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9.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202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探究二十世纪音乐变革的影响。
内容简介
音乐在二十世纪初之后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剧变: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在十九世纪写下的作品,从问世以来直到当时对于人们仿佛从来都还是“新音乐”。应当如何接受这些作品,如何理解音乐的这次剧变,如何面对貌似混乱的诸多流派,如何将音乐看作社会与时代的一部分,阿多诺在本书中给出的答案有力,也有着强大且持续的影响力。直至今日,对于思想界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音乐的发展史构建出的图景,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音乐的接受史来说,起到决定性影响的除了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依然是德奥思想家们在二十世纪中期所写下的一系列美学论著,而这其中重要、具奠基性的无疑是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者序
- 作者前言
- 导言
- 本书所选择的题材
- 新妥协主义
- 虚假的音乐意识
- “理智主义”
- 激进音乐也没有幸免
- 新音乐中的二律背反
- 同化
- 论方法
- 勋伯格与进步
- 作品所带来的震荡
- 素材的衍变趋势
- 勋伯格对假象与戏作的批评
- 孤独中的辩证法
- 作为风格的孤独
- 作为客观主义的表现主义
- 要素的全面整合
- 全面的“发展”
- 十二音技法的概念
- 音乐对自然的统治
- 倒退回不自由
- 十二音技法中的曲调与节奏
- 区别化与粗糙化
- 和声
- 配器的音响
- 十二音技法中的对位
- 对位的功能
- 乐曲形式
- 作曲家们
- 前卫与理论
- 背离素材
- 音乐的知识特性
- 面对社会的态度
- 斯特拉文斯基与倒退
- 真实性
- 无意图性与牺牲
- 作为本原现象的手摇风琴
- 《春之祭》与黑非洲雕塑
- 《春之祭》中的技术要素
- “节奏”
- 与集体的认同
- 古代性、现代性、婴儿性
- 持续的倒退与音乐的形态
- 精神病的特质
- 仪式
- 作为客观性的异化
- 手法中的拜物特性
- 人格解体
- 青春期痴呆
- 紧张症
- 关于音乐的音乐
- 去自然化与简单化
- 时间的分解
- 绘画的伪形
- 芭蕾音乐中的理论
- 聆听的种类
- 客观主义的欺骗性
- 最后一招
- 新古典主义
- 尝试扩展
- 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
- 主要相关作品列表
- 第五版作者后记
- 对本书的误解
- 第五版编者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