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金融法规制度以及金融会计实务编写而成。

内容简介

本书紧密结合金融企业实际工作的特点与要求,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信托、担保、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细分行业的具体业务操作过程,深入讲解了各种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与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分为41章,对整个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具有层次性的介绍说明。从会计科目、各项普通业务、特殊类型业务,一直到财务报表编制,详细地为读者进行了规则讲解与案例演示。对金融机构的共性业务进行了重点阐述,并注重对不同业务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本书内容务实、结构清晰、流程直观、可操作性强,用实际案例分析了工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情况,为读者掌握金融会计的各类处理方法,也为熟悉掌握金融会计各个财务报表、分析报表提供了切实的参考指导。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篇 金融企业会计总论
  • 第1章 金融企业会计概述
  • 1.1 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企业会计
  • 1.1.1 金融机构体系
  • 1.1.2 金融企业会计
  • 1.2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
  • 1.2.1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1.2.2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 1.3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 1.3.1 会计科目
  • 1.3.2 记账方法
  • 1.3.3 会计凭证
  • 1.3.4 账簿和账务组织
  • 1.3.5 会计报表
  • 第2章 金融企业的资产
  • 2.1 金融资产
  • 2.1.1 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 2.1.2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 2.1.3 金融资产减值
  • 2.1.4 金融资产转移
  • 2.2 长期股权投资
  • 2.2.1 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
  • 2.2.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 2.2.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 2.2.4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的转换
  • 2.2.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2.2.6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 2.2.7 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
  • 2.3 固定资产
  • 2.3.1 固定资产概述
  • 2.3.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2.3.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 2.4 投资性房地产
  • 2.4.1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 2.4.2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 2.5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 2.5.1 无形资产的特征及确认
  • 2.5.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 2.5.3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 2.5.4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 2.5.5 无形资产的处置
  • 2.5.6 其他资产
  • 第3章 金融企业负债
  • 3.1 流动负债
  • 3.1.1 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 3.1.2 短期借款
  • 3.1.3 拆入资金
  • 3.1.4 交易性金融负债
  • 3.1.5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 3.1.6 应付职工薪酬
  • 3.1.7 应交税费
  • 3.1.8 应付利息
  • 3.2 非流动负债
  • 3.2.1 非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 3.2.2 预计负债
  • 第4章 所有者权益
  • 4.1 所有者权益概述
  • 4.1.1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 4.1.2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
  • 4.1.3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 4.2 实收资本的核算
  • 4.2.1 实收资本的性质和相关规定
  • 4.2.2 实收资本确认和计量的基本要求
  • 4.2.3 实收资本发生增减变动时的会计处理
  • 4.3 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
  • 4.3.1 资本公积的性质
  • 4.3.2 资本公积的种类
  • 4.3.3 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 4.4 留存收益与一般风险准备的核算
  • 4.4.1 留存收益
  • 4.4.2 盈余公积
  • 4.4.3 未分配利润
  • 4.4.4 一般风险准备
  • 第5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 5.1 收入
  • 5.1.1 收入的定义
