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方女性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女权运动,经历两次高潮,进入文化批判阶段。

内容简介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早在18世纪,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这场妇女运动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即女权主义运动第一个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再度达到第二次高潮。这时的“feminism”已远远超出了前期“女权主义运动”所指涉的政治运动的范畴,进入了对构成社会整体的文化加以批判的女性主义批评时期。这一阶段多被称为女性主义时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女性媒介文化研究的源流与发展前景(代前言)
  • 第一部分 汉语论文
  • 1 美国女性媒介文化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啊,拓荒者!》的女性主义目标追求
  • 3 麦克罗碧对女性杂志的意识形态分析
  • 4 《豪门恩怨》电视女性受众的制码与解码
  • 5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的女性主体建构
  • 6 看与被看:后现代媒介受众的认同空间
  • 7 约翰·菲斯克的媒介文本理论
  • 8 作为意义和快感生产者的电视观众
  • 第二部分 英语论文
  • 9 Femi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 10 Theory of the"Subject"and the"Masculine"
  • 11 Cultural Studies,Multiculturalism,and Media Culture
  • 12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 13 Feminist Criticism and Television
  • 14 The Search for Tomorrow in Today's Soap Operas
  • 15 Sex in Public
  • 16 Feminist Politics and Postmodern Seductions:Madonna and the Struggle for Political Articulation
  • 17 Madonna's Postmodern Feminism:Bringing the Margins to the Center
  • 18 The Color Purple:Black Women as Cultural Readers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