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审美”系列讲座讲稿的基础上,由美学与艺术领域学者进一步修改、撰文完善,建构了较为清晰的理论体系,深化了各个主题的思想内涵。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讲,涵盖美学原理及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文学之美、中国戏剧之美、中国绘画之美、中国传统工艺之美、中国书法之美、中国建筑之美、中国音乐之美、中国服饰之美、中国礼仪之美等十个主题。

本书既有学术高度,又有普及广度,力求实现编写组以美培元、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化人的理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第一讲 中国审美导论
  • 审美的意义
  • 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透视
  • 一、中华美学精神研究与学习的意义
  • 二、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现状管窥
  • 三、中华美学精神的时空维度分析
  • 四、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 第二讲 中国文学之美
  • 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 中国古代文学之美
  •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界定
  • 二、所谓“文学之美”
  • 三、古代文学“美在何处”
  • 四、古代文学“之所以美”
  • 第三讲 中国戏剧之美
  • 中国戏剧的美育意义
  • 一、蔡元培在民众教育立场上对戏剧之教育功用的认识与倡导
  • 二、蔡元培在美育立场上对戏剧之教育功用的认识与倡导
  • 三、蔡元培倡行戏剧之教育功用的影响与意义
  • 中国戏曲的流变与审美
  • 一、中国戏曲的简要历程
  • 二、中国戏曲的流布分类
  • 三、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 四、中国戏曲的艺术鉴赏
  • 第四讲 中国绘画之美
  • 中国书画鉴赏要义
  • 一、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形式区别
  • 二、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文化区别
  • 三、结语
  • 中国画审美散言四则
  • 一、无处不审美
  • 二、中国画审美的起点:正名“中国画”
  • 三、礼乐君子——中国画旨独立千古
  • 四、乱世新生,恒变恒新
  • 第五讲 中国传统工艺之美
  • 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未来
  • 一、中国工艺之美,点亮现代生活
  • 二、鲁派内画
  • 三、植物染色
  • 四、徽州三雕
  • 五、漆画
  • 六、畲族银雕
  • 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与特征
  • 一、何为传统工艺
  • 二、传统工艺门类
  • 三、历史沿革
  • 四、传统工艺的特点
  • 五、传统工艺之美
  • 第六讲 中国书法之美
  • 中国书法的正字与审美
  • 中国书法审美的演变与机制
  • 一、书法是什么?
  • 二、书法的流变
  • 三、书法的审美基础
  • 四、书法的审美机制
  • 五、书法审美的多元性
  • 第七讲 中国建筑之美
  • 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
  • 一、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认知和误区
  • 二、建筑与艺术
  • 三、中国建筑之美
  •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与形态
  • 一、中国古建筑历史沿革
  • 二、主流的木构架传统
  • 三、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 四、坛庙建筑——祭祀空间的营造
  • 五、宫殿建筑——封建宗法礼制的设计
  • 六、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 第八讲 中国音乐之美
  • 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 一、概述
  • 二、中国传统音乐对世界音乐文化的独特贡献
  • 三、中国传统音乐与艺术的相生性
  •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
  • 五、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问题
  • 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与审美
  •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
  •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分类
  •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
  •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
  • 五、中国传统音乐的美育意义
  • 第九讲 中国服饰之美
  • 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 中国服饰的历史脉络
  • 一、先秦服饰
  • 二、秦汉服饰
  • 三、魏晋南北朝服饰
  • 四、隋唐服饰
  • 五、宋辽金元服饰
  • 六、明清服饰
  • 七、民国服饰
  • 第十讲 中国礼仪之美
  • 中国的礼仪美学和典礼艺术
  • 一、中国传统之礼的审美自觉
  • 二、礼作为表现情感的形式
  • 三、礼作为精神观念的象征形式
  • 四、结语
  • 中国礼仪审美的历史探源
  • 一、释“礼”
  • 二、“礼生于情”
  • 三、礼中之“理”
  • 四、礼的境遇性
  • 跋 回窥中国审美精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