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6千字
字数
2023-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化学生物学为全球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成功范例。
内容简介
从20多年前化学生物学概念首次出现以来,这一交叉学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前沿交叉学科建设的成功范例。化学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突破了传统学科的研究局限,形成了以科学问题为中心的多学科合作融合新模式,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也推动了化学自身的发展。
本书系统介绍了生物正交反应及其应用、基于化学探针的功能蛋白质组学、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路的小分子探针,DNA编码化合物库、核酸修饰及其组学检测技术研究、RNA表观遗传通路的靶标发现、脑神经信号转导过程活体分析方法、核酸G-四链体结构及功能、核酸适配体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金属抗肿瘤药物化学生物学、单分子化学生物学、生物催化去对称化反应。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丛书前言
- 前言
- 第1章 生物正交反应及其应用
- 1.1 引言
- 1.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1.2.1 生物正交连接反应的开发
- 1.2.2 生物正交连接反应在糖的特异性标记与分析中的应用
- 1.2.3 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化学探针的功能蛋白质组学
- 2.1 引言
- 2.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2.2.1 基于化学活性中间体的亚细胞蛋白质组分析
- 2.2.2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
- 2.3 讨论与展望
- 2.3.1 时空特异性蛋白质组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2.3.2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2.3.3 本领域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路的小分子探针
- 3.1 引言
- 3.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3.2.1 细胞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SA的发现与开发
- 3.2.2 凋亡受体DR5的小分子激动剂开发
- 3.2.3 基于全合成和小分子探针的天然产物Ainsliadimer A的抗炎靶点IKKβ发现
- 3.2.4 利用天然产物kongensin A发现调控程序性细胞坏死新机制
- 3.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4章 DNA编码化合物库
- 4.1 引言
- 4.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4.2.1 DNA编码分子库合成与筛选策略及其在活性小分子筛选研究
- 4.2.2 特拉唑嗪(terazosin)在细胞凋亡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点识别
- 4.2.3 基于DNA模板化学的靶点蛋白标记(DPAL)
- 4.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核酸修饰及其组学检测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5.2.1 DNA修饰的检测技术
- 5.2.2 RNA修饰的检测技术
- 5.2.3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6章 RNA表观遗传通路的靶标发现
- 6.1 引言
- 6.1.1 RNA化学修饰的国内外主要进展
- 6.1.2 “RNA表观遗传学”概念的提出和新方向的开启
- 6.1.3 RNA表观遗传通路以及靶标发现的研究目标和策略
- 6.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6.2.1 m6A去甲基化酶
- 6.2.2 m6A甲基转移酶
- 6.2.3 m6A结合蛋白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7章 脑神经信号转导过程活体分析方法
- 7.1 引言
- 7.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7.2.1 活体电分析化学方法基础研究
- 7.2.2 活体分析化学与神经信号转导研究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核酸G-四链体结构及功能
- 8.1 核酸G-四链体结构
- 8.2 G-四链体结构的影响因素
- 8.3 G-四链体的生理功能
- 8.3.1 对端粒酶的抑制作用
- 8.3.2 对转录和翻译的影响作用
- 8.3.3 影响DNA的复制
- 8.4 G-四链体结构的配体设计
- 8.4.1 大环化合物
- 8.4.2 非大环类化合物
- 8.4.3 金属复合物
- 8.5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核酸适配体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
- 9.1 引言
- 9.1.1 国内外核酸适配体研究的主要进展
- 9.1.2 主要研究内容
- 9.2 研究进展与成果
- 9.2.1 核酸适配体筛选平台
- 9.2.2 核酸适配体表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9.2.3 核酸适配体的应用研究
- 9.2.4 Cell-SELEX与应用
- 9.2.5 核酸适配体的生物医学应用
- 9.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金属抗肿瘤药物化学生物学
- 10.1 引言
- 10.2 疾病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的发现
- 10.2.1 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 10.2.2 药物靶标的发现研究
- 10.3 药物设计、合成与筛选
- 10.3.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开发(CADD)
- 10.3.2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
- 10.3.3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LBDD)
- 10.3.4 多靶点金属抗肿瘤配合物
- 10.4 药物分子作用机理研究
- 10.4.1 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
- 10.4.2 钌类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作用机制
- 10.5 药物传输体系的设计和优化
- 10.5.1 药物传输体系的材料
- 10.5.2 药物传输和释放机制
- 10.6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单分子化学生物学
- 11.1 引言
- 11.2 单分子研究进展简述
- 11.3 单分子水平研究细胞信号转导及其化学调控
- 11.3.1 单分子分析方法
- 11.3.2 信号转导蛋白分子机制
- 11.3.3 小分子抑制剂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 11.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12章 生物催化去对称化反应
- 12.1 引言
- 12.2 生物催化水解反应及酰基化反应
- 12.2.1 醇类底物的去对称化酰基化反应
- 12.2.2 酯类底物的去对称化水解反应
- 12.2.3 胺类底物的去对称化水解反应
- 12.2.4 腈/酰胺类底物的去对称化水解反应
- 12.3 生物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 12.3.1 酮类底物的生物催化还原反应
- 12.3.2 烯烃类底物的生物催化还原反应
- 12.3.3 醇类底物的生物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 12.4 生物催化转氨化反应
- 12.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