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3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高等教育设计创新能力教学实践成果
内容简介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综合性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阶段,以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能力为主旨的课程已经在许多大学中成为公共课。本书是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设计基础教学论坛文集。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次论坛演讲者的主旨演讲文稿,第二部分是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设计教学的典型案例,第三部分本次论坛的入选论文。本书集合了当下中国工业设计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真实反映了各类院校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程组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探索和实践成果。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序一 认知的基础逻辑与设计思维
- 序二 基础教学要与时俱进
- 前言
- 目录
- 单元一 论坛主题发言 Forum Keynote Speech
- 工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研究
- 设计的协同与进化
- 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 应用“事理学方法论”探讨产品设计中的基础研究
-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认知实践教学探索
- 薪火筑基——构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六度模型”
- 高速列车外形研究
-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融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 让基础成为基础——设计基础课程中创新思维方法的融入
- 基于认知模型的设计基础课程设置分析
- “情境、联通、价值”——作为综合设计基础的设计史教学
- 基于设计思维的跨专业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 从手到心——基于木材和布艺的阶段式设计动手实践教学探索
- 以人类新的面向探索未来产品设计的新思路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基础”与动漫游戏产业结合的课程探索与实践
- 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危与机
-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探索
- 地方院校2020版工业设计培养方案探讨
- 基础研究设计教学
- 日常中的非常——将设计心理学导入综合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中的必要性
- 单元二 院校主题研讨 Academic seminar
-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再创新
- 中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系统思考
-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基础教学经验分享
- 工业设计人才所需的“新”能力
- 根据合格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倒推专业课程体系
- 面向产出的工业设计“循环”培养体系
- 关于用户研究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 设计与艺术设计概论
- 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与教学建议
- 围绕产业价值链和设计创新链构建设计教学
- 湖南科技大学设计教育范式介绍
- 形态训练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设计技术与方法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做法
- 设计色彩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与时俱进的动态系统
- 工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展示设计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设计史论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工业设计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在技术的发展现状下认知的变与不变
- “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分享
- 设计史论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开源硬件与编程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交通工具设计与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做法与案例分享
- 以关怀为导向的设计思维
- 信息时代下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
- 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产品设计专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维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维设计造型基础和创意色彩学课程教学经验分享与反思
- 让学生认识自己和发掘自己
-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案例分享与反思
- 中西方服装史的创新改革实践与反思
-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 工业设计教学案例与反思——皮筋动力车课程群及竞赛
- 大学本科综合设计基础教学实践探索
- 设计基础教育的探索与反思
- 设计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
- 教师在不断参与同反思中获得专业发展
- “全流程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 产品创新设计教学与反思
- 设计思维与感性设计方法教学与反思
- 综合设计基础教学探索与反思
- “产品模型制作”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与反思
- 工业设计创新实践课程探索
- 把握中国工业设计的时代机会与研究型综合性人才培养
- 中国工业设计教学探索
- 关于工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思考
- 将设计素描与工程制造原理等基础课融合为一个教学体系
- 单元三 论坛主题论文 Forum Topic Paper
- 以人类新的面向探索未来产品设计的新思路
- 浅谈应用型高校动漫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 思维导图在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世界现代设计史为例
- 形态 空间 思维——设计基础课程三要素
- 依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设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知识架构
- 从赋能社会转化为理念与志愿者行动相结合的教育路径探索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基础”与动漫游戏产业结合的课程探索与实践
- 基于网络平台的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 工业设计领域应届毕业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 工科类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设置研究与教学方法探讨
- 基于模块化教学法的表现技法在线教学课程研究
- 复盘模式在标志与VI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增强在线教育互动性和教学可持续性方法的实践研究
- 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虚拟艺术”教学工作坊实践
- 产品设计专业“材料与工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 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 关于产品手绘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一致性问题的探讨
- 设计基础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培养
- 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美感培育路径研究
-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探索
- 疫情日常下居家防疫主题设计教学探索与研究
-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多媒体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 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课程研究
- 面向理工科学生以透视与结构素描为基础课的培养新路径
- 设计思维在构建工业社会学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探究
- 智能时代下的高校设计基础课程探究
- 理工科类大学设计专业基础综合课程群教学探索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改革的思考
- 在线教学需要提升师生预前准备效能
- 基于用户感受的产品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 基于认知模型的设计基础课程设置分析
- 交通工具设计协同创新教学改革建设与实践探索
- 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淘宝造物节”为例
- 民族文化元素在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面向工业设计的体验式工程材料教学平台建设
- 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入工业设计概论的教学思路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