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7千字
字数
2022-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研究了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资源配置以及宏观经济均衡的经济影响。
内容简介
作者尝试从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出发,主要运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公共品理论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希望能达到有助于深入研究社会保证经济影响的目的。
本书区别于其他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地方是,它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规章、制度等内容论述较少,而是较多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学原理以及财政学中有关公共产品理论的合理内涵,从理论角度分析社会保障的经济影响。
这种另辟蹊径以建立社会保障理论分析和理论基础的研究,在方法上是有所创新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出版说明
- 再版序言
- 序
- 序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 第三节 定义、体系和研究范围
- 一、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理解
-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 三、关于研究范围
-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分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一节 保障分配的理论依据
- 一、“扣除”说
- 二、“再生产”说
- 三、“国家”说
- 四、“人权”说
- 第二节 收入分配差别与社会保障再分配
- 一、对收入差别的测定: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 二、保障分配对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修正
- 三、中国居民收入差别的显示
- 第三节 收入运行中的保障分配
- 一、SNA的收入组成
- 二、收入运行中的保障资金
- 第四节 保障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
- 一、社会保障分配与工资分配
- 二、社会保障分配与财政分配
- 三、社会保障分配与信用分配
- 四、社会保障分配与价格分配
- 第三章 保障分配的福利机制
- 第一节 福利偏好的选择
- 一、博弈与投票机制
- 二、福利供给效应
- 三、公共福利的均衡供给
- 第二节 福利函数
- 一、社会福利函数:保障是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福利极大化:并非多多益善
-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分配
- 一、公平配置:福利分配的基本目标
- 二、平等与效率的替代:遗憾的现实
- 三、福利国家:美好的向往
- 四、“福利病”:福利国家的困惑
- 第四章 社会保障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储蓄和投资的考察
- 一、收入水平、消费倾向与储蓄
- 二、储蓄函数
- 三、社会保险税与储蓄:节俭乎?消费乎?
- 四、保障基金的储存和支付
- 第二节 对劳动供给的考察
- 一、经济增长与劳动供给
- 二、社会保障与劳动供给:劳动乎?闲暇乎?
- 三、负所得税制度——保障制度与税收制度一体化
- 第五章 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总供求均衡的考察
- 一、影响总供给的部门——部门之见
- 二、总供求均衡的实现——全局观念
- 第二节 对储蓄投资均衡的考察
- 一、储蓄与投资的结合
- 二、引入利率变量的储蓄与投资均衡
- 三、引入社会保障的储蓄与投资均衡
- 第三节 对资金部门流动的考察
- 一、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的收支账目
- 二、政府部门、国外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收支账目
- 三、社会保障与部门账户的变动
- 第四节 对经济周期的考察:自动稳定器
- 一、经济中的自动稳定机制
- 二、政府设置的“自动稳定器”
- 第六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目标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模式的几个重大问题
- 一、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相结合: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
- 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均衡负担,维护个人利益
- 三、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分担相结合:各尽其责
- 四、政府账户与保障银行相结合:有账簿,还要有金库
- 第三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特殊性
- 第七章 保障基金运行管理
- 第一节 基金筹集:从统筹到积累
- 一、基金筹集的原则
- 二、基金筹集的方式
- 三、筹资方式的选择意义
- 第二节 基金储存,从保值到增值
- 一、储存管理与社会统筹
- 二、基金储存期间的增值
- 三、组合投资管理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