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研究:目标、现状、制度约束与措施
内容简介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是一种双重治理结构,它既是一个社会团体,也是一个商事企业,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对合作社的旨趣追求有微妙的差异。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追求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合意和有效三大治理目标。本专著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 、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为基础,从空间维度对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理论指导、制度基础和社会背景进行总结,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现实约束进行分析;从主体维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素质进行分析;从制度环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其内部制度、法律规范、外部制度的约束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 国内外关于合作社治理问题的文献梳理
- (一)国外关于合作社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中国关于合作社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四 可能的创新点
- (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进行研究
- (二)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治理实践方面进行历史回顾
- (三)运用“现状—困境—对策”的逻辑结构进行具体问题剖析
- 五 样本选择
- (一)地点选择
- (二)问卷设计
- (三)调研方式
- (四)样本来源及其构成
- 第一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理论指导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
- 二 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是农民合作社治理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指导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历史回顾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合作社治理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合作社的制度供给
- (二)革命根据地农民合作社的治理实践
- (三)国统区农民合作社的治理实践
- (四)合作社组织的治理绩效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治理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制度供给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治理绩效
- 三 合作化高潮时期合作社治理状况
- (一)人民公社的制度供给
- (二)人民公社的治理结构
- (三)人民公社的治理绩效
- 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状况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沿革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供给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现状
- 第三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改进的现实基础
- 一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制度基础
- (一)生产力发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经济前提
- (二)合作经济组织供不应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制度需求
- (三)政府推动引导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制度诱因
- (四)提高绩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基本目标
- 二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制度边界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属性
- (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内容
- 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改进的现实约束
- (一)国家行政行为的制度嵌入造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困境
- (二)市场经济的经济嵌入造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困境
- (三)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嵌入造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困境
- (四)乡土文化的文化嵌入所造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困境
- 第四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成员素质基础
- 一 成员素质基础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素质基本情况
- (二)社员民主意识基本情况
- 二 成员素质问题导致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困境
- (一)中小社员的“搭便车”行为
- (二)“精英俘获”问题
- (三)社员“信任”问题
- 三 提高成员素质视阈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改进对策
- (一)加大人力资源投资
- (二)规范合作社管理
- (三)鼓励社员入股
- (四)采用选择性激励机制
- (五)畅通信息渠道,增加社员信任感
- (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成长
- (七)提高社员民主意识
- 第五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法律规制
- 一 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规定
- (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的规定
- (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准入的规定
- (三)对社员经济权利的规范
- (四)对社员民主管理的规定
- 二 相关法律法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实践中的困境
- (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缺失
- (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资格界定的模糊
- (三)对社员经济权利的规定缺失
- (四)对社员民主管理的规定缺失
- (五)对法律法规配套规范的缺失
- (六)对合作社联社规定的缺失
- 三 法律规范缺失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改进对策
- (一)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制度
- (二)明确社员身份和资格限制
- (三)完善社员经济权利
- (四)完善社员民主管理
- (五)对联合社立法
- 第六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
- 一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运行现状
- (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决策机制
- (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激励机制
- (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监督机制
- (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利益链接机制
- 二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的治理困境
- (一)在决策机制方面的困境
- (二)在激励机制方面的困境
- (三)在监督机制方面的困境
- (四)在利益链接机制方面的困境
- 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改进对策
- (一)完善理事会制度,形成对决策机制的约束
- (二)注重物质和精神激励,改进激励机制
- (三)规范监督机构、完善监事会成员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
- (四)建立健全各项影响利益分配的相关制度,改进利益分配机制
- (五)提升生存能力,建立合作社联社
- (六)改进合作社管理能力,鼓励组织再造
- 第七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外部环境
- 一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外部环境因素
- (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市场环境
- (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政策环境
- (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文化环境
- 二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环境不足的治理困境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在外部市场环境中的困境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在外部政策环境中的困境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在外部文化环境中的困境
- 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环境治理问题改进的对策
- (一)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 (二)完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观念和机制
- (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发展的现实进行更多关照
- 结语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成员素质基础整体不高制约着合作社治理的水平
- (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制约着合作社治理的有效性
- (三)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合作社治理的健康发展
- (四)外部环境的发展现状制约着合作社治理的具体实施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未来趋势
- (一)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合作社治理的发展趋势
- (二)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合作社治理的发展趋势
- (三)在合作社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中治理的发展趋势
- (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作社治理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