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1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京沪青年学者纵论中国优势、中国危机、中国创新,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和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跨学科的深度思考,直面问题的原创思想,学界新锐的集体发声。
内容简介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高扬社会主义理念,直面“中国问题”,以贯通中西、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各方面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题,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与挑战,并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和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中,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得通?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又如何驾驭资本?中国社会主义如何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中国政治制度是否适用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把基层重建为以劳动人民为依归的共同体?如何把越来越多元和流动的中国社会重新组织起来?
书中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面对国内外异常强大而又灵活的资本力量,中共党建的核心在于通过思想与制度建设保持政治主体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在于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提出“评议式民主”的新思路;提出加强党的经典体系建设;提出把人民组织起来、落实基层直接民主的基层善治之道;提出保护人民的结社意愿、以人民社会包容公民社会的社会建设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语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 序一 横空过雨千峰出
- 序二 信仰人民
- 绪言
- 卷一 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主义
- 一、文明
- 二、中国
- 三、社会主义
- 四、中国共产党
- 卷二 制度自信与中国政治改革
- 一、全球化—信息化与“短期行为的专制”
- 二、中国做对了什么?
- 三、从“自主性”到“先进性”与“代表性”
- 四、授权机制与问责机制建设
- 五、意识形态与干部队伍的政治标准
- 六、结语
- 卷三 组织起来,再造人民
- 一、基层变局
- 二、基层失序之险
- 三、基层重建之道
- 四、结语
- 卷四 激活人民社会
- 一、从“单位”到“社会”
- 二、中国式结社革命
- 三、以人民社会包容公民社会
- 四、如何激活人民社会
- 卷五 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
- 一、资本获得了最高优先性
- 二、21世纪中国最大的危机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益性”市场经济
- 四、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
- 五、进于大同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