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赖惠敏教授数十年潜心研究清代财政史的学术结晶。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赖惠敏教授数十年潜心研究清代财政史的学术结晶。本书聚焦于乾隆皇帝的荷包,即皇室“小金库”的收入与开支。作者认为,皇室财政和国家财政不同的是,田赋为国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清皇室虽有百万亩以上的土地,但其重要收入则来自于商业方面,即地租、关税、当铺、发商生息以及盐商之额外支出等。乾隆朝内务府收入惊人,乾隆皇帝借此在北京、热河等处大量兴建藏传寺庙,带动寺院经济活动。同时巧妙地利用藏传佛教,实现了号令蒙藏各部,整合蒙藏社会,维护统治的目的。然而在清朝外患问题缓解的同时,皇室敛财所引起的内部问题却层出不穷,种下日后清朝衰败的远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上篇 皇帝的金库
  • 第一章 内务府的官庄
  • 一、前言
  • 二、内务府官庄
  • 三、官庄的管理
  • 四、官庄的地租与变化
  • 五、内务府庄头制度的崩溃
  • 六、结论
  • 第二章 税关与皇室财政
  • 一、前言
  • 二、关税盈余与皇室收入
  • 三、新增之关税项目与皇室收入
  • 四、税关监督与罚俸、查抄家产
  • 五、税关变卖内务府的物资
  • 六、结论
  • 第三章 内务府的当铺与生息银两
  • 一、前言
  • 二、当铺的资金来源
  • 三、内务府当铺之经营
  • 四、内帑与商人
  • 五、生息银两与商人的负担
  • 六、结论
  • 第四章 盐务与皇室财政
  • 一、前言
  • 二、盐政衙门与皇室收入
  • 三、盐商与皇室收入
  • 四、结论
  • 下篇 皇帝的功德
  • 第五章 乾隆朝修建北京的藏传佛寺
  • 一、前言
  • 二、清代北京修建藏传佛寺的经费来源
  • 三、清初北京官修建的藏传佛寺
  • 四、乾隆朝修建的藏传佛寺
  • 五、结论
  • 第六章 北京寺庙的功能
  • 一、前言
  • 二、北京藏传佛寺的宗教活动
  • 三、喀尔喀蒙古王公朝觐活动
  • 四、北京内城的庙会
  • 五、清政府对北京庙会空间的控制
  • 六、结论
  • 第七章 乾隆朝修建的热河藏传佛寺
  • 一、前言
  • 二、兴建热河佛寺的经费来源
  • 三、热河修建的藏传佛寺
  • 四、热河地区的喇嘛与钱粮
  • 五、热河藏传佛寺的支出及其意义
  • 六、结论
  • 第八章 藏传佛寺的寺院经济
  • 一、前言
  • 二、来自中央户部的经费
  • 三、来自内务府的经费
  • 四、州县支付的喇嘛钱粮
  • 五、蒙古各旗摊派银两及牧厂地租等
  • 六、清朝供养喇嘛的经济意义
  • 七、结论
  • 结论
  • 后记
  • 参考书目
  • 索引
  • 简体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乾隆皇帝的荷包》讨论的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皇室财政。作者基于对内务府档案的深入梳理,对乾隆皇帝的收入与开支进行了深入追踪。2014 年,赖惠敏因出版《乾隆皇帝的荷包》而获得了台湾地区 “科技部” 颁发的年度杰出研究奖,这是台湾地区奖励杰出科研人才的最重要奖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乾隆皇帝的荷包》

      第一,乾隆皇帝存了不少私房钱,这些钱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内务府的官庄和当铺,二是挪用财政收入,三是盐商的报效和贷款利息。第二,乾隆的私房钱除了用来支付皇室的吃穿住用,游山玩水,还用来在北京和热河等地建了大量藏传佛寺。在这些佛寺里住着大批喇嘛,还定期举办法事。第三,从乾隆皇帝的荷包,可以看出清朝的一些时代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皇帝自掏腰包建藏传佛寺,主要是为了拉拢蒙古和西藏,这说明皇帝本人就是多元一体国家的枢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乾隆在控制蒙古方面,没有利用国家财政去支持他的政策,而是动用自己小金库内务府的钱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承德广修寺庙,让蒙古贵族放弃以西藏中心的朝拜活动,也让清朝始终控制藏传佛教,进而控制蒙古。乾隆的目的也达到了。当然,乾隆对内务府的经营也十分上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