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丝绸之路沿线新发现的古代法律文书论文集。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许多古代各时期、各民族的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书的发现,为深入探究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2018年11月17日,“丝绸之路沿线新发现的汉唐时期的法律文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二十余篇,讨论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关于先秦秦汉时期的法律文书研究。其二,对敦煌吐鲁番新发现的古代法律文书研究。其三,对中国古代后期的法律文书研究。论文集旨在对丝绸之路沿线新发现的汉唐时期的法律文书及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和讨论,在此基础上促进法学界与历史学界的交流与沟通。

目录

  • 版权信息
  • 霸姬盘小考
  • 一、两篇铭文的关系
  • 二、作器的背景
  • 三、霸姬与穆公的时代
  • 四、铭文中的誓言
  • 《曶鼎铭》第二段再探讨
  • 一、引言
  • 二、铭文的断代及对相关事实的初步研判
  • 三、作为“畴人子弟”的卜
  • 四、《曶鼎铭》第二段再探讨
  • 五、结语
  • 笞刑源流考——东周秦汉时期的“笞”与“笞刑”
  • 一、非刑之“笞”与“笞刑”
  • 二、“笞”何以入刑
  • 三、结语:律令社会的形成与“笞刑”的产生
  • 岳麓秦简所见秦代庭审的分类及其参与者
  • 一、岳麓秦简所见秦代事实审及其参与者
  • 二、岳麓秦简所见秦代法律审及其参与者
  • 三、结语
  • 秦汉时期“符”的尺寸及其演变——兼论岳麓秦简肆《奔警律》的年代
  • 一、汉代的竹使符及其流变
  • 二、秦汉简牍中符的尺寸
  • 三、秦始皇符制改革的划时代意义
  • 秦及汉初律上的“加罪”和刑罚加等排序
  • 一、“害盗别徼而盗”的“加罪”形式与原因
  • 二、“加罪一等”的逻辑
  • 三、结语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释文商榷
  • 一、径请者径请者
  • 二、自田
  • 三、有籍县官田宅
  • 丝路沿线出土诸民族契约文书格式比较研究
  • 一、契约文书概述
  • 二、诸民族契约文书格式
  • 三、结语
  • 佉卢文买卖契约之格式研究——兼与汉文、拉丁文契约比较
  • 一、佉卢文买卖契约之基本格式
  • 二、汉文、拉丁文古罗马契约之基本格式
  • 三、佉卢文契约与汉文、拉丁文契约格式之比较
  • 四、小结
  • 玉门花海《晋律注》补述
  • 一、棺板上为什么要糊上纸文书
  • 二、晋律注卷子本外观复原问题
  • 三、杜预子孙与河西律学
  • 四、墓葬秦汉法律简牍非明器说
  • 论唐代《营缮令》的形成
  • 一、引言
  • 二、“营缮事务”释
  • 三、秦代营缮事务法规与唐《营缮令》之比较
  • 四、汉——隋《律》《令》与营缮事务法规
  • 五、营缮事务之转型、凸显与唐《营缮令》之出现
  • 六、结语
  • 唐代“勋官充杂任”考
  • 一、唐初无“勋官充杂任”之制考
  • 二、“勋官充杂任”的出现及变化
  • 三、“勋官充杂任”在律令官制运作中的意义
  • 唐代盗赃法律文书中行为主义的探讨
  • 一、唐律盗赃罪之定罪——行为入罪
  • 二、“准盗论”的认定——行为比附
  • 三、呵盗的契约使用——准盗行为的私法使用
  • 墓志所见唐代荐举中的清白科
  • 一、唐代墓志简介
  • 二、从汉代的廉吏科到唐代荐举中的清白科
  • 三、唐代对被举荐为清白地方官吏的奖励与优待
  • 四、结语
  • 《神龙散颁刑部格》所见“宿宵行道”考
  • 一、“六时礼忏”:“宿宵行道”的内涵
  • 二、“妖讹宿宵”:“宿宵行道”的衍化
  • 三、“夜聚晓散”:“宿宵行道”的延展
  • 四、“午夜不行”:“宿宵行道”的整肃
  • 吐鲁番文书所见唐前期赃赎钱物管理中的地方政务运行——以府州法曹与功曹、仓曹为中心
  • 一、从地方官员考课看府州法曹“掌赃赎”职能
  • 二、府州赃赎钱物的管理体制:法曹与仓曹的分工协作机制
  • 三、结语
  • 从敦煌吐鲁番判文看唐代司法审判的效率和质量
  • 一、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判例判文及类型化模式
  • 二、对唐代司法官员法律思维和职业技能的考察
  • 三、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法律文书看唐代司法审判的效率
  • 四、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判例文书看唐代司法审判的质量
  • 五、结语
  • 归义军时期敦煌疑难土地纠纷解决的法律智慧——以索怀义土地返还纠纷案为例
  • 一、索怀义土地返还纠纷案的基本案情
  • 二、索义成土地返还纠纷案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三、以古喻今:此案的现代价值
  • 四、余论:其他史料价值
  • 《天圣令》与唐宋死刑奏报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 一、引言
  • 二、从“决前覆奏”到“决后覆核”
  • 三、从“不得驿驰行下”到“马递行下”
  • 四、从“停决奏闻”到“停决别推”
  • 五、结语
  • 时过境迁:从《吴兴金石记》中的《胡文昭公墓据碑》说开去
  • 平衡商业与政治风险:十八、十九世纪重庆的商业诉讼
  • 一、明清商业书的“风险世界”
  • 二、十八世纪重庆城的几件商业诉讼
  • 三、结语
  • 供招已符与清代的冤狱防治
  • 一、供招已符与冤狱防治目的
  • 二、虚假供招已符的防范
  • 三、供招已符的异化
  • 四、结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