业务
  • 18.6 专用结余(事业单位)
  • 18.6.1 提取专用基金
  • 18.6.2 使用专用基金
  • 18.7 经营结余(事业单位)
  • 18.7.1 年末经营收支结转
  • 18.7.2 年末转入结余分配
  • 18.8 其他结余
  • 18.8.1 年末结转预算收入及支出
  • 18.8.2 其他结余的年末转出
  • 18.9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事业单位)
  • 18.9.1 事业单位年末结余转入
  • 18.9.2 计提专用基金
  • 18.9.3 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
  • 第九篇 政府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合并
  • 第十九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制
  • 19.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概述
  • 19.1.1 会计报表的概念
  • 19.1.2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 19.1.3 会计报表的分类
  • 19.1.4 年终清理
  • 19.2 资产负债表
  • 19.2.1 资产负债表的概述
  • 19.2.2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 19.2.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19.2.4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实例
  • 19.3 收入费用表
  • 19.3.1 收入费用表概述
  • 19.3.2 收入费用表的编制
  • 19.3.3 收入费用表的编制实例
  • 19.4 净资产变动表
  • 19.4.1 净资产变动表概述
  • 19.4.2 净资产变动表的编制原则
  • 19.4.3 净资产变动表的报表数填列方法
  • 19.4.4 净资产变动表的编制实例
  • 19.5 现金流量表
  • 19.5.1 现金流量表概述
  • 19.5.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19.5.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例
  • 19.6 预算收入支出表
  • 19.6.1 预算收入支出表概述
  • 19.6.2 预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
  • 19.6.3 预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实例
  • 19.7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
  • 19.7.1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概述
  • 19.7.2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编制原则
  • 19.7.3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报表数填列方法
  • 19.7.4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编制实例
  • 19.8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 19.8.1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概述
  • 19.8.2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原则
  • 19.8.3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报表数填列方法
  • 19.8.4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实例
  • 19.9 附注
  • 19.9.1 附注的概念
  • 19.9.2 附注的主要内容
  • 19.9.3 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 19.9.4 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
  • 19.9.5 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 19.10 会计报表的审核、汇总与分析
  • 19.10.1 会计报表的审核
  • 19.10.2 会计报表的汇总
  • 19.10.3 会计报表分析
  • 19.10.4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 第二十章 政府会计报表的合并
  • 20.1 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 20.1.1 合并范围
  • 20.1.2 报表项目及格式
  • 20.1.3 编制原则
  • 20.1.4 合并程序
  • 20.2 部门(单位)合并财务报表
  • 20.2.1 部门(单位)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列示项目
  • 20.2.2 部门(单位)合并收入费用表的列示项目
  • 20.3 本级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 20.3.1 本级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事项
  • 20.3.2 本级政府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列示项目
  • 20.3.3 本级政府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列示项目
  • 20.3.4 本级政府合并收入费用表中的收入类列示项目
  • 20.3.5 本级政府合并收入费用表中的费用类列示项目
  • 20.4 行政区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 20.5 附注
  • 20.6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收入费用表的具体编制及案例
  • 20.6.1 数据来源
  • 20.6.2 编制步骤
  • 第十篇 会计调整业务的会计分录
  • 第二十一章 政府会计调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 21.1 政府会计调整的概述
  • 21.2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调整方法
  • 21.2.1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 21.2.2 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的方法
  • 21.2.3 会计政策调整的案例解析
  • 21.3 会计估计变更
  • 21.4 会计差错更正
  • 21.4.1 会计差错的概念
  • 21.4.2 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
  • 21.5 报告日后事项
  • 21.6 披露
  • 第十一篇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会计分录
  • 第二十二章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会计分录
  • 22.1 PPP基本概念
  • 22.1.1 PPP的概念
  • 22.1.2 PPP的特点
  • 22.1.3 PPP的作用
  • 22.2 PPP发展状况
  • 22.2.1 我国PPP发展状况
  • 22.2.2 我国PPP的基本政策
  • 22.3 PPP基本形式
  • 22.3.1 PPP分类
  • 22.3.2 PPP合同体系
  • 22.3.3 PPP项目参与主体
  • 22.3.4 PPP模式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22.4 PPP项目付费机制与税收问题
  • 22.4.1 PPP项目付费机制基本模式
  • 22.4.2 PPP项目付费形式的税收问题
  • 22.5 PPP模式相关财税政策
  • 22.5.1 《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2号——服务特许权协议》对PPP会计政策的规定
  • 22.5.2 《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对PPP会计政策的规定
  • 22.6 PPP项目相关会计案例
  • 22.6.1 案例一——高速公路项目
  • 22.6.2 案例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
  • 22.6.3 案例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