  • 5.1.2 金融企业营业收入的构成
  • 5.1.3 金融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 5.1.4 金融企业收入的核算
  • 5.2 费用
  • 5.2.1 金融企业费用
  • 5.2.2 金融企业费用的确认
  • 5.2.3 金融企业费用的核算
  • 5.3 利润
  • 5.3.1 利润的构成
  • 5.3.2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 5.3.3 金融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和核算
  • 第6章 所得税会计
  • 6.1 所得税会计概述
  • 6.1.1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 6.1.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6.1.3 计税基础
  • 6.1.4 暂时性差异
  • 6.2 所得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 6.2.1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 6.2.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 6.2.3 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 6.2.4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 6.3 所得税披露
  • 第二篇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处理办法
  • 第7章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核算
  • 7.1 存款业务概述
  • 7.1.1 存款业务的意义
  • 7.1.2 存款业务的分类
  • 7.1.3 存款账户的种类和管理
  • 7.1.4 设置用于核算存款业务的会计科目
  • 7.2 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
  • 7.2.1 单位活期存款核算
  • 7.2.2 单位定期存款核算
  • 7.2.3 单位其他存款
  • 7.2.4 对账与销户
  • 7.3 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
  • 7.3.1 活期储蓄存款的核算
  • 7.3.2 定期储蓄存款的核算
  • 7.3.3 储蓄所日结和事后监督
  • 7.3.4 存单(折)的挂失
  • 7.4 存款利息的核算
  • 7.4.1 利息计算的一般规定
  • 7.4.2 单位存款利息的核算
  • 7.4.3 储蓄存款利息的核算
  • 第8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核算
  • 8.1 贷款业务概述
  • 8.1.1 贷款业务的意义
  • 8.1.2 贷款业务的种类
  • 8.1.3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
  • 8.1.4 贷款业务的核算要求
  • 8.2 信用贷款
  • 8.2.1 信用贷款概述
  • 8.2.2 贷款发放
  • 8.2.3 贷款收回
  • 8.3 担保贷款
  • 8.3.1 担保贷款概述
  • 8.3.2 保证贷款
  • 8.3.3 抵押贷款
  • 8.3.4 质押贷款
  • 8.4 票据贴现
  • 8.4.1 票据贴现概述
  • 8.4.2 受理贴现
  • 8.4.3 贴现到期
  • 8.5 贷款利息的核算
  • 8.5.1 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 8.5.2 贷款利息的核算
  • 第9章 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
  • 9.1 支付结算业务概述
  • 9.1.1 支付结算的概念及作用
  • 9.1.2 支付结算的管理体制
  • 9.1.3 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 9.1.4 支付结算纪律
  • 9.1.5 支付结算方式和支付结算工具
  • 9.2 票据结算业务的核算
  • 9.2.1 票据的基本知识
  • 9.2.2 支票的核算
  • 9.2.3 银行本票的核算
  • 9.2.4 银行汇票的核算
  • 9.2.5 商业汇票的核算
  • 9.3 结算方式的核算
  • 9.3.1 汇兑业务的核算
  • 9.3.2 托收承付的核算
  • 9.3.3 委托收款的核算
  • 9.4 信用卡业务的核算
  • 9.4.1 信用卡的定义
  • 9.4.2 信用卡的基本规定
  • 9.4.3 信用卡的核算
  • 第10章 银行间支付清算业务的核算
  • 10.1 现代化支付系统概述
  • 10.1.1 现代化支付系统定义
  • 10.1.2 其他相关支付体系简介
  • 10.2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核算
  • 10.2.1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概述
  • 10.2.2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参与者
  • 10.2.3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业务流程
  • 10.2.4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业务范围
  • 10.2.5 设置大额支付系统的相关会计科目
  • 10.2.6 大额实时支付业务的会计核算
  • 10.3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核算
  • 10.3.1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概念
  • 10.3.2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业务流程
  • 10.3.3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业务范围
  • 10.3.4 设置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会计科目
  • 10.3.5 小额批量支付业务的会计核算
  • 10.4 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的核算
  • 10.4.1 银行内支付系统的定义
  • 10.4.2 系统内电子汇划与资金清算的基本做法
  • 10.4.3 电子汇划业务范围和参与机构
