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理论制度研究成果,党内法规学术研究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理论与制度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读党内法规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文献,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4”基本框架为依据,对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释。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监督保障法规概述、党内监督的体系构造及其逻辑关联、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党内激励的基本手段、党内保障的体系构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党内法规理论与制度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本书撰稿人
  • 前言
  • 第一章 党的监督保障法规概述
  • 一、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的基本概念
  • 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的分类和特征
  • 三、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的意义和展望
  • 第二章 党内监督的体系构造及其逻辑关联
  • 一、党内监督的基本性质与主要内容
  • 二、党内监督的结构网络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关联
  • 三、党内监督的制度网络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关联
  • 第三章 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
  • 一、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
  • 二、平行的监督方式
  • 三、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
  • 第四章 党内激励的基本手段
  • 一、党内激励的基本理论
  • 二、表彰奖励
  • 三、关怀帮扶
  • 四、容错纠错
  • 第五章 党内保障的体系构造
  • 一、权利行使保障
  • 二、义务履行保障
  • 三、制度建设保障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能与时俱进的好政党

    本书以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最新成果为研究对象,系统阐释了党的监督保障法规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理论支撑。全书构建起 "总 - 分 - 总" 的逻辑框架:首章以监督保障法规的基本概念为起点,厘清其与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法规的体系关联;中间三章分别聚焦监督体系构造、监督方式规范、激励保障机制三大核心板块,形成 "监督 - 激励 - 保障" 的闭环结构;终章回归制度建设层面,提出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系统性建议。这种结构安排既符合 "1+4"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又凸显了监督保障法规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战略地位。作品展现出鲜明的实践品格与创新意识。在监督体系部分,作者团队创造性地提出 "五维监督模型",将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整合,尤其强调巡视监督作为 "利剑" 的制度创新价值。在监督方式章节中,不仅系统梳理了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传统手段,更着重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监督执纪中的创新应用。这种传统与现代、规范与技术的融合视角,使理论阐释更具时代性。本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其一,构建了监督保障法规的 "原理 - 制度 - 实践" 三维分析框架,填补了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其二,通过梳理 120 余件党内法规文件,提炼出 "权力制约 - 责任落实 - 权益保障" 三位一体的制度逻辑;其三,创新性地提出 "激励性监督" 概念,将表彰奖励、关怀帮扶、容错纠错等制度纳入监督保障体系,拓展了传统监督理论的边界。作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监督保障法规的学术专著,本书既适合纪检监察机关干部作为工作指南,也可作为法学、政治学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其严谨的体系建构与鲜活的实践分析,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研究树立了标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党内法规研究正从政策解读转向学理建构,从分散研究迈向体系化探索,堪称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典范之作。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