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9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山西大学教授胡英泽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的学术研究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土地改革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革问题。
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整体性把握土改对乡村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此书特别注意对于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的整理和研究,从材料出发研究问题,运用新方法研究新材料,开创了中国现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农村档案与当代中国史研究
- 一、对相关概念的探讨
- 二、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的分类及其运用
- 三、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运用的反思
- 第二章 外来户(一)
- 一、引言
- 二、外来户的迁入
- 三、土改前外来户的“入住权”状况
- 四、土改后外来户与老户关系的平等化
- 五、结论
- 第三章 外来户(二)
- 一、引言
- 二、十三省二十三县
- 三、张庄权力结构的变迁
- 四、“组织起来”的干部
- 五、结论
- 第四章 土地分配
- 一、引言
- 二、吴村土改前后的地权状况
- 三、高级社前的地权状况
- 四、结论
- 第五章 役畜分配
- 一、引言
- 二、役畜养殖结构的区域差异
- 三、役畜占有结构的阶级差异
- 四、役畜短缺与合伙经营
- 五、结论
- 第六章 果树分配
- 一、引言
- 二、果树经营与交易
- 三、果树与家庭经济
- 四、结论
- 第七章 房屋分配
- 一、引言
- 二、合法买卖
- 三、合“礼”取得
- 四、合情还补
- 五、非法侵夺
- 六、结论
- 第八章 复议阶级成分
- 一、引言
- 二、清理农村阶级成分问题的提出
- 三、“复议”与“重划”辨析
- 四、“复议”的基层实践
- 五、结论
- 第九章 山西乡村社会的特点
- 一、区域历史的“长时段”性
- 二、人的跨区域流动性
- 三、村庄规模、内部社区的差异性
- 四、乡村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土改内容的丰富性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自建社以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图书的学术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效应,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普及、文博艺术、教育读物等专业板块。 近年来,本社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古籍文献整理项目“浙江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承担了《夏承焘日记全编》等11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高士奇全集》等30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省级以上图书奖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