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9千字
字数
1980-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庆祝詹教授八十华诞,58周年从教,方言探索专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为庆祝詹伯慧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58周年专辑第2辑,分为特稿、方言理论探索与建构、两广汉语方言研究、方言语法研究、语音学和地理语言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海外汉语方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媒体语言研究、词汇学与辞典学、方言与移民、方言与文学、书评、博士论文撮要、研究机构、刊海推介、动态等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 特稿
- 继往开来,把广东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推上新的台阶
- 一
- 二
- 三
- 方言理论探索与建构
- 粤语句法的类型学特点
- 1 引言
- 2 粤语句法的主要特征
- 3 汉语句法的类型背景
- 4 粤语句法类型特点的再认识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粤方言入声演变规律的考察
- 一、广西粤方言概况
- 二、广西粤方言入声韵的声调类型
- 三、广西粤方言入声韵声调的演变
- 参考文献
- 两广汉语方言研究
- Migration and Language Use:The Case of Guangzhou
- Introduction
- Age,migration and language spread
- Method
- The Xigang Roucai Market(细岗肉菜市场)
- Shangxiajiu 上下九
- Tianhecheng(天河城)
- Discussion
- Conclusion
- 参考文献
- 广州地区粤方言高位元音的裂化演变
- 一、引言
- 二、高位元音i、y、u的裂化
- 三、裂化的类型分析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从深圳大鹏话看粤语和客家话的接触关系
- 一、简介
- 二、大鹏南澳音系
- 三、大鹏话韵母与周边方言的比较
- 四、从韵母比较看大鹏话的演化
- 参考文献
- 河源惠州“本地话”语音特点概略(二)
- (二)声母特点概略
- (三)韵母特点
- 小结:族群认同与语言定性
- 参考文献
- 粤东双方言(双语)区内方言接触概述
- 一、粤东地区的方言(语言)分布
- 二、粤东双方言区内方言接触概况
- 三、语言环境对粤东双方言区方言发展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方言语法研究
- 河源水源音的体貌系统
- 一、完成体
- 二、已然体
- 三、未然体
- 四、进行体
- 五、持续体
- 六、经历体
- 七、起始体
- 八、将始体
- 九、先行体
- 十、重行貌
- 十一、短时貌和反复貌
- 十二、尝试貌
- 参考文献
- 再谈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的“哩”
- 一、“哩”的地域分布
- 二、“哩”的来源
- 三、“哩”的未来
- 四、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廉江粤语中因方言接触产生的语法变异现象
- 一、引言
- 二、语法变异成分形义类举
- 三、方言接触产生语法变异的进一步论证
- 四、廉江粤语语法变异现象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闽南南安方言的述补结构及其标记
- 一、引言
- 二、南安话的可能补语及其标记“得”[lit5]
- 三、南安话没有专门的“性质补语”标记
- 四、南安话的“状态补语”及其标记
- 参考文献
- 语音学和地理语言学
- 广州话复合元音系统的声学实验
- 一、引言
- 二、声学实验过程简介
- 三、广州话复合元音的共振峰模式图
- 四、广州话复合元音的声学元音图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莆仙方言内部的语音差异
- 一、引言
- 二、声母系统内部的差异
- 三、韵母系统内部的差异
- 四、声调系统内部的差异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闽南漳平(溪南)方言“仔”及前字变调成因初探
- 一、引言
- 二、基字“仔”及前字q1的特殊变调
- 三、差异成因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地理语言学和衡山南岳方言地图
- 一、地理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 二、地理语言学的历史和类型
- 三、湖南的语言地理
- 四、衡山南岳的方言地图
- 参考文献
-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 柳江壮语数范畴的两个语法形式
- 一、名词的类复数标记——toŋ6
- 二、部分量化词——ma:ŋ3
- 参考文献
- 标话研究综述
- 一、讲标人民族成分的研究
- 二、标话的研究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海外汉语方言研究
- 广东潮汕方言在东南亚的流变
- 一、东南亚各国华人社区广东潮汕方言简介
- 二、东南亚华人社区广东潮汕方言的变异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语言文字应用
- 《新潮汕字典》编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 一、现实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于潮汕地区的字典
- 二、如何在《新潮汕字典》中体现潮汕地区方言文化特色
- 三、《新潮汕字典》应该标注哪一个地点的方音
- 参考文献
- 媒体语言研究
- 港式词汇的“港台渊源”初探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参考文献
- 词汇学与辞典学
- 现代汉语词典中词性标注的词位理据
- 一、词位概念与词目概念的差异
- 二、汉语词典适用的词位概念
- 三、构词关系描述系统与词性—义项的层次关系
- 参考文献
- 方言与移民
- 赣东北的嘉应客家移民与嘉应“广东话”
- 一、引言
- 二、赣东北嘉应移民的分布与源流
- 三、赣东北嘉应广东话的语用现状
- 四、赣东北嘉应广东话的音系及其特点
- 五、赣东北嘉应广东话的词汇特点
- 参考文献
- 方言与文学
- 明刊闽南方言戏文中的“赐”有致使义用法吗
- 参考文献
- 香港粤语塞擦音、擦音声母的音变考察
- 一、引言
- 二、音变现象分析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佛山童谣词汇的民俗文化意蕴
- 一、“卖懒”
- 二、“贴红钱”、“元宝蜡烛”、“炮仗”
- 三、“扒龙船”、“龙舟舟”
- 四、“竖中秋”
- 五、“食酸姜”
- 六、“铃髻”、“花鞋”、“裹足”
- 七、“娶二娘”、“啲啲咑咑娶返归”
- 八、“象牙床”、“金漆枕头”、“龙须席”、“珍珠笄”
- 参考文献
- 清中叶岭南文人吕坚语言观管窥
- 一、关于汉语虚词
- 二、关于汉语方言
- 三、关于文字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书评
- 失迷在“大话”中的学者话语
- 一、粗口“不绝于耳”,学者话语严重流俗
- 二、常识性错误频现,硬伤不断
- 三、主观臆断,随意说解
- 四、结语
- 博士论文撮要
- 东莞粤方言词汇和广州话词汇比较研究
- 港澳新词语研究
- 论粤方言词本字考释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
- 刊海推介
- 动态
- 广东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暨《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专题研讨会举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