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46千字
字数
2023-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之大雅,春花秋月,一套关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大传统节日的国民知识读本。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含以下五册。
《春节》:沉浸式体验一个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完整过年历程,在时间的终极仪式中体会春节蕴含的感情与愿望、伦理和信仰。
《清明》:在适宜之时呼唤春耕,也在明媚的春光中提醒人们勿忘逝者;在寒往暑来之际昭示生机,又在生生不息中将死和生并置。
《端午》:以史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讲述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追忆过往先贤,在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里,保留一丝内心的清明。
《中秋》:以时间为脉络、地域为框架、节俗为肌理,深度剖析中秋的起源与内涵、历时两千多年的流变,打捞时光里独属于中秋的自在和诗性、浪漫与狂放。
《重阳》:以风俗活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为引,以信史文献、严谨考据为核,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至数之理,展示自然造化终极的壮观。
目录
- 春节
- 版权信息
- 题记
- 壹 丰收祭与新岁首
- 贰 春节的演变
- 上古春节雏形
- 中古春节
- 近代春节
- 叁 春节习俗深描
- 忙年
- 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 二十三,祭灶王
- 二十四,扫扬尘
- 二十五,磨豆腐
- 二十七,洗疚疾
- 二十八,贴花花
- 团年、守岁
- 新年庆贺与拜年
- 正月初七“人生日”
- 正月里来是新春
- 闹元宵
- 肆 海外过春节
- 海外同胞过春节
- 东亚的春节
- 后记
- 清明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壹 清明节的起源与流变
- 清明节溯源
- 清明节的兴起
- 贰 香毂辚辚拜扫归
- 墓祭的由来
- 扫墓仪式流变
- 对生命的缅怀
- 叁 报本崇初祖
- 肆 梨花风起正清明
- 伍 人隔垂杨听笑声
- 中原秋千的历史
- 各民族的秋千
- 女子与秋千
- 陆 剑心一动碎花冠
- 柒 忙趁东风放纸鸢
- 风筝的起源
- 风筝与寒食清明的渊源
- 捌 万人同向青霄望
- 玖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 清明戴柳的起源
- 插戴柳枝的用途
- 拾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 清明常见的食物
- 食俗中蕴含的祈盼
- 拾壹 布谷声声劝早耕
- 与养蚕相关的习俗活动
- 清明茶
- 饭牛
- 清明农谚
- 拾贰 清明节
- 端午
- 版权信息
- 引子
- 又是引子
- 还是引子
- 最后一个引子
- 壹 我们的端午
- 了解端午
- 本书的主要内容
- 贰 端午正名
- 说端说午
- “端五”与“五月五日”
- 关注“端午”称谓的背后
- 叁 端午与古代时间体系
- 中国古代的时间体系
- 中国古代时间体系中的五月
- 端午节在中国古代节日序列中的位置
- 戴上“二五眼”看五月
- 端午节的节期
- 肆 端午探源
- 屈原传说
- 屈原传说与端午结合的过程
- 有关端午起源的其他传说
- 端午节与水神
- 端午
- 伍 端午的节俗
- 龙舟竞波
- 争斗之节
- 铸剑造镜的圣日
- 采药、制药与炼药
- 驱邪避毒
-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 陆 端午的民间习俗
- 张天师
- 钟馗
- 关帝
- 瘟神
- 韦陀、雷神与其他
- 蛊毒
- 柒 端午在东亚
-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捌 端午与现代社会
- 端午节首先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节日
- 端午节还是一个体育的盛节
- 端午还应当是中国的卫生节
- 后记
- 中秋
- 版权信息
- 壹 中秋的历史与内涵
- 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 中秋的庆祝活动
-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 贰 中秋的故事
- 嫦娥奔月
- 吴刚伐桂
- 月饼的来历
- 唐明皇游月宫
- 中秋赏月作诗
- 叁 中秋的纪念物
- 中秋的特色元素
- 肆 中秋赏月
-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
-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 各地赏月风俗与赏月胜景
- 伍 中秋拜月
- 中秋拜月的源头
- 中秋节形成之前的祭月礼制
- 中秋拜月习俗的历史变迁
- 各地有特色的拜月习俗
- 陆 中秋食俗
- 中秋月饼
- 其他中秋食俗
- 染 中秋庆丰收
- 捌 中秋的游戏娱乐
- 开封的“铁塔燃灯”
- 安徽的舞香龙
- 钱塘江观潮
- 温州的小摆设
- 厦门的“玩会饼博状元”
- 泉州等地的晚会习俗:放孔明灯、“抛帕招亲”、荡秋千、游月娘、烧瓦塔
- 香港地区的花灯会与舞火龙
- 台湾地区的户外晚会与博饼习俗
- 玖 中秋在国外
- 中秋在朝鲜半岛
- 中秋在日本
- 中秋在越南
- 中秋在新加坡
- 中秋在马来西亚
- 中秋在菲律宾
- 中秋在泰国
- 重阳
- 版权信息
- 壹 重阳的起源
- 重阳的产生
- 战国说
- 西汉说
- 东汉说
- 重阳节的起因
- 求寿说
- 尝新说
- 避邪说
- 大火星祭仪说
- 对避邪说的论证
- 贰 重阳的历史演变
- 六朝时期的重阳节
- 唐宋时期的重阳节
- 元代至民国时期的重阳节
- 现代重阳节
- 各级政府和各类机构对重阳节的重视
- 商家对重阳节的推动
- 重阳节流行习俗之一
- 重阳节流行习俗之二
- 台港澳地区的重阳节
- 重阳节应定为敬老节
- 叁 重阳的节令风物
- 登高宴饮
- 重阳糕
- 五色重阳糕
- 重阳花糕
- 茱萸
- 菊花
- 赏菊
- 插菊
- 饮菊
- 食菊
- 古人爱菊的原因
- 重阳节对联集锦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领读文化
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份,一家年轻有活力,并拥有资深出版团队和丰厚内容资源的内容策划、营销推广与发行公司,致力于用理性态度、市场眼光、匠人手艺,为城市中产者提供高品质图书及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