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有生命力的孩子会发光,从幼升小到小升初。

内容简介

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坏的教育示范就是给一个孩子的成长设限,不要随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纸上写下我们的规定。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箱”,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陪伴是最好的爱
  • 推荐序三 看不见的“用心”
  • 推荐序四 在“卷”的时代,寻一份“不卷”的教育智慧
  • 阅读导航
  • 01 生活 越玩越出色
  •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 从小运动好处多
  • 呼朋唤友好人缘
  • 02 阅读 泡在书海里
  •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 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 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
  •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 妈妈的“下水”作文
  • 03 学习 是学习一颗糖
  • 择校,是因为伤不起
  • 耐心等一等初入学的孩子
  • 呵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 不断激励,成就孩子的自信
  • 好心情是喜欢上学的“吸铁石”
  •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 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阅读与写作
  • 引领孩子进入英语世界
  • 警惕孩子偏科
  • 应对错题有妙招
  • 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 小升初,总有一款适合你
  • 04 品格 我们要彼此听话
  • 兄弟姐妹,要“共赢”不要“输赢”
  • 孝敬父母,从大人做起
  •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
  • 做,方知生活百味
  • 当女儿乱花钱之后
  • 小心呵护孩子珍爱生命的心
  •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收获
  • 05 心理 让天使自己飞翔
  •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长大
  •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 清晨等在门口的小男孩
  •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 走近青春期,由指导变陪伴
  • 06 沟通 换个方式表达爱
  • 我家的“邮筒”和“BBS”
  • 爸爸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 不做书桌上的“直升机父母”
  • 收藏孩子成长的足迹
  •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
  • 张老师颁发的小奖品
  • 现代版“孟母三迁”
  • 后记 自然而然的养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可以给到陪伴实操方法的书籍

    感谢刘老师的这本书,最新的修订版,结合了当下教育环境,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陪伴女儿、养育女儿的点点滴滴,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记录分享了许多普通家庭可操作的 “好点子”,让我对陪伴二年级的孩子减少了些焦虑。也更加发现,孩子可塑性很强,关键在于父母,我们的观念、我们的选择,我们的行动,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持续学习,更重要地是要付诸实践,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给到帮助和支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透过“滤镜”看育儿百态

      在阅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本充满作者个人色彩与情感滤镜的育儿回忆录。它就像一幅经过精心调色的画卷,既有着鲜明的亮点,也难免带有主观的局限性。书中,作者将自己的育儿经历娓娓道来,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便详细记录了孩子在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历程。作者在描述这些经历时,无疑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述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字里行间洋溢着作为家长的自豪与喜悦,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孩子的爱与期望。然而,这种带有滤镜的叙述方式,也使得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经验显得过于理想化。作者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三次搬家,这一行为在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作者认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而为了孩子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孩子的期望,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滤镜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频繁搬家,这种做法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可能并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的氛围、父母的陪伴以及社会的多元影响同样重要。过度强调教育资源的作用,可能会让一些家长产生焦虑情绪,认为只有进入名校、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孩子才能成功。书中作者在处理孩子学习问题时,总是能够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当孩子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作者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实践活动,帮助孩子克服了难题;在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时,作者又巧妙地引导孩子发现了阅读的乐趣。这些方法在书中被描述得十分成功,仿佛只要按照作者的方法去做,孩子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然而,在现实中,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一种方法在某个孩子身上可能有效,但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可能就毫无作用。作者的这些经验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法则。书中作者对孩子的培养模式,也让我看到了滤镜背后可能存在的单一性。作者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这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孩子在小学六年里,参加了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从音乐到体育,从绘画到书法,样样都有涉及。这种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在书中被描绘得十分完美,孩子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这种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孩子。有些孩子可能对某一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而对其他方面并不感兴趣。过度追求全面发展,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压力,甚至会扼杀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潜力。而且,成功并不是只有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这一条道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价值,他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尽管这本书带有作者的滤镜,但它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育儿启示。首先,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其次,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理解,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育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和批评。最后,我们要学会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学校和家庭,还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要让孩子在多元的环境中接触不同的事物,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育儿经历和观点。虽然这些观点带有作者的滤镜,但它们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育儿之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应该理性地分析和思考,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育儿问题,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育儿之路。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