  • 10.4.4 电子汇划业务的会计科目
  • 10.4.5 电子汇划业务的账务处理
  • 10.4.6 电子汇划清算账户的核算
  • 第11章 商业银行往来业务的核算
  • 11.1 商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往来的核算
  • 11.1.1 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的开立
  • 11.1.2 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存取现金的核算
  • 11.1.3 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缴存存款的核算
  • 11.1.4 再贷款的核算
  • 11.1.5 再贴现的核算
  • 11.2 商业银行同业往来的核算
  • 11.2.1 跨系统转汇的核算
  • 11.2.2 同业拆借的核算
  • 11.2.3 转贴现
  • 11.2.4 同城票据交换
  • 11.3 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往来的核算
  • 11.3.1 资金汇划清算系统构成
  • 11.3.2 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的基本做法
  • 11.3.3 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
  • 11.3.4 系统内资金调拨的核算
  • 11.3.5 电子汇划往来与资金清算
  • 11.3.6 资金汇划清算的对账
  • 第12章 外汇业务的核算
  • 12.1 外汇业务概述
  • 12.1.1 外汇和汇率
  • 12.1.2 外汇业务的意义
  • 12.1.3 外汇业务的主要内容
  • 12.1.4 外汇业务核算原理
  • 12.1.5 外汇业务记账方法
  • 12.1.6 外汇业务核算的特点
  • 12.2 外汇买卖的核算
  • 12.2.1 外汇买卖业务的内容
  • 12.2.2 外汇买卖业务的科目设置
  • 12.2.3 外汇买卖业务的账务处理
  • 12.3 外汇存贷款的核算
  • 12.3.1 外汇存款
  • 12.3.2 外汇存款业务的核算
  • 12.3.3 外汇贷款业务的核算
  • 12.4 国际结算
  • 12.4.1 国际结算的概念
  • 12.4.2 信用证结算业务的核算
  • 12.4.3 国际汇兑业务的核算
  • 12.4.4 托收的核算
  • 12.5 外汇业务损益的计算与结转
  • 12.5.1 汇兑损益的定义
  • 12.5.2 汇兑损益的确认
  • 12.5.3 汇兑损益的归属
  • 12.5.4 汇兑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 第三篇 保险企业会计核算
  • 第13章 保险公司会计概述
  • 13.1 保险公司概论
  • 13.1.1 保险公司的定义及主营业务
  • 13.1.2 保险业务的特点
  • 13.1.3 保险业务的分类
  • 13.2 保险会计的核算概述
  • 13.2.1 保险公司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 13.2.2 保险会计的核算对象
  • 13.2.3 保险会计科目表
  • 第14章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
  • 14.1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特点和要求
  • 14.1.1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特点
  • 14.1.2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要求
  • 14.2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核算
  • 14.2.1 保费收入的概念
  • 14.2.2 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确认的条件
  • 14.2.3 保费收入的业务程序
  • 14.2.4 会计科目的设置
  • 14.2.5 账务处理
  • 14.3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保险准备金的核算
  • 14.3.1 保险金的确认
  • 14.3.2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核算
  • 14.3.3 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核算
  • 14.4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赔款支出的核算
  • 14.4.1 赔款支出的概念
  • 14.4.2 保险赔款额的计算
  • 14.4.3 赔款支出的核算
  • 14.5 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特殊渠道业务的核算
  • 14.5.1 共同保险业务的核算
  • 14.5.2 “保险卡”业务的核算
  • 14.5.3 交叉销售业务的核算
  • 14.5.4 电话营销业务的核算
  • 14.5.5 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核算
  • 14.5.6 赠予业务的核算
  • 14.5.7 法律强制划款案件的核算
  • 14.5.8 代赔案件的核算
  • 第15章 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
  • 15.1 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特点和要求
  • 15.1.1 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特点
  • 15.1.2 寿险原保险合同会计核算的要求
  • 15.2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核算
  • 15.2.1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确认
  • 15.2.2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合同
  • 15.3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金给付的核算
  • 15.3.1 保险金给付的概念和构成
  • 15.3.2 保险金给付的科目设置
  • 15.3.3 保险金给付的账务处理
  • 15.3.4 保险金给付的核算举例
  • 15.4 寿险原保险合同解约金给付的核算
  • 15.4.1 犹豫期解除合同解约金给付的核算
