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张明楷教授代表作,强调刑法解释学,触及法益保护思想和大陆刑法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明楷教授风格鲜明、独步学林的代表作。无论是理论体系的构建,抑或分析问题的逻辑,都带有强烈的法益保护思想和浓厚的大陆刑法理论的气息。作者抉微发隐、深考精思,一以贯之地以刑法解释学为本体,发掘成文法的真实含义和内在理念。第六版仍然坚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责任领域采取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在刑罚论领域采取以责任刑限制预防刑的并合刑论。第六版再次扩容近六十万字,不仅增加了《刑法修正案(十)》《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内容以及2016年7月以后公布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还在以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增删与修改:,在刑法基础论方面,对刑法的修改、刑法的基本原则与溯及力等问题增加了相关内容;第二,在犯罪论方面,对违法性、有责性、未遂犯(不能犯)、共犯与罪数等重大问题,既有内容的增加,也有大幅度的修改;第三,在法律后果论方面,对死刑的适用、客观处罚条件、刑罚的执行、非刑罚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并有诸多修改;第四,在罪刑各论方面,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等罪名,有较多的增删与修改。此外,新版对近几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也展开了讨论。本书通过丰富的资料实证和敏锐的论断分析,同时为法科学生和实务人士解惑辩难。因而本书不仅适于刑法学课堂教学及自学之用,也适于司法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系统复习和研究之用,还是实务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第六版前言
  • 第五版前言
  • 第四版前言
  • 第三版前言
  • 第二版前言
  • 绪论
  • 第一编 刑法基础论
  • 第一章 刑法概说
  •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渊源与分类
  • 第二节 刑法的性质、机能与目的
  • 第三节 刑法的制定、修改与根据
  • 第四节 刑法的规范、体系与解释
  •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 第三节 法益保护原则
  • 第四节 责任主义原则
  •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
  •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 第二编 犯罪论
  • 第四章 犯罪概说
  • 第一节 犯罪的一般概念
  •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分类
  • 第三节 犯罪的成立条件
  • 第五章 不法
  • 第一节 不法概述
  • 第二节 构成要件符合性
  • 第三节 违法阻却事由
  • 第六章 责任
  • 第一节 责任与责任要素概述
  • 第二节 积极的责任要素
  • 第三节 消极的责任要素
  • 第七章 犯罪的特殊形态
  • 第一节 犯罪的特殊形态概述
  • 第二节 犯罪预备
  • 第三节 犯罪未遂
  • 第四节 不能犯
  • 第五节 犯罪中止
  • 第八章 共同犯罪
  •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理论前提
  •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 第三节 参与人的形态
  • 第四节 间接正犯
  • 第五节 共同正犯
  • 第六节 狭义的共犯
  • 第七节 必要的共同犯罪
  • 第八节 承继的共同犯罪
  • 第九节 不作为的共同犯罪
  • 第十节 身份犯的共同犯罪
  • 第十一节 片面的共同犯罪
  • 第十二节 共犯与认识错误
  • 第十三节 共犯与犯罪形态
  • 第十四节 共犯人的处罚原则
  • 第九章 罪数
  • 第一节 罪数的区分
  • 第二节 单纯的一罪
  • 第三节 包括的一罪
  • 第四节 科刑的一罪
  • 第五节 并罚的数罪
  • 第三编 法律后果论
  • 第十章 犯罪的法律后果概说
  • 第一节 法律后果与刑事责任
  • 第二节 法律后果与处罚条件
  • 第三节 法律后果与制裁措施
  • 第十一章 刑罚的观念
  •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 第二节 刑罚的目的
  • 第三节 刑罚的功能
  • 第十二章 刑罚的体系
  •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概述
  • 第二节 主刑
  • 第三节 附加刑
  • 第十三章 刑罚的裁量
  • 第一节 量刑概述
  • 第二节 量刑情节
  • 第三节 量刑制度
  • 第四节 量刑方法
  • 第五节 数罪并罚
  • 第六节 缓刑
  • 第十四章 刑罚的执行
  •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 第二节 减刑
  • 第三节 假释
  • 第十五章 非刑罚的法律后果
  • 第一节 非刑罚的法律后果概述
  • 第二节 单纯宣告有罪
  • 第三节 非刑罚处罚
  • 第四节 保安处分
  • 第十六章 法律后果的消灭
  • 第一节 法律后果的消灭概述
  • 第二节 时效
  • 第三节 赦免
  • 第四编 罪刑各论
  • 第十七章 罪刑各论概说
  • 第一节 罪刑各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与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刑法分则的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
  • 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 第二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 第三节 叛变、叛逃的犯罪
  • 第四节 间谍、资敌的犯罪
  • 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第三节 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第四节 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第五节 违反枪支、弹药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第六节 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 第三节 走私罪
  • 第四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 第五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第六节 金融诈骗罪
  • 第七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 第八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 第九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 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 第二节 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
  • 第三节 侵犯性的决定权的犯罪
  • 第四节 侵犯自由的犯罪
  • 第五节 侵犯名誉、隐私、信息的犯罪
  • 第六节 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
  • 第七节 妨害婚姻的犯罪
  • 第二十二章 侵犯财产罪
  •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 第二节 盗窃罪与侵占罪
  • 第三节 抢劫罪与抢夺罪
  • 第四节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
  • 第五节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罪
  • 第六节 毁坏罪与拒付报酬罪
  • 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 第三节 妨害司法罪
  • 第四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 第五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 第六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 第七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 第八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第九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 第十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 第二十四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 第一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
  • 第二节 平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
  • 第三节 战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
  • 第二十五章 贪污贿赂罪
  •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
  • 第二节 贪污犯罪
  • 第三节 贿赂犯罪
  • 第二十六章 渎职罪
  • 第一节 渎职罪概述
  • 第二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 第三节 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 第四节 特定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 第二十七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 第一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 第二节 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
  • 第三节 违反部队管理制度的犯罪
  • 第四节 危害军事秘密的犯罪
  • 第五节 危害部队物资保障的犯罪
  • 第六节 侵犯部属、伤病军人、平民、俘虏利益的犯罪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法律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由司法部领导和管理。法律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逾600种,产品包括法律法规、法学教材、学术专著、法律 实务、案例、法律词典、司法考试等,出版形式包括图书、活页、刊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产品,是中国政法院校师生、法律研究机构、法律职业者汲取法律知识、查询法律信息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