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8千字
字数
2022-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刑事缺席审判法律制度的相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本体论、价值论、比较论、立法解释论、程序论、证明论的角度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就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现有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展示最新理论和实践动态、拓宽相关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司法决策提等供智力支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本体论
- 第一节 刑事缺席审判的概念、属性与特点
- 一、刑事缺席审判的概念
- 二、刑事缺席审判的属性
- 三、刑事缺席审判的特点
- 四、刑事缺席审判与民事缺席审判的区别
- 第二节 刑事缺席审判的分类
- 一、控方缺席的缺席审判与辩方缺席的缺席审判
- 二、形式缺席的缺席审判与实质缺席的缺席审判
- 三、作为审判程序的缺席审判与作为保全程序的缺席审判
- 四、程序制裁型缺席审判与程序便利型缺席审判
- 第三节 刑事缺席审判的历史发展
- 一、缺席审判制度的起源
- 二、缺席审判制度的发展
- 三、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普遍确立
- 小结
- 第二章 价值论
- 第一节 刑事缺席审判之容许性理论
- 一、诉讼效率
- 二、实体公正
- 三、刑罚功能
- 四、起诉法定与有诉必审
- 五、相对合理主义
- 第二节 刑事缺席审判之限制性理论
- 一、程序公正
- 二、刑事被追诉人人权保障
- 三、刑事诉讼构造
- 第三节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不同诉讼价值的平衡
- 一、动态平衡诉讼观下的刑事缺席审判
- 二、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价值的平衡
- 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价值的平衡
- 四、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价值的平衡
- 小结
- 第三章 比较论
- 第一节 域外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况
- 一、域外刑事缺席审判的内涵和类型
- 二、域外刑事缺席审判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 三、域外刑事缺席审判的立法体例
- 四、域外刑事缺席审判实践
- 第二节 域外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域外刑事缺席审判适用情形
- 二、域外刑事缺席审判适用程序
- 三、域外刑事缺席审判救济程序
- 第三节 国际公约中有关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内容
-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 三、国际刑事法庭规则及《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 四、《欧洲人权公约》
- 小结
- 第四章 立法解释论
- 第一节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立法概况
- 一、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立法进程
- 二、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立法背景
- 第二节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立法框架
- 一、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立法体例
- 二、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刑事缺席审判适用案件范围及适用条件
- 二、刑事缺席审判管辖及审判组织
- 三、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 第四节 刑事缺席审判中的律师辩护
- 一、刑事缺席审判中律师辩护的特殊性
- 二、刑事缺席审判中律师辩护权内容
- 三、刑事缺席审判中律师行使辩护权的保障机制
- 小结
- 第五章 程序论
- 第一节 正当程序视野下的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 一、正当程序理论
- 二、刑事缺席审判与底限正义
- 三、刑事缺席审判与权利不可克减
- 第二节 刑事缺席审判前程序
- 一、刑事缺席审判前侦查(调查)程序
- 二、刑事缺席审判前审查起诉程序
- 第三节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 一、刑事缺席审判庭前准备程序
- 二、刑事缺席审判庭审程序
- 第四节 刑事缺席审判救济程序
- 一、我国刑事缺席审判救济程序的立法分析
- 二、我国刑事缺席审判救济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证明论
- 第一节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中证明的特殊性
- 一、刑事缺席审判中的证明与对席审判中的证明
- 二、刑事缺席审判证明与违法所得没收审判证明
- 第二节 刑事缺席审判证据适用规则
- 一、证据衔接规则
- 二、证据开示规则
- 三、证人出庭规则
- 四、法官职权调查与全面审查规则
- 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三节 刑事缺席审判中的证明
- 一、影响刑事缺席审判证明的因素
- 二、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证明机制
- 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