  • 15.4.2 犹豫期后解除合同解约金给付的核算
  • 15.4.3 保单账户撤销解约金给付的核算
  • 15.4.4 减额交清解约金给付的核算
  • 15.4.5 保险合同权益转换解约金给付的核算
  • 15.5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险准备金的核算
  • 15.5.1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险准备金的概念和构成
  • 15.5.2 科目设置
  • 15.5.3 核算举例
  • 15.6 分红保险业务的核算
  • 15.6.1 分红保险的概念
  • 15.6.2 分红保险的收入分配原则
  • 15.6.3 分红保险的费用分担
  • 15.6.4 分红保险业务收益的确认
  • 15.6.5 分红保险业务的科目设置
  • 15.6.6 分红保险业务的账务处理
  • 15.7 寿险原保险合同特殊渠道业务的核算
  • 15.7.1 共同保险业务的核算
  • 15.7.2 激活卡卡折式保单的核算
  • 15.7.3 赠与业务的核算
  • 15.7.4 委托管理合同业务的核算
  • 15.7.5 其他特殊渠道业务的核算
  • 第16章 再保险合同的核算
  • 16.1 再保险合同核算概述
  • 16.1.1 再保险的概念
  • 16.1.2 再保险的种类
  • 16.1.3 再保险的安排方式
  • 16.1.4 再保险合同核算的基本要求
  • 16.2 分保账单
  • 16.2.1 分保账单的概念和格式
  • 16.2.2 分保账单的编制
  • 16.3 分出业务的核算
  • 16.3.1 会计科目的设置
  • 16.3.2 分出业务的账务处理
  • 16.4 分入业务的核算
  • 16.4.1 会计科目的设置
  • 16.4.2 分入业务的账务处理
  • 16.5 再保险合同特殊渠道业务的核算
  • 16.5.1 当期结清的分入业务的核算
  • 16.5.2 系统内分保业务
  • 第四篇 证券公司业务会计核算处理方法
  • 第17章 证券公司会计概述
  • 17.1 证券公司业务
  • 17.1.1 证券的定义及分类
  • 17.1.2 证券市场
  • 17.1.3 证券公司的业务
  • 17.2 证券公司会计核算的特点
  • 17.2.1 证券公司会计核算的特征
  • 17.2.2 证券公司的会计科目设置
  • 17.2.3 证券公司会计报表特色
  • 17.2.4 证券公司的集中化财务管理制度
  • 第18章 证券经纪业务的核算
  • 18.1 证券经纪业务概述
  • 18.1.1 证券经纪业务的特点
  • 18.1.2 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控制
  • 18.2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的核算
  • 18.2.1 通过证券交易所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的程序
  • 18.2.2 柜台接受委托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的程序
  • 18.2.3 账户设置
  • 18.2.4 相关会计核算
  • 18.3 代理兑付证券业务的核算
  • 18.3.1 账户设置
  • 18.3.2 代理兑付证券的会计核算
  • 18.3.3 代理保管证券业务的核算
  • 第19章 证券自营业务的核算
  • 19.1 证券自营业务概述
  • 19.1.1 自营业务的分类
  • 19.1.2 自营业务资格的取得
  • 19.1.3 自营业务的特点
  • 19.2 自营业务的核算
  • 19.2.1 自营证券买入业务的核算
  • 19.2.2 自营证券卖出业务的核算
  • 19.2.3 自营证券的期末计价核算
  • 19.2.4 自营认购新股业务的核算
  • 19.2.5 自营证券持有期间的配股及派息核算
  • 第20章 证券承销业务的核算
  • 20.1 证券承销业务概述
  • 20.1.1 证券承销业务的含义
  • 20.1.2 证券承销的方式
  • 20.1.3 证券承销业务的科目设置
  • 20.2 全额包销业务的核算
  • 20.2.1 全额包销的定义
  • 20.2.2 全额包销业务的核算
  • 20.3 余额包销业务的核算
  • 20.3.1 余额包销的定义
  • 20.3.2 余额包销的会计核算
  • 20.4 证券代销业务的核算
  • 20.4.1 证券代销业务的定义
  • 20.4.2 证券代销业务的特点和分类
  • 20.4.3 代销业务的核算
  • 第21章 融资融券业务的核算
  • 21.1 融资融券业务
  • 21.1.1 融资融券业务概述
  • 21.1.2 交易模式
  • 21.1.3 融资融券的意义
  • 21.1.4 融资融券利率
  • 21.2 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
  • 21.2.1 融资融券业务的账户体系
  • 21.2.2 融资业务的核算
  • 21.2.3 融券业务的核算
  • 第22章 资产管理业务的核算
  • 22.1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概述
  • 22.1.1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 22.1.2 定向资产管理的特点
  • 22.1.3 定向资产管理的操作流程
  • 22.1.4 定向资产管理的客户对象及条件
  • 22.1.5 定向理财产品的常用类型
  • 22.2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核算
  • 22.2.1 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科目设置
  • 22.2.2 受托资产业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 22.3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 22.3.1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 22.3.2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 22.3.3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 第23章 证券回购业务的核算
  • 23.1 证券回购业务概述
  • 23.1.1 回购交易的定义
  • 23.1.2 证券回购交易的性质
  • 23.1.3 国债回购交易的形式
  • 23.2 买入返售证券业务的核算
  • 23.2.1 买入返售证券业务的含义
  • 23.2.2 买入返售证券业务的科目设置
  • 23.2.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 23.3 卖出回购证券业务的核算
  • 23.3.1 卖出回购证券业务的含义
  • 23.3.2 卖出回购证券业务的科目设置
