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4千字
字数
202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点关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呈现的语言生态。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语言材料,并以此为依据描写分析了青海河湟地区汉语方言及部分民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节 河湟地区的界定及人文历史概貌
- 一 “河湟地区”的界定
- 二 河湟地区人文历史概貌
- 第二节 研究说明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三 调查选点说明
- 四 发音合作人
- 第一章河湟地区语言生态概况
- 第一节 青海汉语方言的分布及特点
- 第二节 河湟地区中原官话特点
- 一 河湟地区中原官话秦陇片特点
- 二 河湟地区中原官话河州片特点
- 第二章河湟地区语言生态状况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河湟地区汉藏杂居区汉语状况
- 一 贵德县上刘屯地理与人文概况
- 二 贵德县上刘屯话音系及特点
- 三 贵德县上刘屯话归属探讨
- 第二节 河湟地区汉回杂居区汉语状况
- 一 民和马营镇地理与人文概况
- 二 民和马营镇回族汉语音系及特点
- 三 民和马营镇回族汉语音韵特点
- 四 马营镇回族汉语的连读调与词调
- 第三节 河湟地区汉土杂居区汉语状况
- 一 乐都区达拉土族乡地理与人文概况
- 二 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甘沟山话音系及特点
- 第三章河湟地区因语言接触产生的变化
- 第一节 族群接触中的语言比较
- 一 河湟地区语言接触概况
- 二 河湟地区汉语方言语法现象概述
- 三 河湟地区汉语方言与阿尔泰诸语言比较
- 四 语言接触背景下河湟地区汉语方言的类型学意义
- 第二节 多民族聚居区的语言借用和变异
- 一 河湟地区语言语音的接触变化
- 二 河湟地区语言词汇的接触变化
- 三 河湟地区语言语法的接触变化
- 结语创建和谐语言文化生活
- 附录主要方言点部分词汇、语法调查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