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1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代大的民间教派很多,分布也不均衡,本书介绍八卦教的概况。
内容简介
在华北地区有罗教、黄天教、红阳教、清茶门教、一炷香教、龙天教、八卦教等教派;在江南七八个省份活动着罗教体系的大乘教、无为教、老官斋教、龙华教,以及三一教、长生教、收圆教等教派;在西南活动着鸡足山大乘教、青莲教、金丹教、刘门教等教派;在西北活动着罗教、圆顿教、明宗教等教派。
在数以百计的民间教派之中八卦教与江南斋教、西南大乘教堪称三足鼎立,而八卦教活动在华北地区,势力渗入畿辅,在清代民间宗教运动中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大影响,在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时代,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印迹。清前期的华北,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或暴动与八卦教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清代末期的义和团运动与八卦教的活动也密不可分。
然而在我们探讨类似八卦教这样的民间教派时,仅仅囿于它们与革命运动的联系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不但有一部佛教史、道教史,还有一部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盘根错节、源远流长的民间宗教发展史,历两千年而不衰。民间宗教不仅是中华民族宗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而且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形成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版《清代八卦教》前言
- 前言
- 第一章 明末清初华北地区民间宗教活动概况
- 第一节 传统的白莲教
- 第二节 罗祖教的创立及其影响
- 第三节 黄天教与内丹
- 第四节 弘阳教与道教的世俗化
- 第五节 创成于山东的世俗化道教教派——一炷香教
- 第六节 从闻香教到清茶门教
- 第二章 八卦教的创立
- 第一节 清代初年山东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八卦教创成的历史传说
- 第三节 从清代档案看八卦教的创立
- 第四节 内安九宫,外立八卦的组织体系
- 第五节 《五圣传道》——一部修炼内丹的传教书
- 第三章 八卦教世袭传教家族的兴起与衰落
- 第一节 康雍时代与民休息的政策与民间宗教的兴起
- 第二节 八卦教教首刘姓家族的兴衰
- (一)刘儒汉掌教时代
- (二)刘恪、刘省过掌教时期
- (三)刘大洪、刘二洪与段文经案
- (四)刘廷献、刘成林与嘉庆二十二年“邪教案”
- 第三节 震卦教、离卦教、坎卦教源流
- (一)震卦教与王姓家族
- (二)离卦教与郜姓家族
- (三)坎卦教简述
- 第四节 世袭传教家族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
- 第四章 八卦教的信仰与风习
- 第一节 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与宗教化的儒家伦理思想
- 第二节 八卦教修炼内丹的风习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劫变世界”与无生老母崇拜
- (一)从两汉到明代“劫变”观念的发展。
- (二)八卦教的三劫应世说与无生老母信仰
- 第四节 谶纬末流与刘氏家族排满兴汉思想剖析
- 第五章 动乱之始与王伦清水教起义
- 第一节 动乱时代的酝酿与契机
- 第二节 短促悲壮的序幕——山东清水教起义
- (一)王伦清水教的组织与信仰
- (二)清水教起义导因和过程
- 第六章 八卦教的重新统一与“癸酉之变”
- 第一节 京南坎卦教与林清的崛起
- 第二节 河南震卦教与李文成的崛起
- 第三节 “癸酉之变”前夕的酝酿与准备
- 第四节 血染紫禁城
- (一)“癸酉之变”前夕的京畿地区
- (二)血染紫禁城
- 第五节 直鲁风云
- 第六节 豫北决战
- (一)道口战役
- (二)司寨之役
- (三)滑县围城之役
- 第七章 嘉庆、道光朝离卦教教团的演变
- 第一节 孔府与孙维俭大乘教案
- 第二节 明天教与马进忠自称皇帝案
- 第三节 刘功与尹老须案
- 第四节 先天教与曹顺事件始末
- (一)离卦教与先天教的倡立
- (二)曹顺与先天教起义
- 第八章 八卦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 第一节 捻军起义与八卦教
- 第二节 一贯道与八卦教
- 第三节 义和拳、义和团与八卦教
- (一)义和拳与八卦教
- (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卦教关系的两点补充
- 附录一 学术自传
- 附录二 专史·新研·极成
- 附录三 评介马西沙《清代八卦教》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