  • 23.3.3 卖出回购证券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 第24章 资金拆借业务的核算
  • 24.1 资金拆借业务概述
  • 24.1.1 资金拆借业务的含义
  • 24.1.2 资金拆借业务的相关规定
  • 24.2 资金拆借业务的核算
  • 24.2.1 拆出资金业务的核算
  • 24.2.2 拆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 24.3 投资顾问业务
  • 24.3.1 投资顾问业务的科目设置
  • 24.3.2 投资顾问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 第五篇 其他金融机构业务会计核算处理办法
  • 第25章 基金管理公司会计
  • 25.1 基金管理公司概述
  • 25.1.1 基金的概念
  • 25.1.2 证券投资基金的当事人
  • 25.1.3 基金的特征
  • 25.1.4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 25.2 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发行与赎回的核算
  • 25.2.1 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的核算
  • 25.2.2 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核算
  • 25.3 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投资业务的核算
  • 25.3.1 基金投资业务概述
  • 25.3.2 股票投资的核算
  • 25.3.3 债券投资的核算
  • 25.3.4 对证券投资估值增值的核算
  • 25.3.5 买入返售证券和卖出回购证券的核算
  • 25.4 基金管理公司基金业务损益的核算
  • 25.4.1 基金收入的核算
  • 25.4.2 基金费用的核算
  • 25.4.3 基金税收的核算
  • 25.4.4 基金利润与分配核算
  • 第26章 期货公司会计
  • 26.1 期货公司会计概论
  • 26.1.1 期货交易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26.1.2 期货公司的会计制度
  • 26.1.3 期货公司的结算制度
  • 26.1.4 期货公司的会计核算内容
  • 26.2 商品期货核算
  • 26.2.1 商品期货业务介绍
  • 26.2.2 取得期货公司交易席位时的会计核算
  • 26.2.3 期货交易日日常业务核算
  • 26.2.4 其他相关业务核算
  • 26.3 金融期货核算
  • 26.3.1 金融期货
  • 26.3.2 金融期权
  • 第27章 信托投资公司会计
  • 27.1 信托与信托公司
  • 27.1.1 信托的概念
  • 27.1.2 信托业务的种类
  • 27.1.3 信托公司的经营特征
  • 27.1.4 信托会计要素
  • 27.1.5 信托公司的会计核算思路
  • 27.2 信托项目的会计核算
  • 27.2.1 信托项目初始设立时的核算
  • 27.2.2 信托项目对外运用时的核算
  • 27.2.3 信托项目日常运营时的核算
  • 27.2.4 信托权益形成时的核算
  • 27.3 信托公司存款业务的核算
  • 27.3.1 信托存款与委托存款
  • 27.3.2 信托存款的核算
  • 27.3.3 委托存款的核算
  • 27.4 信托公司贷款业务的核算
  • 27.4.1 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
  • 27.4.2 信托贷款的核算
  • 27.4.3 委托贷款的核算
  • 27.5 信托公司投资业务的核算
  • 27.5.1 信托投资与委托投资
  • 27.5.2 信托投资的核算
  • 27.5.3 委托投资的核算
  • 27.6 其他信托业务的核算
  • 27.6.1 财产信托的核算
  • 27.6.2 投资基金信托的核算
  • 27.6.3 公益信托的核算
  • 27.6.4 拆出信托资金的核算
  • 27.6.5 代理、担保业务的核算
  • 27.7 信托损益的核算
  • 27.7.1 信托收入的核算
  • 27.7.2 信托费用的核算
  • 27.7.3 信托业务赔偿的处理
  • 27.7.4 信托损益的结转
  • 第28章 担保公司会计
  • 28.1 担保公司的业务概述
  • 28.1.1 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
  • 28.1.2 担保公司的业务流程
  • 28.2 原担保合同的核算
  • 28.2.1 担保费收入的核算
  • 28.2.2 原担保合同准备金的核算
  • 28.2.3 原担保合同代偿支出的核算
  • 28.3 再担保合同的核算
  • 28.3.1 分出业务的核算
  • 28.3.2 分入业务的核算
  • 第29章 金融租赁公司
  • 29.1 租赁公司的业务概述
  • 29.1.1 租赁的概念和特征
  • 29.1.2 租赁业务的种类
  • 29.2 经营租赁业务的核算
  • 29.2.1 经营租赁业务的特点
  • 29.2.2 经营租赁业务的核算
  • 29.3 融资租赁业务的核算
  • 29.3.1 融资租赁的相关概念、判断标准和特征
  • 29.3.2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 29.3.3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 29.4 其他租赁业务的核算
  • 29.4.1 售后租回
  • 29.4.2 其他租赁形式
  • 第30章 财务公司会计
  • 30.1 财务公司概述
  • 30.1.1 财务公司的概念
  • 30.1.2 财务公司的设立条件
  • 30.1.3 对财务公司资本金的规定
  • 30.1.4 对财务公司从业人员的规定
  • 30.1.5 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 30.2 财务公司会计业务的简介
  • 30.2.1 财务公司的会计科目
  • 30.2.2 财务公司信息披露及风险管理要求
  • 第六篇 金融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及列报
  • 第31章 金融企业财务报告
  • 31.1 金融企业财务报告概述
  • 31.1.1 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
  • 31.1.2 财务报告的内容
  • 31.1.3 财务报告的分类
  • 31.2 资产负债表列报
  • 31.2.1 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及内容
  • 31.2.2 资产负债表项目列报分类
  • 31.2.3 资产负债表列报格式
  • 31.3 利润表列报
