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线法官精心编写,聚焦九大常见骗局,专章揭秘诈骗“套路”。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综合性法律,是党中央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特色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度的成功探索和具体实践。

为进一步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积极回应打击整治诈骗犯罪的现实需要,全书采取“总(了解诈骗犯罪)—分(易发高发九种常见骗局)—总(综合反诈指引)”的写作结构,其中常见骗局按照“识别指南—典型案例—防范举措”的逻辑依次展开,释法精准到位,析法层次分明。

本书结合通俗、有趣的典型案例,以法官视角进行专业解析,从多维度提供反诈指引。本书既是法律实务人员的参考用书,也是金融、旅游、食药、电信等行业工作人员的合规指南,更是社会大众的普法读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了解诈骗犯罪
  • 第一节 诈骗的罪与罚
  • 一、诈骗罪的法律规定:什么是诈骗罪
  •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什么情况下成立诈骗罪
  • 三、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诈骗罪要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 四、诈骗犯罪≠诈骗罪:欺骗行为还可能触犯其他罪名
  • 第二节 诈骗犯罪形态的演进路径
  • 一、第一阶段:1.0版多发性街面犯罪——传统型诈骗犯罪
  • 二、第二阶段:2.0版向金融领域扩张——新类型诈骗犯罪
  • 三、第三阶段:3.0版全民反诈时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第二章 “套路贷”骗局反诈指引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套路贷”
  • 二、“套路贷”的主要种类
  • 三、“套路贷”的行为模式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贷款要用房产还,就是让人倾家荡产
  • 案例二:只要借了钱根本还不上,这是沾着血的“夺命贷”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三章 投资理财骗局反诈指引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投资理财骗局
  • 二、投资理财骗局的常见步骤
  • 三、投资理财骗局的主要表现形态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身披“互联网金融”外衣,空手套白狼
  • 案例二:炒汇为何总是输?涨跌人为可控的新型“微交易”
  • 案例三:掘金“新经济”却陷“传销坑”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四章 收藏品骗局反诈指引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收藏品骗局
  • 二、收藏品骗局的主要特征
  • 三、收藏品骗局多发、易发的原因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老物件”遇上“拍卖师”,身价竟能翻千倍
  • 案例二:不可错过的艺术品收藏风口,再不投资就晚了
  • 案例三:古董报价上千万,“专业鉴定”暗藏玄机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五章 旅游骗局反诈指引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旅游骗局
  • 二、旅游骗局的主要特征
  • 三、旅游骗局多发、易发的原因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个人代理谎称拿到“内部折扣价”,主题公园这波热点必须蹭
  • 案例二:旅行社、珠宝店联手设局,游客高价买到地摊货
  • 案例三:“投资温泉旅游+免费领福利”看似诱人实则骗你没商量
  • 案例四:“大金链子配文身”,游客进店不买不行
  • 案例五:“预付保证金享免费游”暗藏风险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六章 药品、保健品骗局反诈指引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药品、保健品骗局
  • 二、药品、保健品骗局的主要特征
  • 三、药品、保健品骗局多发、易发的原因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把“保健品”当“药品”卖,骗子成了亿万富翁
  • 案例二:神奇“能量金字塔”真有如此玄乎?好运套餐全是套路
  • 案例三:讲座礼品是“诱饵”,返利骗局才是真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七章 电信网络诈骗之一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刷单的种类
  • 二、什么是刷单骗局
  • 三、刷单骗局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点点鼠标,日进斗金?致富神话有猫腻
  • 案例二:兼职“寄拍”套路深,赔了押金又折薪酬
  • 案例三:动动手指就能赚钱?揭秘刷单骗局真相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八章 电信网络诈骗之二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交友婚恋骗局
  • 二、交友婚恋骗局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生活不是偶像剧,“正义”男友实为已婚男
  • 案例二:女子隔屏分饰两角,健身男友竟是“90后”两娃妈
  • 案例三:想要骗你太容易,帅哥照俘获39名女性芳心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九章 电信网络诈骗之三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冒充公检法骗局
  • 二、冒充公检法骗局的主要特征
  • 三、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基本流程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真假警察分不清,女大学生被呼叫后神秘失联
  • 案例二:涉嫌犯罪需配合、签证过期需验资,你适合哪个剧本
  • 案例三:只要补齐保证金,就能轻松洗清嫌疑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了解执法办案的基本常识
  • 三、甄别真假公检法的主要方法
  • 关联法条
  • 第十章 电信网络诈骗之四
  • 第一节 识别指南
  • 一、什么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 二、什么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 三、什么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案例一:“猜猜我是谁”暗藏信息贩卖黑灰产业链
  • 案例二:非法软件伪装出售,神奇APP竟能自动提取通讯录
  • 案例三:蝇头小利不可取,买卖“两卡”当心沦为工具人
  • 案例四:骗子新宠“超级签”,推广非法APP
  • 案例五:境外来电化身“本地号码”,警惕电信诈骗新型“羊皮”
  • 案例六:帮朋友转账取现,怎么就犯法了
  • 第三节 防范举措
  • 一、刑事法律评价
  • 二、民事行为指引
  • 三、综合治理建议
  • 第十一章 “全链条、全行业、全社会”综合反诈指引
  • 第一节 全链条反诈:织密“不敢骗”的反诈防护网
  • 一、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
  • 二、确立刑事、行政、民事一体化追责体系
  • 三、推进各职能部门联动治理
  • 第二节 全行业反诈:当好“不能骗”的反诈“看门人”
  • 一、加强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 二、加强账号账户使用管理
  • 三、建立监测识别处置机制
  • 四、加强与司法机关协作配合
  • 第三节 全社会反诈:成为“骗不了”的反诈主人翁
  • 一、人人参与:全民防范
  • 二、人人知晓:精准识骗
  • 三、人人掌握:有效防骗
  • 四、人人自救:及时止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