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0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考古学为指导,探讨楚辞的历史文化。
内容简介
楚辞除具有卓越的文学价值外,还蕴含了丰富的史料,故备受历代历史学者重视。近现代以来,随着甲骨文、简帛考古的突破,楚辞历史研究已蔚为大观。然而虽然学者积极提倡以考古资料研究楚辞中的历史文化,但与其他领域(《九歌》、楚辞异文等)比较,已经落后,且滞后于考古学为楚辞学提供资料的进度。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书试图以上古史事、古史人物及其事迹、神话和神祇为中心,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以“二重证据法”为指导,从史料学角度出发,对楚辞所涉及的上古历史文化进行考古学阐释。
本书认为,楚辞中的许多历史记载,经过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其真实可靠性;而其中的传说、附益成分,也因考古资料尤其是出土文献得以分解、辨明;对楚辞神话的探讨过程,也是揭示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学术成果一览
- 总序 齐鲁文化的古典学意义
- 绪论
- 第一节 考古发现、楚辞与古代文明
- 第二节 本书的选题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从考古发现看《天问》上古史事
- 第一节 五帝时代中期至夏初的夷夏关系
- 第二节 先商族史迹探析
- 第三节 有易氏历史的考索
- 第四节 商末周初史事考
- 第五节 周昭王、穆王伐楚事迹说
- 第二章 楚辞古史人物及其事迹研究
- 第一节 禹事迹研究(附夏启事迹研究)
- 第二节 伊尹事迹辨正
- 第三节 梅伯事迹研究
- 第四节 姜太公事迹考
- 第五节 伍子胥事迹辨说
- 第三章 考古发现与楚辞神话、神祇研究
- 第一节 高台及与之相关的感生神话
- 第二节 秦简《归藏》与楚辞神话
- 第三节 湘君、湘夫人研究
- 第四节 子弹库帛书《天象》篇与少司命
- 第五节 河伯祭祀研究
- 第四章 屈原的历史观及其创作来源——以《天问》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屈原的历史观——与上博简《容成氏》篇古史传说的比较
- 第二节 《天问》创作的来源问题
- 结语
- 附录一
- 一、羿事迹辨析
- 二、楚辞“五子”说
- 三、水神“大波”考
- 四、屈氏的来源问题
- 五、楚人的来源和楚文化的形成
- 六、“鼎臑盈望”新解
- 七、再谈汉儒对屈原的批评问题
- 附录二
- 一、浅论孙作云先生的楚辞研究
- 二、读《楚辞类稿》札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