  • 31.3.1 利润表的定义及项目列报原则和具体适用
  • 31.3.2 利润表列报总要求
  • 31.3.3 利润表项目列报
  • 31.4 现金流量表列报
  • 31.4.1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及结构
  • 31.4.2 现金流量表项目列报
  • 31.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
  • 31.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
  • 31.5.2 所有者权益表列报的基本原则
  • 31.5.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格式及说明
  • 31.6 附注
  • 31.6.1 附注的主要内容
  • 31.6.2 金融企业会计报表附注
  • 第32章 合并会计报表
  • 32.1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 32.1.1 合并会计报表的定义及解释
  • 32.1.2 合并范围的确定
  • 32.1.3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期准备工作
  • 32.1.4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
  • 32.2 合并日会计报表的编制
  • 32.2.1 对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 32.2.2 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
  • 32.2.3 合并资产负债表
  • 32.2.4 合并利润表
  • 32.2.5 合并现金流量表
  • 32.2.6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32.2.7 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
  • 32.2.8 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 32.2.9 因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增资而稀释母公司拥有的股权比例
  • 32.2.10 其他特殊交易
  • 第33章 金融工具列报
  • 33.1 金融工具的分类与区分
  • 33.1.1 金融工具的分类
  • 33.1.2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 33.1.3 特殊金融工具的区分
  • 33.1.4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之间的重分类
  • 33.2 收益和库存股
  • 33.2.1 发行方对利息、股利、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 33.2.2 库存股
  • 33.2.3 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
  • 33.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 33.3.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
  • 33.3.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销的情形
  • 33.3.3 总互抵协议
  • 33.3.4 区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与终止确认
  • 33.4 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列报
  • 33.4.1 一般性规定
  • 33.4.2 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及相关披露
  • 33.5 利润表中的列示及相关披露
  • 33.6 套期会计相关披露
  • 33.7 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
  • 33.8 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 33.8.1 定性和定量信息
  • 33.8.2 信用风险披露
  • 33.8.3 流动性风险披露
  • 33.8.4 市场风险披露
  • 33.9 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
  • 第34章 财务报告分析和绩效评价
  • 34.1 财务报告分析概述
  • 34.1.1 财务报告分析的作用
  • 34.1.2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要方法
  • 34.1.3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要内容
  • 34.1.4 会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 34.2 绩效评价
  • 34.2.1 金融企业经营业绩的传统评价方法
  • 34.2.2 金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改进方法
  • 34.2.3 金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其他指标
  • 第七篇 其他相关业务会计核算处理办法
  • 第35章 资产减值
  • 35.1 资产减值概述
  • 35.1.1 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及其认定
  • 35.1.2 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 35.2 资产减值的核算
  • 35.2.1 单项资产的减值测试
  • 35.2.2 单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 35.2.3 资产组的减值测试及会计处理
  • 35.2.4 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 35.2.5 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
  • 第36章 债务重组
  • 36.1 债务重组概述
  • 36.1.1 债务重组的定义
  • 36.1.2 债务重组的方式
  • 36.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 36.2.1 以现金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 36.2.2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 36.2.3 债转股方式
