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史料视域的拓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更有“温度”。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20CZW053)阶段性成果。

本书上编立足于观念与分类,从历史观、史料整体观入手,中编侧重于史料具体视域,围绕史料私人性维度、通俗维度和版本维度拓展现当代文学文学史研究的史料视域,下编则主要是个案分析。从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既阐明史料与文学史研究的学理关系,以及史料的宏观特点,又总结已有研究中重点领域的历史经验,和剖析薄弱环节如何突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引论 历史经验与史料问题
  • 第一章 文学史观与文学史料
  • 第一节 历史观与史料之关联
  • 第二节 诸种历史观与文化观
  • 第三节 史观、史料与文学史
  • 第二章 宏大历史与个人话语
  • 第一节 史料与个人话语类型
  • 第二节 如何从个人抵达历史
  • 第三节 多重史料的互证可能
  • 第三章 作家研究的史料视域
  • 第一节 打开赵树理的理解空间
  • 第二节 周扬与丁玲的形象辨析
  • 第三节 重视张恨水的晚年创作
  • 第四章 重新审视巴金的早期经验
  • 第一节 从社会经验到艺术经验
  • 第二节 重释巴金小说的艺术张力
  • 第三节 从一则史料看《随想录》
  • 第五章 版本研究的现代范式
  • 第一节 如何建立现代文学版本学
  • 第二节 版本研究中的文学史意识
  • 第三节 精校细读后的版本阐释
  • 第六章 史料视域下重辨雅俗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俗文学史料整理
  • 第二节 当代通俗文学史料特点与问题
  • 第三节 重审现当代文学史的雅俗之辨
  • 第七章 他山之石的学术镜鉴
  • 第一节 史料意识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可写性”
  • 第三节 文艺期刊研究的方法论
  • 余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体系断想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