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世纪里,《货币哲学》凭靠其对货币经济生活背后的人类生活本质的把握,它所讲的一切都将依然有效。

内容简介

《货币哲学》出版于1900年,是西美尔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之一,主要阐释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货币哲学》并非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分析货币的社会经济机制不是西美尔货币理论的重点,货币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格的影响,才是西美尔货币文化-现代性理论的要旨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古今丛编”出版说明
  • 中译本前言 金钱、性别、生活感觉
  • 译者导言
  • 前言
  • 分析卷
  • 第一章 价值与货币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二章 货币的物质性价值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三章 目的序列中的货币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综合卷
  • 第四章 个体自由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五章 个人价值之货币等价物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六章 生活风格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重要术语与人名对译表
  • 再版补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货币哲学

    货币的这种意义在其扩展的形式即信贷中表现得更为强烈。和金钱的居间地位所能及的程度相比,信贷使货币的一系列观念扩展得更宽,对其无限制的适用范围有了更明确的意识。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的支点似乎在其直线的联结范围之外,离二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个体的活动同个体的交易一样以此获得了远见卓识(Langsichtigkeit)的特征和被强化的象征性。由于汇票或一般的金钱债务概念代表的是远处客体的价值,因此价值仿佛被浓缩在票据里,正如从一定空间距离之上俯瞰的风景在透视法缩短的表现方法中压缩了这段距离的内容。货币既使我们与事物之间疏远,又使事物向我们靠近 —— 从而表现出货币对这些截然对立的效果明确的不偏不倚 —— 与此类似的是,信贷手段(Kreditanweisung)与我们的财产贮存量也有双重关系。一方面人们指出,支票交易(Checkverkehr)对挥霍钱财有缓和之功用,某些人现金在手时更容易进行无谓的消费,但若是把钱存在第三者手中,必须通过一种支付通知才能取钱花时则较少乱花钱。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眼前确实没有大笔可以随意处置的现金,但只要用笔在支票上一划就可以花钱时,鲁莽花钱的诱惑似乎也特别强烈。支票交易的形式 —— 通过我们设定的在人与金钱之间的诸多机制来运作 —— 在一方面割裂了我们与货币的关联,另一面使交易活动更轻而易举,这不仅是因为技术上的便捷,而且因为心理上的作用,现金钞票的价值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与之割舍更加困难一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