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牟宗三政治哲学的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并证明牟宗三政治哲学具有双线循环结构,一线对道德心性进行存在论奠基,一线以道德心性范导人类存在。前者是经验上升的国家学,虽然“薄”,卑之无甚高论,却是“实说”。后者为本体下贯的国家学,虽然“厚”,却是“虚说”。虚实相生,经验主义的路与唯理论的路铸就同一条路,上升之路与下贯之路的循环往复才是牟宗三政治哲学的实指。

就具体论述而言,“自下而上”的牟宗三从经济问题开始。“经济组织是其他方面的托命线”。由此“托命线”,牟宗三强调“私有财产是人格尊严的一道防线”,而能够沟通康德、黑格尔的法权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自由实践,让共和国的强制力成为绝对命令,同时避免那种道德悲剧,也即崇高的道德以其神圣尊严的外衣替代了法律的位置,掩藏了对民生的冷漠。

本书强调,心性是传统中国之所以能够缓慢而坚定地朝向国家政治文明和社会生活文明行进的文化基石,牟宗三政治哲学有再奠基之功,以现代国家为传统心性奠立理性根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题记
  • 引论 叩其两端而竭焉
  • 第一章 知识与工夫:路线问题
  • 第一节 出发点
  • 第二节 “从下面说上去”与“从上面说下来”的知识论
  • 第三节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工夫论
  • 第四节 下与上
  • 第二章 幸福生活与配享幸福:财产问题(上)
  • 第一节 农村问题
  • 第二节 唯物史观
  • 第三节 纬与经
  • 第三章 幸福生活与配享幸福:财产问题(下)
  • 第一节 共和国的强制力
  • 第二节 “真正的哲学导向于神”
  • 第三节 共产主义
  • 第四章 国家与个体:自由问题
  •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仁性
  • 第二节 民主主义与王道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儒学
  • 第四节 薄与厚
  • 第五章 旁观者与参与者:生命问题
  • 第一节 “生命的学问”与“学问的生命”
  • 第二节 由青年到老年
  • 第三节 开与合
  • 第六章 策略与目标:讲法问题
  • 第一节 阴局的运会
  • 第二节 从“阳柔”的方式来接引群众
  • 第三节 卑与高
  • 第七章 保守与激进:文化问题
  • 第一节 “打天下”的“英雄的胡闹”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与中国时间
  • 第三节 守与攻
  • 第八章 牟宗三政治哲学的周围世界
  • 第一节 牟宗三与钱穆争董仲舒
  • 第二节 牟宗三与熊十力争张横渠
  • 第三节 牟宗三政治哲学的心学传统
  • 第四节 牟宗三政治哲学的存在论境域
  • 结语 奚其为为政
  • 主要参考书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