  • 36.2.4 混合清偿的会计处理原则
  • 36.2.5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实例
  • 第37章 或有事项
  • 37.1 或有事项的概念和处理原则
  • 37.1.1 或有事项的概念和特征
  • 37.1.2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 37.1.3 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 37.2 或有事项的确认
  • 37.2.1 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或有事项
  • 37.2.2 应披露的或有负债
  • 37.2.3 或有资产
  • 37.3 预计负债的计量
  • 37.3.1 预计负债的计量
  • 37.3.2 预计负债的账务处理
  • 37.4 或有事项的列报
  • 37.4.1 预计负债的列报
  • 37.4.2 或有负债的披露
  • 37.4.3 或有资产的披露
  • 第38章 外币折算
  • 38.1 外币折算概述
  • 38.1.1 外币折算的定义
  • 38.1.2 外币折算的业务范围
  • 38.1.3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 38.1.4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 38.1.5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
  • 38.2 外币交易的相关会计处理
  • 38.2.1 外币交易的核算制度
  • 38.2.2 具体会计处理
  • 38.3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
  • 38.3.1 境外经营会计报表的折算
  • 38.3.2 境外经营的处置
  • 38.3.3 恶性通胀下合并境外经营的会计处理
  • 38.3.4 外币折算业务的相关披露
  • 第39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 39.1 会计政策变更
  • 39.1.1 会计政策概述
  • 39.1.2 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及认定
  • 39.1.3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 39.1.4 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 39.2 会计估计变更
  • 39.2.1 会计估计概述
  • 39.2.2 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与认定
  • 39.2.3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 39.2.4 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 39.3 前期差错更正
  • 39.3.1 前期差错概述
  • 39.3.2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 39.3.3 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
  • 第40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40.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 40.1.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 40.1.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 40.1.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 40.2 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 40.2.1 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 40.2.2 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 40.3 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 40.3.1 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 40.3.2 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办法
  • 第41章 套期会计
  • 41.1 套期会计下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 41.1.1 “套期工具”科目
  • 41.1.2 “被套期项目”科目
  • 41.1.3 “套期损益”科目
  • 41.1.4 “净敞口套期损益”科目
  • 41.1.5 在“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下设置“套期储备”明细科目
  • 41.1.6 在“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下设置“套期损益”明细科目
  • 41.1.7 在“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下设置“套期成本”明细科目
  • 41.2 套期会计概述
  • 41.2.1 套期会计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41.2.2 套期会计的业务分类
  • 41.2.3 套期工具的确定方法
  • 41.2.4 被套期项目的确定方法
  • 41.2.5 套期会计方法的概念及使用条件
  • 41.2.6 套期有效性的概念、判断标准及评价标准
  • 41.2.7 套期关系再平衡
  • 41.2.8 套期关系的终止
  • 41.3 套期会计的确认、计量
  • 41.3.1 公允价值套期
  • 41.3.2 现金流量套期
  • 41.3.3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 41.3.4 套期关系再平衡的会计处理
  • 41.3.5 一组项目套期的会计处理
  • 41.3.6 期权时间价值的会计处理
  • 41.3.7 远期合同的远期要素和金融工具的外汇基差的会计处理
  • 41.4 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