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从电池大王到中国首富

内容简介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等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前列、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进入汽车领域之后,王传福坚持自主研发,复制电池领域成功模式,进行垂直整合,三年磨一剑,比亚迪F3一战成名,汽车梦想终变成现实12006年12月17日,比亚迪凭借“F3风暴”荣膺被誉为中国营销界“奥斯卡奖”的“2006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盛典”称号。2009年9月28日,他以350亿元身价位居“2009胡润中国百富榜”榜首,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2009年,他成为中国首富
  • 他的成功不是谜,而是故事
  • 解密财富“刘翔”的350亿神话
  • 比亚迪,民族制造业的旗帜
  • 企业家的三个问题
  • 在低调与张扬间畅意游走
  • 员工眼中的“神”
  • 企业家的责任感
  • 二、 电池专家变身“电池大王”
  • 贫寒少年的科学梦想
  • 年轻博士的拳拳赤子之心
  • 疯狂“下海”,掘金电池
  • 打造比亚迪的创业团队
  • 品质控制抢占电池市场
  • 打造温馨的比亚迪之家
  • 三、 挑战日本电池巨头及代工皇帝
  • 挑战三洋
  • 和解三洋
  • 击败索尼
  • 富士康狙击比亚迪
  • 四、 比亚迪华丽上市香港证交所
  • 资本市场的博弈
  • 资本经营,广开财路
  • 联手百富勤,香港成功上市
  • 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 五、 “电池大王”入主汽车帝国
  • 带电”的汽车王座攀登者
  • 王传福的造车理由
  • 为什么选择入主秦川
  • 站在巨人的肩上,破除技术壁垒
  • 枪毙“316”方案
  • 三年磨一剑,“丰田”F3中国造
  • 王传福的制胜武器
  • 进军海外市场
  • 吹响“2025年比亚迪世界第一”的战斗号角
  • 我们是在做工厂,不是做产品
  • 回望秦川,追寻蓝海
  • 六、 逆市上扬,金融危机中的黑马
  • 令“股神”青眼有加的中国公司
  • 巴菲特的神秘礼物
  • 他凭什么打动巴菲特
  • 金融风暴也是机会
  • 旺市看通用,淡市看比亚迪
  • 风暴眼中,王传福“四种能力”等待考验
  • 巴菲特“拥抱”王传福,郭台铭“光火”
  • 比亚迪股价大跌,王传福“笑”避质疑
  • 七、 争做电动汽车时代的领航者
  •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质疑
  • 众说纷纭“铁电池”
  • F3DM双模时代
  • 打破传统汽车生产格局
  • 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机遇
  • 做“内燃机时代”的掘墓人
  • 游说政府
  • 中国政府新能源政策适时助力电动汽车
  • 被质疑的绩优生:王传福等待正名
  • 八、 王传福成功之道
  • 成功的“简单”逻辑
  • 创造性模仿者成首富
  • 一个人说了算
  • 比亚迪算术:机器+人=机器人
  •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 九、 比亚迪的品牌战略
  • 挑毛病挑出好品质
  • 照镜子战略
  • 大客户战略
  • 从“创造”到“创意”的飞跃
  • 打造比亚迪的研发团队
  • 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 比亚迪的百年品牌战略
  • 十、 集中高效的企业文化
  • 袋鼠精神
  •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 全透明的操作模式
  • 和谐大同共创繁荣的协作精神
  • 大企业的价值
  • 徽商情结维系上万人的组带
  • 附录
  • 王传福个人荣誉
  • 王传福创业大事记
  • 比亚迪荣誉殿堂
  • 2009年中国汽车业发展国际论坛演讲辞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亚迪神话

    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 “股神” 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2010年的判断,2025年都还没过时

      因为前段时间刚好要去参观比亚迪,所以就想系统了解一下王传福这个人。结果在得到 App 上翻来翻去,相关书就这一本文风比较老的《王传福传》。2010 年出版,到现在已经整整 15 年了。说实话,一开始我没报太大期望,毕竟这类传记很多是 “拼贴式” 写法,就是从公开报道、资料里扒拉点信息凑成一本书。但读完之后,意外地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在文笔,而在它所刻画出来的 “那个时代的王传福”。2010 年出版,那个时候的比亚迪刚从 “电池大王” 迈向 “新能源车” 的起跑线。书里很多现在看起来像是 “自我吹牛” 的话,比如 “我们要做电动车世界第一”、“要替代传统燃油车”,在今天几乎都实现了。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 性格真的就是命运。王传福身上很典型的 “工程师思维” 特点,在整本书里展露无遗。他对技术极度自信,做事非常系统,哪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产业动荡,他也敢 all in 电动化赛道。不是那种靠情绪推动的人,而是真正靠逻辑、靠实验、靠技术的判断来推事。也正因为是工程师出身,他不怕难题,也不怕慢。这种性格决定了比亚迪的风格:只要方向对,就敢重资产慢慢做,直到把成本打下去、技术堆上来、效率拉出来。回头看我当年对王传福的印象,说实话,是带点偏见的。那个年代大家普遍觉得他 “狂”、不懂用户、低调但高调,技术挂帅但产品感差。但今天来看,他不是狂,他是早就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路径,只不过他讲得太直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慨是:如果我在 2010 年就认真读了这本书,可能当时就会买入比亚迪的股票,一直拿到今天,财富自由也不是不可能。当然,书本身并不是官方传记,更多像是一个资料整合。但对了解王传福这个人,了解比亚迪为什么能在 2020 年代爆发,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里很多描述,他的优势也好、短板也好,在今天依然非常明显: ・ 他强在技术整合、生产体系、供应链极限压缩。 ・ 他弱在产品美学、用户体验、品牌调性这些 “软性认知”。 ・ 比亚迪的成功,确实还是靠工程能力和极致性价比。但问题来了,车是个人消费品,不再是工业品。如果未来要进一步破圈,就要像理想、小米这些品牌一样,从工程走向 “产品” 与 “用户” 的中间态。这是比亚迪下一阶段真正的挑战。总的来说,《王传福传》不是一本 “写得好” 的书,但它是一本文本之外 “含量高” 的书。今天再看它,反而能让人对比亚迪的过去、现在、未来,看得更透一点。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竹石文化

      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竹石文化)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具有二级批发资质、活跃而富有创造力的文化机构。公司设立了选题策划、设计制作、营销发行、电子书输出、媒体与公共关系等围绕图书出版发行的各个业务部门,建立了一支人才结构合理、年轻高效的专业团队。 竹石文化出版发行方向主要集中在成功励志、经管培训、金融理财、婚恋两性、家教育儿、人文社科、文学文艺、生活等几个方面,目前已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