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1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新时代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所需要面临的挑战。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均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诸问题会在社会生活中显现,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构建和谐美好社会,需要正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并对这些问题加以系统考察和科学研究。
本书从法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动态监测和个案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矛盾纠纷及其治理问题,并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探讨了纠纷风险的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论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纠纷
- 一、 纠纷监测与化解机制问题
- (一)问题的时代背景
- (二)纠纷的监测和化解问题
- (三)研究问题的学术意义
- 二、 冲突、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理论
- (一)纠纷金字塔理论
- (二)法律动员论
- (三)权威认同论
- (四)法治意识建构论
- (五)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论
- 三、 法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
- 四、 调查、数据及个案
- (一)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 (二)2010年“法律与农村居民生活调查”
- (三)2016年和2018年“城市矛盾纠纷动态监测电话调查”
- (四)纠纷个案调查
- 第一章 乡村纠纷的发生及其解决状况
- 一、 乡村社会的纠纷发生状况
- 二、 乡村主要纠纷的结构及特征
- (一)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纠纷
- (二)农田农地方面的纠纷
- (三)环境污染方面的纠纷
- (四)用水方面的纠纷
- (五)医疗纠纷
- (六)债权纠纷
- (七)债务纠纷
- (八)计划生育方面的难题或分歧
- (九)消费方面的纠纷
- (十)婚姻纠纷
- (十一)邻里纠纷
- (十二)劳动纠纷
- (十三)农业负担纠纷
- (十四)家庭纠纷
- (十五)干群纠纷
- (十六)人身伤害纠纷
- (十七)财产损害补偿纠纷
- (十八)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其他指控
- (十九)子女教育纠纷
- 三、 乡村纠纷解决方式与纠纷管理
- (一)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纠纷的解决方式
- (二)农田农地方面的纠纷的解决方式
- (三)环境污染方面的纠纷的解决方式
- (四)用水方面的纠纷的解决方式
- (五)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
- (六)债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 (七)债务纠纷的解决方式
- (八)计划生育方面的难题或分歧的解决方式
- (九)消费方面的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婚姻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一)邻里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二)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三)农业负担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四)家庭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五)干群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六)人身伤害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七)财产损害补偿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八)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其他指控纠纷的解决方式
- (十九)子女教育纠纷的解决方式
- (二十)其他纠纷的解决方式
- 四、 乡村纠纷解决中的暴力风险
- (一)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二)农田农地方面的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三)环境污染方面的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四)用水方面的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五)医疗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六)债权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七)债务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八)计划生育方面的难题或分歧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九)消费方面的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婚姻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一)邻里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二)劳动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三)农业负担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四)家庭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五)干群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六)人身伤害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七)财产损害补偿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八)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其他指控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十九)子女教育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二十)其他纠纷解决中的暴力使用状况
- 五、 小结
- 第二章 城市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测状况
- 一、 城市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机制问题
- 二、 城市社会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测方法
- 三、 北京市矛盾纠纷监测的基本状况
- 四、 五城市矛盾纠纷监测的基本状况
- 五、 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纠纷及其社会风险的动态监测
- 一、 基层纠纷与社会风险问题及相关理论
- 二、 基于纠纷调查对风险进行动态监测的原理
- 三、 基层纠纷和社会风险动态监测的实践
- 四、 小结
- 第四章 基层民众心态与“安全阀”机制建设
- 一、 基层民众的社会态度
- 二、 基层民众的法治意识
- 三、 社会“压力场”与“安全阀”机制
- 四、 小结
- 第五章 礼法机制失灵与乡村家庭纠纷的升级
- 一、 解决机制与纠纷转化升级问题
- 二、 乡村家庭纠纷及冲突升级案例
- 三、 纠纷解决机制为何失灵
- (一)礼治机制的消解
- (二)自治机制的缺位
- (三)法治机制的限度
- 四、 小结
- 第六章 征地拆迁纠纷与基层政府的化解实践
- 一、 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及其化解问题
- 二、 征地拆迁村民的上访事件
- 三、 争利与摆平:乡村群体纠纷及解决实践
- 四、 小结
- 第七章 乡村民间纠纷的异化及其治理路径
- 一、 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律性问题
- 二、 一起诉至省人民检察院的乡村民间纠纷案
- 三、 乡村法礼机制的双失灵与民间纠纷异化
- 四、 乡村民间纠纷异化的治理路径
- 五、 小结
- 第八章 基层调解与法礼融合的纠纷化解机制
- 一、 调解、纠纷解决及法律社会性问题
- 二、 一起乡村交通事故及纠纷处理的个案
- 三、 基层调解的纠纷化解功能及机理
- 四、 法礼融合的乡村纠纷化解机制
- 第九章 民间纠纷解决中的法律运用及其意外效应
- 一、 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及相关理论
- 二、 一起民间纠纷过程的案例
- 三、 民间纠纷解决中法律运用的意外效应
- 四、 法律解决方式意外效应的生成机制
- 五、 小结
- 第十章 族际社会的基层矛盾化解与维稳机制
- 一、 问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族际社会及其基层矛盾的性质和特征
- 三、 族际社会基层矛盾的动态监测及方法
- 四、 “安全阀”机制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 五、 小结
- 第十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基层纠纷的风险
- 一、 大转型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 二、 主要矛盾对基层纠纷的影响及机制
- 三、 基层纠纷的演变态势和主要风险
- 四、 小结
- 第十二章 纠纷风险防范的有效路径
- 一、 关注基层纠纷
- 二、 在法治建设中构建共建共治机制
- 三、 风险社会需防范基层纠纷的社会风险
- 附录一: 2010法律与农村居民生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2010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封面及相关问题
- 附录三: 城市矛盾纠纷动态监测电话调查问卷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